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网 | 微博 | 客户端 | 旧版博客
收藏本站

王维克和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神奇故事

何伯良 最后编辑于 2022-06-17 19:10:16
9768 5 8

王维克和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神奇故事 

王维克先生是金坛冯庄村人,他生于1900年,小名兆祥,读中学时改名王和,读大学时才叫王维克。其父亲是前清秀才,当过塾师。

b58f8c5494eef01f7d626ab9e7fe9925bc317d53.jpg


人物经历

求学经历

1917年入南京河海工程学校(今河海大学前身),那时正值“五四”运动前后,接触了不少进步书刊。他与张闻天、沈泽民等四位同学,由于积极参加反帝反封建的宣传,被学校开除了学籍。之后,转赴上海大同大学学习数理,毕业后又入震旦大学专修法语。1925年,他与—批同学远涉重洋到法国留学,在巴黎大学学习数学、物理、天文,历时三年。就是在这个时期,他成了举世闻名的女科学家居里夫人的—名中国学生。1934年,居里夫人逝世时,他曾在上海—家报纸上发表过《忆我的老师居里夫人》—文,以示悼念。

职业历程

1928年,王维克学成归国,先在上海中国公学任教授。1929午,王维克回乡结婚,家乡人士盛情挽留他担任了金坛县立初级中学校长。当时这所学校因受国民党内派系斗争的影响,局面比较混乱,王维克只做了一年校长就不干了。早在1923年,王维克先生曾在该校当过教员,做过华罗庚的班主任,很赏识华罗庚的数学才能和他学习的勤奋、刻苦。华罗庚也经常到王维克先生家里借书看,不懂之处常向王维克先生请教。这时王维克又出任县立初中校长,华罗庚正失学在家,王维克把他请回学校担任会计,兼教初中补习班的数学。谁知这就触犯了一些人,他们向县教育局长告了一状,说王维克任用仅初中毕业不合格人员,是“用人不当”,“亵渎”了中学教员的称号。一时议论纷纷,维克先生在这种情况下,愤然辞职,只身去湖南大学执教。

就在这段时间,王维克十分重视华罗庚,把他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从各方面关心他的成长。特别是在华罗庚处于辍学、失业和贫病交加的艰难日子里,王维克总是热情提携他。华罗庚患伤寒病时,维克先生经常鼓励他说:“病好了,可以继续攻数学”,送钱给他用,结果自己也曾染上了伤寒病。1961年10月,华罗庚教授在参加南京的数学工作者座谈会上曾这样对人说过:“王维克先生还是我数学成绩的第一个赏识者呢!我这位中学老师,不仅数学好,而且在物理学、天文学方面造诣也很深,并且是一个有成就的翻译家。”因此大家都把王维克先生看作是第一个发现华罗庚数学才能的人。

王维克学识渊博,早年就是中国科学社、中国物理学会、 中国天文学会以及稍后成立的中国自然科学社的会员。他与严济慈是很要好的朋友,与柳亚子、郑振铎、徐仲年等也常有书信来往。

作品

王维克爱好文学,酷爱翻译工作,一生译著有数百万字。主要译著除但丁的《神曲》外,还有印度史诗《沙恭达罗》(初版有柳亚子先生题词)、法国名剧《希德》(曾获中法联谊会文学首奖)、《法国名剧四种》、《法国文学史》、俄国《屠格涅夫散文诗》和比利时名剧《青鸟》等。他的主要编著有《热力学原理入《日食和月食》、《自然界印象记》等自然科学书籍。此外他还参加过编纂、审订《辞海》的工作。至于《傀儡皇帝》则是他抗战后写的剧本。

王维克从事译著工作的态度极为严谨。当他选好名作后,便认真阅读,然后把内容详细讲给有一定文学修养的夫人陈淑听,如果夫人听得兴趣盎然,他就开始一章一章的翻译。每译出一部分初稿,便由夫人或别人朗读,他坐在一旁静听,发现有不准确、不顺畅的地方,就精心修改,直到自己与别人都感到满意为止。

王维克每译—部作品,总尽可能参考多种版本。以《神曲》来说,他就是根据意大利文原著并参照了法、英等其他国家的译本翻译的。这样虽然工作量比较大,但译文的质量提高了。仅《神曲》的翻译就花了将近四年时间,读起来琅琅上口,富有诗意。《沙恭达罗》是印度大戏剧家、诗人迦梨陀婆的著名剧本,是梵文文学中的代表性作品。王维克先是根据两种法文译本转译的。为了更好地体现原著风格,他花了一段时间学习梵文,常去金坛西禅寺向一个懂得梵文的方丈请教。

