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亲情在,媒体人莫把“防护”当“歧视”
无所求
近日,某知名媒体发文《被歧视的新冠康复者们:76岁老人被亲妹妹视为“洪水猛兽”,有人康复3月仍不敢告诉家人》,披露了所采访的10位“新冠”治愈者结束隔离或出舱后的真实经历。
我感觉,“歧视”一词用得欠妥。
歧视,词语解释是,不平等地看待。展开来就是,人对人就某个缺陷、缺点、能力、出身以不平等的眼光对待,使之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多带贬义色彩,属于外界因素引发的一种人格扭曲。
毋庸置疑,谁若不幸染患上新冠肺炎,除了自己,最焦虑的就是家人了。阳性转阴,结束隔离,获准出舱,新冠治愈,除了自己,最开心的就是家人了。家是最小、最紧密的社会单元,血缘脉脉相承,生活息息相关。歧视,在家庭成员之间,几乎没有立足之地。
同时,染患过新冠肺炎的人回家了,家人不可能不多加注意自我防范。毕竟新冠病毒的厉害已人所共知,尤其对老年人的伤害有目共睹,变异之快猝不及防,转阴复阳的先例也已发生。家庭成员多采取一些防范措施,以自我防护,是很自然的,也是应当的,与歧视根本不沾边。
有一位受访患者呼吁,希望大家能像对待感冒患者一样对待“新冠”康复患者。我觉得,这对他人有点苛刻。可以说,患一场感冒,走向死亡的概率很小,至少给自己带来的损失很小。患一下“新冠”,对老年人,对有基础病者,就是危险的;被隔离,近方舱,损失也是不小的。再说,国家也没有像防感冒一样防控“新冠”。就目前而言,“新冠”与感冒,还不能同日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