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网 | 微博 | 客户端 | 旧版博客
收藏本站

原创中篇小说[1]

陈平 最后编辑于 2022-07-01 15:47:00
3269 3 3

原创中篇小说;东坡前记

陈平

契子

公元1037年,一位流转千年而不衰的风流才子在西蜀诞生了。他的出世,影响华夏文明甚至世界文明千百年,直至寰宇湮灭。他的性格属豁达,他的生活知理趣,他的才情千尺高,他的光焰万丈长,他的爱情境界深,这些都注定了他是一个不平凡的人,也注定了他的一切都将不平凡。

他在诗、词、书、画、文五个领域均有卓越成就,堪称五绝通才。他一生多情、长情,却不滥情。也正是因为他的情,让后世文学青年们更加对他津津乐道。也正是因为他的情,成为构筑他丰富而立体人生的一股助力;也正是因为他的情,伴他度过了一段又一段的艰苦岁月。他就是被当朝宰辅,文坛巨匠王安石评价为:“不知更几百年方有如此人物”的东坡居士——苏轼,苏子瞻是也!

 相传苏轼的父亲苏洵,当年请他的朋友王方收苏轼为学生,王方授课的古中岩书院旁,有一只犹如一湾碧潭的池塘,潭水清澈见底。每当春天来临,书院的学子们总喜欢来此踏春赏玩。潭水两旁蒹葭丛生,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杨柳摇曳生姿。春风一吹,红了桃花,绿了杨柳,散了云堆,醒了青蛙,招徕燕子,可谓春意盎然,生机勃勃,动静相宜,令人无不神往。更令人讶异地是,只要行人拍手,就能唤来锦鲤戏水。如此好景当配好名,乡贡进士王方遂召集眉山青年才俊前来为这池塘取名,也顺道为爱女择一良偶。有人取名为“戏鱼池”,有人说“藏鱼池”更好,还有人曰“跳鱼池”极佳,然而,这些都没有一个是先生满意的。

先生把目光聚集在了一个身长八尺有余、形态自若的书生苏轼身上,书生明白老师意图,举手作揖,将所取名字献给先生。一看苏轼写的是“唤鱼池”三字,众人纷纷夸赞,这时王方女儿王弗的丫环送来了小姐刚写的纸条,打开一看竟然也是“唤鱼池”三个字,才子佳人不约而同,心心相印共同为这个奇妙的池塘定了名。王方后来主动请人说媒将女儿王弗嫁给了苏轼,1055年苏轼19岁王弗16岁,史称“唤鱼姻缘”成为千古佳话。

苏轼一生娶两妻,有数妾,然妾室中唯有朝云成为他一生知己,忠敬若一。巧合的是,这三位女子都姓王,只是与他相随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尤其是他的第一位妻子,是他心中永恒绽放的“白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敏而静,慧而谦”就是他给她最好的颂赞。她不仅是他生活的伴侣,还是他人生的守护神,是他的侍读,他的玩伴,他的知己,他的谋参,他的贤内助。他们郎情妾意,一眼刹那就笃定今生来世。“唤鱼联姻”成为千古爱情佳话。婚后更是琴瑟和鸣,伉俪情深,相濡以沫。

苏轼是读书人,常常耕读至深夜,而王弗也不肯早早睡去,在旁研磨聆听,红袖添香,形影不离。起初,苏轼不知王弗通晓诗文,每当苏轼读书忘记书上内容时,她却总能在旁提醒,犹如醍醐灌顶,让人茅塞顿开,苏轼很是惊讶。

毕竟那个时代人们对女子的要求,也只是停留在“无才便是德”的桎梏之中。他问她是否学过诗词,她只娇羞地说巧合而已。

苏轼不信,就从其他书本上摘取知识考问她,然而,她又总能回答上一二。这时苏轼才恍然大悟,原来王弗是位知书达理、博闻强识、才情不输自己的女子。本以为两人能相敬如宾,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然而,体弱多病的王弗还是未能躲过此劫,香消玉殒于公元1066年,留下不足6岁的长子苏迈,从此阴阳两隔。王弗与苏轼相伴11载,从青葱岁月到为人父母,相识于微时,一路艰难前行,彼此互补,相得益彰。