王维克的学习和工作是很勤奋的。他常说:“一个人生命有限,一定要珍惜时间。”他晚上不大写作,而是经常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星空,研究天文;但每天早晨起身很早,往往到用早餐的时候就已经写出了一千多字。白天,他不是在厅堂里看书,就是在书桌上写作。平时交友不多,尤其讨厌闲谈,也不许小孩子打搅他读书写作。

王维克正直爱国。敌伪时期,他看不起卖国求荣的人,一直闭门谢客,深居简出,在金坛城内读书著译。当时,伪中央大学校长、汪精卫的妻弟陈昌祖,曾派人来聘他去该校担任教授。他婉言谢绝,并对人说:“陈昌祖是什么货色,我才不愿为五斗米而去折腰呢!”

1951年,华罗庚将王维克推荐到北京商务印书馆工作,担任编审员。他工作勤勉,春节休假都不回家乡探亲,而埋头译著。《金鸡》、《伊哥尔王子》、《自然界的现象》诸书便是在这时相继问世的。1952年王维克不幸身患胃癌,于当年4月与世长辞,享年52岁。

王维克先生有数百万字的译著,为祖国贡献了一份很有价值的文化财富。

1954年,周总理访问印度,人民文学出版社就曾用绫罗精装再版了他的译作《沙恭达罗》,作为珍贵的礼品赠送给印度朋友,并作为中印两国文化交流的一项内容。至今,他翻译的《神曲》已出了好几版,这说明,历史不会埋没真正刻苦磨励的学者和他的劳动成果。

发现华罗庚的才华编辑 播报

华罗庚是当代著名的数学家。其实华罗庚读初中时,一度功课并不好,有时数学还考不及格。时在金坛中学任教的华罗庚的数学老师王维克发现华罗庚虽贪玩,但思维敏捷,数学习题往往改了又改,解题方法十分独特别致。一次,金坛中学的老师感叹学校“差生”多,没有“人才”时,王维克道:“不见得吧,依我看,华罗庚同学就是一个!”“华罗庚?”一位老师笑道:“你看看他那两个像蟹爬的字吧,他能算个‘人才’吗?”王维克有些激动地说:“当然,他成为大书法家的希望很小,可他在数学上的才能你怎么能从他的字上看出来呢?要知道金子被埋在沙里的时候,粗看起来和沙子并没有什么两样,我们当教书匠的一双眼睛,最需要有沙里淘金的本领,否则就会埋没人才啊!”

王维克独具慧眼地发现了华罗庚的数学才能后,尽心尽力地栽培他。华罗庚成了王维克家的座上客,或向老师借书看,或讨教问题。华罗庚幸遇良师,开始在学习上用功了,钻研数学的兴趣也越来越浓。一次,王维克指着家中的布帘子对华说:“做学问又好比是织布,不专一就织不出好布。织布要专心致志,还要舍得花力气,才不会出次品。布织得多,派用场就大;布织得少,就只能派小用场了。”华罗庚体会到老师的一片苦心,自觉按老师的要求去做,平素他所喜爱的数学,也就成了他课外专攻的学科。

王维克曾说:“我对罗庚就是这样。我只是引他入门,我从来不像奶孩子一样,把他一灌一个饱,也不是将食物嚼烂了喂给他吃。我只是引起他想吃一样好东西的兴趣,我也不抱着他走,而是让他自己摸索着走,只是像牵牛一样,到拐弯处给他指引一下。”在他的“指引”下,他的许多学生都获得了教益,特别是华罗庚,他终身不忘师恩。

王维克是第一个发现华罗庚具有数学天赋的伯乐,他们师生之间真诚互助,肝胆相照,给后人留下了一个个动人佳话。

“……他在数学方面却天赋很好,很有培养前途。”

