照片趣话之88:桂林象鼻山
桂林山水甲天下。我曾有三次桂林游。
我第一次去桂林是与教研室的一位老师作伴,随波逐流地到了昆明,回来时仰慕桂林风景,就一起了下火车,住在广西大学。初次领略了桂林风光之美,留下了深刻的美好印象。回来后对我爱人说,今后一定要陪她去桂林游玩。后来退休了,常州国旅组织第一次桂林游,我赶紧报名参加,兑现诺言。这次游览不仅包括了我以前到过的象鼻山、七星岩、芦笛岩等景点,还游了“山水甲桂林”的漓江,真是满载而归。
第三次游桂林是在本世纪初我上海姐夫仙逝之后,考虑姐姐的孤独,而我与姐姐又不在一地,交往较少,于是约了我的堂弟妹,一起陪姐姐去桂林,让她欣赏祖国的美丽山河。这次游览,有旧地重游,也有新开辟的景点,更全面地展示了桂林山水的独特之美。
第一次去桂林,没有条件拍照,无留影。第二次去,我已买了照相机,但胶片价贵,照片也拍得不多。第三次去已经买了数码相机,因此拍的照片较多。
今天我想展示的是桂林旅游景点的标志:桂林象鼻山的照片。它坐落在桂林市中心的漓江与桃花江汇流处,形似一头巨象,象鼻和象腿之间是一个圆洞,江水大时水能穿洞而过,如明月浮水。它与漓江东岸的穿月岩相对,形成"漓江双月"的奇特景观:一挂于天,一浮于水。这是大自然给我们的馈赠,令人神往。
附:象鼻山水月洞简介
在象鼻山的象鼻和象腿之间。距今约1.2万年前, 地壳抬升,漓江缩小,加速了水月洞的发育,形成一个通透的圆洞。长17米,宽9.5米,高12米,面积约150平方米。《象山记》载, "有石穴一,彼此可以相望,形圆而长,其半入于漓水中,水时高时下,故其穴亦时有大小"。
水月洞洞口朝阳,亦名朝阳洞。但洞在水上,如明月浮水,十分形象,所以水月之名,一直沿用至今。"象山水月"是桂林山水一大奇景,文人学士,莫不叹为观止。宋蓟北处士《水月洞》诗有"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还流"之句,细致刻画了天上、洞中、水底月亮相互辉映的奇迹。象山的水月与南望的穿山月岩相对, 一悬于天,一浮于水,形成"漓江双月"的奇特景观。
象鼻山全景
象鼻山水月洞
漓江双月景观
与姐姐和堂弟妹在象鼻山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