王弗去世10年后,苏轼屡遭贬谪,志向难鸣,调任密州(山东诸城),梦中忆起王弗在时的点点滴滴,半夜醒来,披衣执笔,含泪写下了一首

《江城子·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他将对结发妻子王弗的浓浓爱意付于一阙悼亡词中,情真意切,感人肺腑,并在其墓冢旁种下了三万棵松,以寄托自己的绵绵思念,恋恋情深。他们的爱情佳话也随着这首宋词名篇而传颂千年,永垂不朽。

 

mmexport1595312256914 - 副本.jpg


                            首页 > 生活随笔 > 百家悦读 > 陈 平:东坡前记

陈 平:东坡前记

作者: 陈 平 来源: 原创 

 (1)

大宋嘉祐元年三月,即公元1056年,苏洵携刚娶眉州17岁女子王弗为妻一年的20岁大儿子苏轼,18岁的小儿子苏辙从家乡四川眉山出发,赴汴京准备参加京都礼部秋试。虽然路途遥远,行走也很艰辛,但一路上看到无数名胜古迹,倒也兴致勃勃。那天途经夷陵,父子三人同游了三游洞。

父亲啊,前朝先贤白居易、白行简、元稹三位当年同游此地,并且饮酒赋诗题壁,三游洞由此得名,史称“前三游”;今日我们父子三人幸游此洞,何不也赋诗唱和,留下佳话?观过白居易书于洞壁的《三游洞序》出来,苏辙笑着对父亲说道。

48岁的苏洵抬头看着英姿勃勃的小儿子苏辙,再瞧瞧神情沉稳的长子苏轼,然后眯眼伸出左手捋了捋两颌长髯说:好啊,那么你先来一首吧。苏辙听罢,抬起头,浏览了长江三峡之西陵峡畔的“天下第四泉”一番,然后冥思稍微一想,转眼便挥毫来了一首《蛤蟆碚》诗:

蟆背似覆盂,蟆头如偃月。谓是月中蟆,闭口吐月液。根源来甚远,百尺苍崖裂。当时龙破山,此水随龙出。入江江水浊,犹作深碧色。禀受苦清洁,独与凡水隔。岂惟煮茗好,酿酒更无敌。苏洵轻轻吟了一遍便说好,好,辙儿诗文大有长进,这次进京秋试必有新的建树。苏轼听了也频频点头。就此,史上便留下这脍炙人口的苏氏父子“后三游”的故事。

接下来他们走成都,经阆中,入汉中,然后取褒斜道翻越秦岭,进入关中平原,下来三人直线向东便往河南。一直行走到五月,总算赶到了京城汴梁,住宿于兴国寺浴馆。

此时的大宋朝,正是宋仁宗赵桢在位四十二年间的鼎盛时期。赵桢是两宋时期在位最长的皇帝。他知人善用,因而其在位时期名臣辈出,国家安定太平,经济繁荣,科学技术和文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虽然此时辽国已开始觑觎中原,但是羽毛未丰还不构成威胁。国内冗官冗兵现象也时有出现,但还没有达到非常严重的程度。

京都汴梁非常繁华,人口已过百万,城里商贾毗邻檐联,车水马龙;载满南北物资的大木船到此卸完货后,继续穿梭在繁忙的大运河上。京城的大街小巷里,酒肆茶坊随眼可见,一到晚上,红楼艳巷内外灯火辉煌,游人摩肩接踵;京都文人骚客们的夜生活过得确实丰富多彩。然而这一切,对千里迢迢赶来秋试的学子们来说,根本无暇顾及。

兴国寺浴馆的位置在汴梁西郊,这些日子,里面住满了从各地赶来参加秋试的学子。经过仔细观察,一位满口吴侬软语的年轻人引起苏轼的特别注意,因为他发现这位江南男子平常言语不多,但只要一开口总能语惊四座。