华罗庚进入中学后,因为顽皮,字写得不好,时常受到语文教师的训斥,但是他的数学教师王维克却对他另眼相看。一次,金坛中学的几位教师在一起品评学生,一位语文教师带着轻蔑的语调说:“成绩好的学生都到省城里念书去了,剩下来的都是些蠢蛋!”王维克听后立即反驳道:“不见得吧,依我看,华罗庚同学就很不错!”“哼,华罗庚!就凭他写的那像蟹爬一样的字,也谈得上前程远大?”“当然喽,华罗庚的字写得确实不好,将来成为书法家的可能性很小,但是,他在数学方面却天赋很好,很有培养前途。”“何以见得呢?维克兄。”“起初,我和诸位的观察一样,也发现他的字写得歪歪扭扭,很潦草。数学的作业本子也写得很不整洁,常常乱涂乱改;后来经过一番仔细研究发现,许多涂改的地方正是反映了他在解题时探索的多种路子。”王维克不仅发现了华罗庚的数学天份,而且有意培养他。王维克本人博学多才,家里藏书丰富,华罗庚成为他家的常客,他或是借书,或是请教问题,每次都受到热情款待和耐心的指点,在恩师的教导下,华罗庚渐渐丢掉了贪玩的毛病,专心钻研数学。到年终考试时,王维克对他说:“你不必考了,因为考你的问题别人做不出,考别人的问题不值得你做,我给你拟一个论文题目,你回家去做吧。你的数学终归是一百分,终归是第一。”

在王维克老师的鼓励和帮助下,华罗庚在数学王国里努力探索,课堂的知识已不能满足他的要求。有一次,王维克借给他一本美国人著的微积分教科书,华罗庚拿去十天后便归还,王维克对他说:“数学这门功课是最有步骤的,你不可跳着看啊,我提几个问题问问你。”结果华罗庚不仅对答如流,而且把书印误之处也指给老师看。有一天,华罗庚来找王维克,将自己一篇油印论文“福尔玛最后定理之证明”交给王维克,并得意地说:“我已经寄给各个大学请批评,亦请王先生批评!”王维克看了论文严肃地说:“福尔玛提出的定理要得到最后的证明,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你演算的这道福尔玛最后定理,是17世纪以来许多大数学家绞尽脑汁至今还没有解决的问题,要是你能如此简单地证明之,岂非奇迹!然而,你的证明所依据的公理似是而非,所以不能成立!”最后,王维克语重心长地对华罗庚说:“我希望你不要急于求成,更不要灰心,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用你的智慧和汗水去铸造钥匙,争取有朝一日把这些锁打开!”在这次长谈中,王维克劝华罗庚专门深入钻研数论,华罗庚听从恩师的教导,从此和数论结下不解之缘。

1928年秋,赴法国巴黎大学深造的王维克学成归来,再次回到金坛县任教。不久,金坛中学闹学潮,将原校长赶下台,留学归来的王维克被任命为校长。他把原来的会计、庶务员及事务主任解雇,将他们三人的工作交给华罗庚一人承担,每月薪水是十八块大洋。华罗庚喜出望外,他对自己的工作一丝不苟,甚至教师们使用的铅笔,他都削好了再发送。每天晚上,他逐个检查教室的卫生和门窗,他把学校的各项杂务整理得井井有条。每到学期末,几百名学生的成绩单堆在办公桌上,华罗庚算得总是又快又准。

王维克很欣赏华罗庚的才干,准备破格提拔他到补习班教数学,谁知此事遭到县教育局长的激烈反对,但在王维克的一再坚持下,华罗庚还是成为金坛中学的数学教师。

华罗庚有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全家都为他高兴,父母暗中为他物色了一位秀丽而又贤慧的姑娘——吴筱元。她出身官宦人家,父亲死后家道中衰,便成了华家的儿媳。婚后不久,华罗庚的母亲去世,紧接着华罗庚又染上可怕的伤寒,为了给丈夫请医买药,吴筱元将新婚的衣物、手饰送进了当铺。华罗庚重病期间,王维克几次登门探望,并安慰吴筱元:“不怕,你让他安心养病吧,月薪我照样派人送来,他教的课程由我代上!”然而不久,王维克也染上伤寒,卧床不起了。

