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蜡纸、打字机与数码复印
范 萍
我上世纪80年代初参加工作,被分配到局办公室。上班第一天,领导交给我一块宽约15厘米,长30多厘米的钢板,一卷蜡纸和一支铁笔。钢板表面涩滞,富有磨砂感;蜡纸淡黄色,印着密密的方格,铁笔是粗壮的塑料杆尖端嵌有一根锋锐的钢针。我的工作是把文字刻在蜡纸上,那时机关、单位上报、下发的文件、材料都是先刻蜡纸再油印。
虽写过多年钢笔字,但把蜡纸垫在钢板上刻字,却是另类技法,须用力得当,手重了蜡纸会划破,轻了印出来字迹模糊,更须心静凝神,摒弃杂念,出现错字就无法弥补,千八百字刻下来,累得手麻眼涩、脖子酸硬。
蜡纸刻好后要去油印,油印机是个扁方木盒,内有油滚、纱框、纸夹等,首先把蜡纸贴上纱框,框下夹一沓白纸,油滚蘸墨,贴框前推,蜡纸上的字迹就印上了白纸。那时,办公室董秘书是印材料的老手,一张蜡纸能印200多张,我初学乍练,50张没印完,蜡纸就在纱框上移位、褶皱。所以,油印时都是他一手推油滚,一手掀纱框,印一张我立即翻过去,我俩配合默契,印得又快又整洁。
1988年,局里买了打字机,我自然成了打字员。由滚筒、字盘、机盒与字锤等部件组成的打字机,是当时最先进的办公设备,滚筒用来贴卷蜡纸,字锤下面是字盘,拉动与机盒、字锤连接的手柄,即可上下左右自由滑动。
能够熟练打字要下一番苦功,首先要背熟字盘上2450个铅字的位置,用了2个多月时间,我才基本记熟了字盘,掌握了打字技巧
记得有一天,我刚要下班回家,领导来电话说:明早急需一个材料,必须加班打印出来。任务紧急,我赶忙先打字,然后一个人油印,天色大黑,终于弄完。由于心里着急,忙得满头是汗,用废纸胡乱擦擦手就骑自行车离开单位,到家推门进屋,家人见我都哈哈大笑,对镜子一照,原来弄得满面油墨,活脱脱一个“五花脸”,幸亏天黑,若是白日,不知该出多大的“洋相”。
1998年,办公室购买了电脑和针式打印机,劳作了10几年的打字机被抬进仓库,那时我已做后勤工作,新来的的打字员坐在电脑前,数千字的材料不到半小时就打印完成,听着打印机的“嗞嗞”声,我心想:如用打字机,最少也要打一天。
2008年,办公室又添置了复印机,再也不必为印材料弄得满手油墨,蹭得身上、脸上一块块漆黑,复印百十份材料不消1小时就轻松、干净地完成。没过几年,复印机又换成了数码型,只要输入指令,既能双面复印,又能复印彩色图片,功能和效果都胜似印刷品。
如今我已退休,偶尔去单位,看到大家的办公桌都不再乱糟糟地摞摆着文件夹、材料筐、笔筒、信笺等,都有一台电脑、一部手机,每个人都能操作打印、复印机,许多材料也不必一份份印制,只要用邮件或微信群发,立即就传送到位。
在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前夕,怀想党领导改革开放的光辉历程,各条战线、各个领域都在突飞猛进,仅我亲历的刻蜡纸、打字机到数码复印,就实实在在地折射出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和让我们引以骄傲、自豪的巨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