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结束之后,志愿填报就成了考生和家长们最为重视的事情。
▲今年江苏省志愿填报安排
高考志愿选择和填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越是在这种时刻,学生和家长之间越是容易产生矛盾。
——“孩子,学计算机,程序员工资高。”
——“我不想学电脑,我想学天文。”
——“学那毕业出来以后能干嘛。”
类似的对话,也许会不时出现在这个时期的考生和家长之间。
面对尚还是一张白纸一样的青少年,父母往往会有很多的期求和幻想,有的还会将自己年轻时未竟的心愿,投射到自己的孩子身上;而刚结束高中生涯的学生们,由于备战高考期间一头扎在题山卷海里,也往往对未来的专业选择和职业道路缺乏思考,并不能完全理性地做出自己的选择。
而这也使得多年之后,不少人都对自己当年的志愿填报存有遗憾。在检索软件上搜索相关词条,就能看到不少“因志愿填报不尽如人意而回去复读”“志愿没填好后悔十年”“被第一志愿录取之后后悔了”等类似故事。
如果说过去人们烦恼的是无学可上,那么现在让家长和学生们发愁的可能是选择太多。而在面临诸多选择时,对于这个专业未来“好不好就业”“工资高不高”的估量,就成为了选择这个专业与否的第一价值判断。
以就业前景和收入水平为标准选择专业,看似客观,实质上是对功利心的一种曲意逢迎。这样的功利主义,不应当成为实现个人价值的绊脚石 。
讲一个发生在身边的真实故事。一位亲戚家的孩子,填报志愿时在长辈“半建议半强迫”的劝说下,选择了医学专业,并最终被一所不错的医科大学录取。本来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情,父母满意,专业优质,学校也不错,然而最终却导致了一个比较遗憾的结果:亲戚家的孩子在大二那年退学了,回到高中复读重考。原因无他:不喜欢也不擅长医学,学到后来根本学不下去。
英语里把“天赋”叫做“gift”,隐含的意思就是来自先天的一份礼物。如果仅凭着实用性做决定,让一个有天文天赋的人去学毫不擅长的计算机技术,实在是有些暴殄天物的意味。即使最后谋得一份不错的工作,恐怕也未必能干出成绩,更遑论内心的满足感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填报某个志愿与否的第一价值判断,不应当是“挣不挣钱”“好不好找工作”,而应当是“我是否感兴趣”“我有没有这方面的天赋”“我能不能干好”,应当是自己内心最真实的声音。
这并非理想主义,而是清楚自己优势和喜好基础上的理性判断。择一事而终一生,选择自己内心认可的职业,即使难以大富大贵,但内心的满足感也是金钱所难以衡量的。更何况,人们所在意的物质生活质量,本就是随之而来的东西,而非追求的最终目的。
那位亲戚家的孩子,在复读重考后得以凭借自己的想法报考了感兴趣的专业,最后也顺利毕业参加工作了。他的求学之路是曲折的,但也是幸运的。今年,又到了志愿填报的时候,希望这届学生和家长们,也能多一些幸运,少一些曲折。
过去几十年,中国经济不发达,人们追求物质生活、追求阶层跃迁的愿望十分强烈。高考是实现这个愿望的一大机会。所以,过去几十年,高考之后填报志愿,大多从功利性的角度考虑。说穿了,填报志愿就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稻粱谋”,从最初的“跳出农门”就行,到后来的谋求“好分配”,再到后来的谋求“好就业”,无不如此。
现在,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一些发达省份“富可敌国”。也有很多家庭先富了起来,达到甚至超过了西方所谓“中产阶级”的水平。很大一部分群体已经不用担心物质生活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填报高考志愿仍然从功利性的角度出发,不仅不利于个人的成长与发展,也不利社会、国家的进步。
从前,中国在产业发展、科技研发等方面,采取的是追随与模仿策略。随着中国地位的不断提升,追随与模仿显然已经满足不了需要。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中国需要“拓荒”“领跑”,在前无古人的道路上开辟崭新的路径。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如果只从“稻粱谋”的角度选择专业,将来如何能够承担起开创新天地的重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天赋是最稀缺的潜力,情怀是最大的动力。顺从内心,顺应时代,树立远大理想,填报好高考志愿,是一辈子的大事,不可不慎重。
作者 | 三木
来源 | 觅渡新语
(点击此处可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