华罗庚在床上躺了半年,在妻子精心照料下,他终于战胜了死神,但这场大病却使他成了残疾人——他的左腿关节粘连变形,弯曲了。

病愈后的华罗庚面对的第一件事就是设法维持全家的生计。他拄着拐杖,撑着雨伞,拖着病腿走进王维克家的大门。王维克仍然让他在补习班教课,但是不久,有人告状指责王维克任用不合格的教员华罗庚。王维克听后愤然辞职,赴湖南大学任教去了。按照当时的规矩,校长下台,会计也会被辞退,华罗庚面临失业的危险。幸好继任校长韩大受也是位好心人,他对华罗庚说:“别人要带会计来,我不带,就让你继续干吧,不过,书你是万万不能教了!因为前任校长就是让你任课才被人告的。”

华罗庚总算保住了饭碗,白天,他拖着病腿到学校做会计工作,晚上回到家里,不顾一天的劳累和残腿的病痛,依然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勤奋钻研。他在数学王国里尽情遨游,正像他自己说的那样:“我要用健全的头脑,代替不健全的腿!”

作为一名享誉世界的数学家,华罗庚对于帮助教导过他的前辈也是恭敬有加、念念不忘。他不止一次地向别人称赞过他的中学老师王维克,他说:“王维克先生是我数学成绩的第一个赏识者。我这位中学老师,不仅数学好,而且在物理、天文学方面造诣也很深,并且是一位有成就的翻译家。”1946年夏,华罗庚在应邀赴美讲学之前,回到了久别的故乡,拜祭父母之后,立即登门探望王维克。华罗庚向老师讲述了别后的经历。王维克面带微笑听着,在自己早年的学生中出现了一位如此令人注目的数学专家,王维克心里真有说不出的高兴。他对自己的学生说:“罗庚,别后我无可告慰你的,喏,只有它。……”说着,他将自己翻译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诗人但丁的作品《神曲》递给华罗庚,“为了翻译这本书,我停止了交游,闭门不出,系统地研究了但丁的生平与著作,阅读了大量的有关资料,甚至设法钻研了《圣经》,学习梵文……”“是啊,老师的刻苦精神实在叫人佩服,记得翻译《沙恭达罗》时,您也费了不少心血!”这时,王维克的夫人陈淑在一旁插话道:“他每翻译一部作品,都尽可能地参考各种版本,每译出一章初稿,都要叫我朗读,他自己坐在一旁静听,发现有不顺畅、不确切的地方,随时记下来作精心的修改,直到旁人和他自己都满意为止。”

师生坐在院子里开怀畅谈,从家事谈到国事,从学问谈到人生,夜深人静,天空繁星闪烁,王维克满怀感慨地说:“世上的知识,就好比这星汉灿烂的宇宙,深奥而又浩瀚!人生有限,精力有限,光阴易逝,不能不抓紧啊!罗庚,你在那样困苦艰难的逆境中,以坚韧不拔的顽强精神和命运搏斗,勇敢地向智慧之神挑战,奋斗了数十年终成名家,使我的脸上也觉得增添了光彩啊!”

1950年春,刚刚回国不久的华罗庚,在北京收到王维克的来信。从信中得知王维克现在家闲居,因无经济收入,衣食已成问题。此次给华罗庚写信,希望华罗庚向有关部门交涉变卖藏书,以解生活之需,同时希望华罗庚向有关方面推荐,使自己一展所长,在有生之年报效国家。华罗庚接到信后,很快回信,他在信中写道:

维克吾师:

示悉已多日,因向多方接洽,致迟复,幸勿见责。

恭光(即著名物理学家严济慈)先生盼,师有一自传来,如此办事可较易。我们准备向科学院方面推荐……

关于卖书问题,还无回音。

此复 即请

文安!

师母前致候

罗庚百拜

五○·十·十八

经过华罗庚多方奔走,北京商务印书馆很快便聘请王维克担任审议员。王维克千里迢迢来到北京工作后,华罗庚唯恐老师人生地疏,不免寂寞孤独,便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多次到住所探望,还专门开汽车将老师接到自己家中设宴招待。华夫人亲自下厨作一桌家乡菜。师生二人开怀畅饮,王维克颇有感触地说:“从中国的数学发展中来看,国人本是富于数学头脑的,别的方面的天才也很多,可惜这些天赋很高的人,在家庭、学校、社会,起初不被人认识,譬如松苗不被认为松苗,而认作蓬蒿一样;后来或因职业太苦而无暇发展、或因生活太舒适而自甘堕落;也有因为贪多务得,而分散了心力的,以致于使得天才消失尽了;唯有你——顽强地、茁壮地成长起来了,成为凤毛麟角般的佼佼者!叫我怎能不逢人就夸奖你呢?”听到最后两句话,华罗庚笑着摇摇头。

