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出炉的2022年二季度《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报告》显示:常州就业景气指数,位列全省第一、全国第二!为什么来常州?众多“用脚投票”的毕业生、创业者、投资人,给出了一个高频答案:这里有优质的产业资源。
近年来,常州构建全方位人才引育体系,拿出干货、硬货招贤纳士,促进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形成以产业聚人才、以人才兴产业的良性循环,有力支撑了常州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产聚才
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
一年前,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化学专业的博士生刘沛铭,将择业目的地锁定在常州。“常州是全球骨科植入器械和一次性医疗器械的重要生产基地,这一产业基础,和我的生物医用材料研究背景比较吻合。”
刘沛铭
入职常州药物研究所不到一年,老家在河南安阳的刘沛铭便决定在常州买房定居。政策给予博士的25万购房补贴,是最直接的财力支持;而常州对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视与培育,则是刘沛铭留在常州的最大底气——
今年,常州围绕智能制造、生命健康产业发展需求,拿出1亿元资金面向全球征集研发团队及解决方案。刘沛铭所在单位开展的复合骨修复材料研发项目,便通过此次“揭榜挂帅”机制,发布了相关应用技术需求。
近年来,常州将生物医药产业列入重点发展的产业链之一,通过搭平台、引人才、找项目推动产业链不断壮大,逐步形成了以扬子江、恒邦为代表的化学制剂与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以康辉等为代表的高端医疗装备和医疗器械产业集群,拥有常州西太湖细胞治疗前沿技术研究院、常州药物研究所等一批高水平研发创新平台。今年上半年, 常州生物医药行业规上工业产值增长37.8%。
同样被产业吸引而来的,还有江苏瑞培生命科技有限公司企业执行董事杨光辉。作为“龙城英才计划”顶尖人才引进来常的杨光辉博士,去年年底带领公司入驻西太湖科技产业园。
目前,该公司首个自体皮肤细胞移植方案已获得学术和临床权威认可,上市后可填补国内空白。
让杨博士触动良多的是,常州包容“十年不鸣”、静待“一鸣惊人”,耐心为人才提供充足的筑梦空间、悉心为企业给予优越的营商环境。
7月25日,市委书记陈金虎到该公司调研时表示:“医疗健康产业投资回报周期长,但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各级各部门要以园丁、城市合伙人的角色定位与企业、人才共成长。”
让人才与产业、城市共成长互成就,这是常州态度。
人才集聚“强磁场”的背后,是一座城市产业创新发展的提速升级。在常州,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和汽车核心零部件、新材料、生物医药及新型医疗器械等十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加速壮大,智能制造装备、新型碳材料产业集群跻身“国家队”,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八大高成长性产业链拔节起势,动力电池产值国内第一、占全国份额的三分之一。
以才兴产
构建高品质人才“生态圈”
近日,谈及溧阳动力电池产业,“中国锂电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溧阳“荣誉市民”陈立泉表示:“电动中国看溧阳”。
陈立泉院士
自2016年以来,陈立泉推动了中科院物理所等单位与溧阳的合作,实现了锂电池硅基负极关键材料、钠离子电池新型储能体系、失效分析等产业项目在溧阳的落地,并担任天目湖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名誉院长、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荣誉主任。
领风气之先的“头雁”,吸引了一大批精英人才来常筑梦,助力创新技术、前沿科技成果迈入产业化轨道。在陈立泉任名誉院长的天目湖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5万平方米的研创场地内,集聚了近260名研究人员,其中硕博学位超过40%。该研究院加速了电池技术科研与产业之间的转化,帮助行业解决技术验证分析难题,已与超过400家上下游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吴凡
2019年,一封来自陈立泉院士的电邮,把哈佛大学博士后吴凡“带到”了溧阳。在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和天目湖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的支持下,吴凡成立了科学家工作室。在常州3年多,吴凡团队已获批11项含金量极高的横、纵向课题,多次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的重点项目支持。
自天目湖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建立以来,溧阳已集聚上汽时代、璞泰来、科达利、联赢激光等60余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构建起从电池正负极、隔膜材料、电池单体到电池系统的完整产业链,形成“链式发展”格局,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全国最完备的动力电池产业集群。
人才强则产业旺的“因果关系”,在实践中不断被印证。
杨永岗
杨永岗带领中简科技“十年磨一剑”,打破发达国家长期在高性能碳纤维材料和装备上对我国的封锁控制,目前中简科技已经成为高性能碳纤维国产化的领军企业。在标杆企业的示范引领下,常州集聚了宏发纵横、安泰复材、新创碳谷等30多家龙头骨干企业,基本形成从“原丝生产-复材成型-装备制造-终端产品”及相关配套的碳纤维产业链。
陈强
南大常州研究院院长陈强带领团队先后与企业共建35个校企联合实验室;协助常州企业建设了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院士工作站和3个省级中心;孵化了51个创新型企业,6家企业获得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支持,4家企业成功上市。承担企业委托开发、技术服务等项目近300项,解决了大量企业技术难题,一大批科技成果落户常州,服务企业新增产值已超过220亿元。
据统计,上半年我市引进各类人才42003人。其中,制造业引才人数为16063人,在引进人才总数中占比高达38.24%,与去年同期相比提高了5.7个百分点,产业集聚人才效应愈发明显。
瞄准年度引进11万人才目标
下半年
常州将继续把握产业转型升级脉搏
拿出更多举措推动人才聚集
让人才和产业“双向奔赴”
记者:储佳依 刘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