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爸爸妈妈是常州化龙巷的街坊,那时的人比较保守,婚前从来没有讲过话,我舅婆和亲娘一道玩的时候说说笑笑就成就了他们的姻缘,爸爸的性格开朗,妈妈的性格内向,先结婚后恋爱慢慢磨合,感情也越来越好。
父亲因工作学习常年不在家,他们的夫妻生活就像牛郎织女分多聚少,妈妈特别能吃苦,每天要上班,还要起早摸黑照顾婆婆,为我们几个孩子煮饭做菜缝缝补补洗洗涮涮非常辛苦,布衣服老大穿不下了老二穿,老二穿不下了老三穿,洗得干干净净,补得服服贴贴,生妹妹时父亲都没能回来,她咬牙克服自己照顾自己。不过父亲经常会寄封信来哄哄妈妈,妈妈心情也会很好。
五十年代,父亲在北京读书,他和校长在一个党小组,他们很谈得来,都喜欢看文言,校长说,你的数理化成绩好,读书轻松,有时间多看看古籍,史记、资治通鉴、古文观止、昭明文选等,多看知识性的少看娱乐性的,以后会受益。 父亲通读了一遍资治通鉴去和他交流,校长说,我的理解跟你讲,你的思维就会受限制,多看几遍你会海阔天空有新的领悟。父亲听了他的话,坚持看了好几遍。
校长早年在北京教书,抗战爆发后,带领一批热血学生投奔延安参加抗日,解放后回到北京教书,到处打听他带出去的学生,发现大部分都牺牲在战场,他非常内疚,感觉自己害了他们,十分恨日本人。
北京举办工业展览,一些学生去看了回来议论:日本人真聪明,他们的工业品真精巧,小剪刀又快又好还能折叠......
校长听到了很生气,小日本的东西有什么好!毛主席的政策真是搞不懂,牺牲那么多人把日本鬼子赶跑了,又让他们来经济侵略!
立刻有人去汇报,校长反对毛主席,五七年,校长成了右派分子,每个人都要和他划清界限,他们都有很多揭发材料,有些星期天老去校长家拍马屁帮他洗衣服的,揭发他,他说“领袖不干净”其实他穿的都是发的毛哔叽或呢制服,他说我的衣服不脏的,要么袖口领口有点灰,就被揭发成“领袖不干净”了。全班只有父亲一个不认为校长反动,不肯批判,立场不稳,后来父亲被划成内定右派,以后终身受苦,一有运动就是“活靶子”。八十年代末,老校长平反出狱,特地乘飞机找来常州,看望感谢父亲为了他吃苦。
那年回来探亲,体谅母亲辛苦,父亲把痛苦藏在心里报喜不报忧,说一切都好,带着母亲南京一日游,去了中山陵看望革命先驱孙中山,告诉母亲,46年3月12日,蒋介石和宋美龄拜祭孙中山,我站在哪里,蒋介石站在哪里,常州人吴稚辉站在哪里,蒋介石让出自己的轿子,弯着腰伸着手再三请吴稚辉上轿“稚老请,稚老请!”吴稚辉就是不肯上去。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孙中山推翻了帝制,是国家的功臣。
然后再带着母亲去雨花台,找到孙津川烈士的墓,在那里拍了照,他告诉母亲,孙津川是坚定的革命者,是铁路工人第一个党支部书记,组织领导了上海铁路工人大罢工和武装起义,二十年代就牺牲了,我们应该纪念他,以后我们去南京,他都会带我们去看望孙津川。
这是那年乞巧节后,父母在南京中山陵的留影。(父亲喜欢拍照,习惯用钢笔在胶片上写上拍摄时间地点,我觉得画面都给他破坏了)
虽然他们一辈子的夫妻生活就像牛郎织女分多聚少,但是他们互相关照体贴,互相支持有亲情,给对方温暖,留下很多温馨的精彩瞬间,还是很幸福的。看他们坐在人行道上,笑的多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