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 夏 忆 扇
吴 尧 舜
“六月天气热,扇子借不得,虽然是朋友,你热我也热。”这是扇子在我记忆中最直白的打油诗。既应了炎夏之景,又道出了人们不便启齿的世故。
儿时的夏夜,我们一群孩子常坐在院子里的大树下听奶奶讲故事。奶奶右手一把蒲扇,左手指间夹一卷烟丝,随着蒲扇来回的轻摇,凉风习习中,一阵阵烟消云散。那蒲扇不仅可以纳凉,还摇出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奶奶故事里总有一则扇子的故事情节。如,孙悟空与铁扇公主斗智斗勇,终于"借"来的芭蕉扇;诸葛亮殚思竭虑,运筹帷幄时,总不离手的鹅毛扇;林冲在廨宇墙外为鲁智深武艺喝彩时,所执的西川折叠扇;薛宝钗为避“偷听”之嫌,佯装扑蝶的团扇……,
记得,在我们居住小街的东头,腿脚残疾的二伯开了间理发店。理发店土里傻气,十分简陋,称奇的是屋顶横梁上的“吊扇”让人日目一新;扇叶是一块(1x1.5) 米的布料做成,穿一根长长的绳索,绳索的中段固定一组滑轮组,轻轻一拉绳子末端,布扇便习习生风,满屋子清凉,路人有事没事都会在此歇歇。这是我见到最早、最原始的的人工风扇。在那个技术水平落后的年代,能有如此创意,足以萌动我们无限的遐想了。
随着时代的发展,扇子的种类多了起来,按照材质可以分为折扇、竹扇、绢扇、羽扇、蒲扇和麦秆扇六大类。按扇子的功能分类,则可分为檀香扇、团扇、挂扇、绸舞扇、广告扇等。其中江苏的“檀香扇”、广东的“火画扇”、四川的“竹丝扇”、浙江的“绫绢扇”,并称为中国四大名扇。然而,这类名扇与我们现实生活沾不上一点边。而真正能为人们摇动生风的,还得数经济实用的蒲扇。
在那些热浪滚滚,大汗淋漓的三伏天,在不知“电扇”、“空调”
为何物的年代,蒲扇便成了手中须臾离不开的“凉友”,替人驱赶着难耐的暑气。之外,还能驱散蚊虫的袭扰,搖累了还能放在屁股下垫坐。还有遮阳、挡雨的作用……
蒲扇由棕榈科的蒲葵制成,叶片硕大,生风,叶柄硬直,便握。一轮轮脊纹,以柄的一端为起点,呈射线状排列,煞是规整好看,如果是新买的,风里还飘着一股淡淡的蒲香味呢。
记忆中,我家买回的蒲扇“画面”少时,母亲总要求来点诗词花草什么的,这些多是有点功底的父亲所为。他先以清水擦拭扇面,然后提起毛笔,在脊纹间勾勾画画再用浸过水的毛边纸蒙上,对着煤油灯的焰子(火焰的黑烟部分)熏黑,掀开,黑底白字呈现眼前,用水冲洗也不褪色。 印象中,有一把扇子上,一面画了迎风招展的三面红旗,另一面是三条标语:大跃进万岁!人民公社万岁!总路线万岁!有一把扇子上,一面宣传婚姻法,另一面印了一段越剧名家的唱词……
一把平常的蒲扇,信手几笔,便古朴典雅了许多,果然是“腹有诗书气自华” ,只可惜那时没有收藏意识,否则留存至今,故旧久别重逢,又该是别样的珍惜吧!
蒲扇用了段时间,周边的篾条便显松垮之态,母亲便会找些零碎布头,沿着扇周匀匀地滚上一道边,布边正反对称,针脚细密工整。一把蒲扇经过这样的维护,再用上几年完全没问题。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手动扇子已渐渐退出了生活的舞台,取而代之的是电风扇和空调等电器。从蒲扇到电风扇再到空调,扇出的是阵阵凉风,扇去的是悠悠岁月,更在这凉爽中见证了时代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