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散文(1979)
【散文】
黄山黎明
金明德
静静的夜快过去了。
玻璃窗外射进熠熠的月光,似水,也似银;窗外摇曳的树冠在床前的地上投下跳动着的斑驳的叶影。
黎明前的黄山,静极了。
为了看到与玉屏楼不同的日出,我不顾几天来登山的疲劳,披起租用的大衣,悄悄走出这高山森林中的北海宾馆,沿着万松岭中的山径拾级而上,登上对面狮子峰腰的清凉台,向东眺望。时间太早,东方尚无亮光;转身极目西天,只见一盘圆月落在西海松林峰的山肩上,那色泽极像儿时故乡街头巷尾叫卖的“米爿饼”:透明的乳白色中嵌着些淡灰色的花纹。我想那花纹大概就是传说中的“月兔跳天树”了吧。只是这月,与平时在平原上见到的不一样——没有百莲花般的云朵簇拥,只有几颗寒星相伴;云彩都栖息到深深的山谷里去了。
而此时的赏月者却别有一种地位,破天荒地站到了云海之上、皓月之旁。这便弥补了月的孤独和清冷来。
高山上的夜,静得幽而奇。那些白日里使游客们惊叹题赞的“二仙对弈”“丞相观棋”“仙人进宝”“猴子望太平”等名胜,那些“始信”“上升”“石笋”和“散花精舍”门前的“梦笔生花”“笔架山”等诸峰静卧在融融的月色中、茫茫的云海里,时隐时现;丝棉状的云雾在山头和峰腰间绵绵萦绕,时而像朝鲜族姑娘腰间的裙带,时而像维吾尔族少女面上的轻纱。
我被这平生第一次见到的仙境陶醉了,以致一团云雾从身后涌来竟未察觉。待到眼前一片洁白时方才如梦初醒:啊,白云,我钻到白云里了——这多年来寄托我乡思、敬仰万遍的纯真洁美的象征!作为常年战斗于千米井下,为祖国开采光和热而整天搞得浑身漆黑的地下尖兵,矿工们自嘲的“煤黑子”,我太需要这纯真洁白了!就在白天登山时我还想过:到达山顶时,一定要摘朵白云藏进提包,把她送给最敬爱的人,作为此次远行归来最珍贵的礼物。于是我情不自禁地伸出手来乱抓。可惜,除了凉而湿外,我什么也没抓到。白云缓缓地飘走了。我顿悟了,原来纯真洁美的东西可望而不可及也。我自嘲地笑了,笑自己原来如此天真,尽管尚未天真到跳上白云乘其飞去的地步……
我从清凉台下来,一人踱步于松林之间,来到狮子峰尾的曙光亭,倚在石栏上继续遥望东天。突然,一阵清脆的鸡鸣声从山南传来,打破了深山黎明前的寂静,在这千山万壑里回荡。我惊奇得很,在这海拔一千七八百米的高山上,没有人家,何来鸡鸣?哦,想起来了,山南是光明顶,光明顶上建有华东第一气象站。昨日中午,气象站负责人、上海人老石同志曾向我介绍了他们常年居住在高山顶上勘测风云的工作和生活,他们自己种菜,自己养鸡,自己……,一切都是自力更生。毋庸置疑,这鸡鸣定是从光明顶传来。不,光明顶离此地五里,且有山林阻隔,普通的鸡鸣何以闻得?莫非是天都峰悬崖上那一尊名曰“金鸡叫天门”的石鸡振翅长鸣了?没错,时值良辰黎明,地处黄山仙境,我便认定,唯有这金鸡能有此洪亮、清脆之鸣了。你听,一声声,催来了阵阵松涛与之共鸣;一阵阵,唤醒了千峰万豁发出和声。
当上升峰上一片通红时,一轮红日在层层彩云的簇拥下喷薄而出,给祖国的江山之娇——百里黄山镀上了一层赤橙的金……
1979年11月写于黄山,刊发于《矿山文艺》《徐州矿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