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桂芬(1901~1966) 著名滩簧演员,常州太平桥红梅村人,与沈阿焕齐名,并于四十年代长期合作。在滩簧戏时期把扮演旦角出色的沈阿焕、郑桂芬、匡耀良称为男旦三鼎甲。少年时曾学过胡琴,六岁时由兄郑桂亭教拉《庵堂相会》和小调。
养媳妇回娘家
1922年21岁时,正式拜孙玉翠为师学旦角。擅演花旦及丫头旦,以《珍珠塔》中彩萍、《狸猫换太子》中寇承御、《双珠凤》中秋华见称于时,咸以为范。以往演出,皆用清代民国初之便装,立志改革。以嗓音甜润,扮相妩媚称绝。
1926年桂芬与京剧刀马旦刘艳芳结婚,始能租用京剧服饰。改革条件成熟,乃于1927年在上海八埭头如意楼戏馆首用全部古装,演出《花碧莲》。该剧,增设“说鲍求骆”一场,桂芬饰花碧莲,全用“簧调”,并吸收京剧二簧散板腔,改与“簧调”同调唱出,成“簧调散板”,委婉哀切,间作少女羞涩,大获成功。
现代锡剧自此始。为剧种声腔系统和角色行当之建立,产生深远影响。演《白蛇传》有《算命》一场,大段讽刺揭露钱塘知县隐私之唱,俏皮明爽,唱词皆自己出,沿用为剧种固定唱词与唱法。
郑桂芬师承表
1933年因时尚坤旦,改演小生。压缩旦行声腔,创短腔短调,具干脆、板口煞之特色,在小生声腔与唱法上另开一派。他在青年时代,善于博采众长,由于其前妻为京剧名演员,在表演方法上,受她的影响较深。
他后来演小生,由于是花旦改行,在小生唱法上另开一派,以短腔短调烩炙人口,并保留了唱旦角时的干脆,板口煞的特色。但从此以后,唱旦角的小嗓子没有了,反过来十年小生所练的大嗓子,又促成了他在1945年45岁以后改演老旦、丑旦的有利条件。复改老旦、丑旦。建国后息影舞台。
锡剧观摩演出大会
1961年他参加了锡剧流派演出。在《养媳妇回娘家》中扮演城里的亲家母,在《珍珠塔》“后见姑”中扮姑娘方朵花。他对城市中下层中老年妇女特征的理解,有其独到之处。
郑桂芬后收子郑少芳为徒,徐天云为其徒孙。
滩簧在对子戏时期是没有女演员的,所有旦角都有男角反串。很多老艺人都演过旦角,如王嘉大、黄云泉、李庭秀、过昭容年纪轻时都演过花旦,年纪大了就演老旦、彩旦等角色。
早期他演便装旦角时,善于揣摩妇女行为动态,尤以城市中、下层之中年妇女,有独到之处。故与沈阿焕合演《南北雌老虎》和《摇棉花》之两对亲家母,快嘴快唱,快嘴快说,成一时之绝。
以《珍珠塔》中的彩萍《狸猫换太子》中的寇承御《双珠凤》中的秋华等角色见称于时。他善于观察、揣摩不同年龄和层次妇女的心态与动作特点,融入自己的表演之中。
如与沈阿焕合演《南北雌老虎》和《摇棉花》中的两对亲家母,快嘴快唱,快嘴快说,成一时之绝。又如在《白蛇传·算命》中,他自编大段讽刺揭露钱塘知县隐私的唱词,痛快淋漓。郑桂芬善于学习钻研,对剧种服饰、唱腔的改革发展均有一定贡献。
在服饰上,他和其师孙玉彩于1927年演出《花碧莲》时,带头改用古装(早期摊簧演出,皆用清装或民国初之便装)。之后,各摊簧班社也竞相效尤。
在声腔上,他在饰演《花碧莲·说鲍求骆》中花碧莲时,在簧调基础上吸收京剧的二簧散板,创立簧调散板,使其唱腔更加委婉哀切,获得成功。后来他改唱小生,又在旦角声腔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创立短腔短调,于小生唱腔中另开一派。
(在常州和无锡交界的安尚乡、政成乡,即现在的武进区横林镇一带,乡民以“滩簧调”自娱自乐,并吸收了山歌、舞蹈、唱春、弹词、宣卷、道情、小热昏等,在村头搭台演出,逐渐发展成曲艺形式的“滩簧”,也称“古槐滩簧”,俗称“里俗戏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