那天上午,福州学子林希与济州人王汾,正在讨论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对他写这篇散文时的心情提出不同看法。林希认为,文章描写了滁州一带朝暮四季的自然景物,不同的幽深秀美,描述滁州百姓和平宁静的生活,尤其是作者在山林中与民一齐游赏宴饮的描写:……醉翁亭也。作亭者谁?……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就是贯穿一个“乐”字。

可是王汾认为,虽然作者写出游赏宴饮的乐趣,但在寄情山水背后隐藏着难言的苦衷: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为此各执一词互不相让,虽然彼此不失君子之风,不过还是争得面红耳赤,惊动了正在寺院西厢房里复习,已知这位叫胡宗愈的常州晋陵人,他从厢房走出来仔细听完这两人想法后,便抑扬顿挫地说:

我认为你们两人说的都很有道理。其实欧阳修先生写这篇《醉翁亭记》,是想说明他虽然被贬到滁州做了知州,内心抑郁,但他还是发挥宽简而不扰的作风取得了政绩,就此反映地方长官能与民同乐的情怀。但他为何自号“醉翁”?难道他的内心还真有更深层次含意?值得我们思考。林希与王汾一听,两对眼睛瞪如铜铃般看了他许久,随后全翘起大拇指说:胡兄高见,真乃高见!这情况给刚好路过的苏轼看见,心里不禁格楞了一下:

据自己所知,翰林学士欧阳修,字永叔,绵州(今四川省绵阳市)人,四岁丧父,家贫,他的母亲以荻(秸秆)画地,教他写字。

仁宗天圣八年(公元1030年)中进士,次年任西京(今洛阳)留守推官,与梅尧臣、尹洙结为至交,互相切磋诗文。欧阳修创作了大量诗文,影响十分深远,乃本朝名士。

宋景祐元年(1034年),召试学士院,授任宣德郎,充馆阁校勘。宋景祐三年,范仲淹上章批评时政,被贬饶州。欧阳修为他辩护,被贬为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

大宋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欧阳修被召回京,复任馆阁校勘,编修崇文总目,后知谏院。大宋庆历三年(1043年),任右正言,知制诰。范仲淹、韩琦、富弼等人推行“庆历新政”,欧阳修参与此次革新,提出改革吏治、军事、贡举法等主张。大宋庆历五年(1045年),范、韩、富等相继被贬,欧阳修上书分辩,因而被贬为滁州(今安徽滁州)知州。

到任以后他内心抑郁,《醉翁亭记》就是在这个时期写出来的。文章描写了滁州一带朝暮四季自然景物不同的幽深秀美,滁州百姓和平宁静的生活,全文看上去贯穿一个“乐”字,却包含着比较复杂曲折的内容。一则暗示出一个封建地方长官能“与民同乐”的情怀;一则在寄情山水背后隐藏着难言的苦衷。想想,正当40盛年的欧阳修,却自号“醉翁”且经常出游,“饮少辄醉”,“颓然乎其间”,这种种表现,都表明欧阳修是借山水之乐来排谴谪居生活的苦闷。

经胡宗愈的寥寥几句便侔色揣称,恰到好处,问题给他分析得既透彻又含蓄,看来这位江南学子绝非等闲之辈,从此,苏轼对这位年轻人刮目相看,有意识结交。

看看离礼部秋试的日子不多了,苏洵就此专门拜访了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不仅热情接待了他,还毫不掩饰自己非常赞赏他的《权书》、《衡论》、《几策》等文章情意,甚至认为苏洵的文采,完全可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苏洵的文章,苏洵文名由此大盛。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 泉水涓涓
  • 张秋生
  • 西江月
发送

3条评论

  • 西江月
    2022-07-04 11:12:03 0回复
    0
  • 张秋生
    2022-07-04 11:11:48 0回复
    0
  • 一代诗圣五绝通才
    2022-07-01 16:00:20 0回复
    0
  • 21049
    积分
  • 3684
    博文
  • 5619
    被赞

个人介绍

《劲草》文学社社长,清凉书院书画名家专委会会长

未成年人举报专码
苏ICP备15046661号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08248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信箱:bbs_cz001@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2  业务联系: 0519-86189488
未成年人举报信箱:a82000682@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