逝世编辑 播报

1952年4月,王维克因患直肠癌在金坛去世。华罗庚闻讯泪如雨下,他立即写信向师母陈涉致哀,并拜托妻弟代表自己前往老师灵前吊唁。在此之后,他还始终如一地照顾王维克的家属。



华罗庚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他的数学天才为世界科学界所惊叹。但少年时的华罗庚被看做学习马虎、智商不高的差学生。直到他上初中二年级,这块埋在泥沙中的黄金才放射出耀眼的光芒。发现这快黄金的是苏金坛中学的数学教员王维克。


华罗庚是苏金坛中学第一届学生,他所在的第一个班总共有8名学生,王维克老师教这班的代数。他是一位特别细心严谨的老师,他教了一两个月的代数后,发现华罗庚和一般学生不一样。练习本的字很不工整,解得题中有许多涂改,这似乎是个很不用功的学生。


王维克老师发现这一问题时,仔细地研究了他涂改的地方以后惊呆了,他发现被涂改的地方正反映了华罗庚在算习题时,是如何渐入佳境的。从此以后,他便处处留心观察起华罗庚来。


一天放学后,华罗庚兴冲冲地到家里找王维克老师,送给他一篇自己写得数学论文,论文是油印的,共有两页。王维克老师一看,竟然是数学论文中一道世界著名的难题《福尔玛最后定理之证明》。他得意洋洋地对老师说:“我已经给各个大学寄去,请批评!也请王先生批评!”他满以为会得到老师的赞许,却没想到受到了批评。


王维克老师一本正经地说:“福尔玛提出的定理要得到最后的证明,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稍停,望着华罗庚殷切又严肃地说:“这位法国大数学家死后,人们发现他的一部巨著的扉页上写了许多数学难题。你演算的这道福尔玛最后定理,是17世纪以来许多数学家绞尽脑汁至今还没有解决的问题。要是你能如此简单地证明之,岂非奇迹!你的证明所依据的公理似是而非。所以,不能成立!”华罗庚全神贯注地听完老师的教导,承认自己错了。


“教学的门类很多,你最好选择其中的一两种而专门攻之,掘九井而不得泉,何不掘一井?你的野心不小。失败乃成功之母。如能孜孜不倦地研究下去,将来可出人头地。”沉吟一会儿,王维克又继续鼓励他说:“德国大数学家希尔伯特生前最后一次参加国际数学会议时,也给后人留下了23道数学难题。这些都是一大堆极不容易打开的锁。”


讲到这里,王维克的眼睛里含满了期待的目光,对正在听得出神的华罗庚说:“我希望你不要急于求成,更不要灰心。要有坚忍不拔的精神,用你的智慧和汗水去铸造钥匙,争取有朝一日把这些锁打开。”王维克老师和华罗庚这次倾心的长谈中,见他广为涉猎数学的各个领域,并已很有成绩,就对他专门深入地攻读数学论。从此,华罗庚便和数学论结下了不解之缘。后来终于成为中国著名的数学家,流传至今。

华罗庚(1910——1985),中国现代数学家。曾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教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主席团委员等职。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 乐水老人
  • 蒋锷初
  • 泉水涓涓
  • 顺其自然者
  • 人参果
  • 张秋生
  • 何伯良
  • 西江月
发送

5条评论

  • 谢谢您!恭祝各位老师阖家幸福安康!
    2022-06-18 16:52:18 0回复
    0
  • 伯乐荐才!
    2022-06-18 10:09:37 0回复
    1
  • 一方水土育一方人。
    2022-06-18 08:16:28 0回复
    1
  • 以前根据资料介绍只知道北京清华大学熊庆来教授是华罗庚进入数学界的引路人,读本文进一步又知道王维克先生是少年华罗庚的数学启蒙老师,王维克、熊庆来2位教授都是发现并培养华罗庚的伯乐和恩师!
    2022-06-17 20:43:42 0回复
    1
  • 没有王维克,就可能没有华罗庚!王维克同样是常州的骄傲!
    2022-06-17 19:27:58 0回复
    1
  • 72849
    积分
  • 6452
    博文
  • 18893
    被赞

个人介绍

1941年生于常州,现退休,信仰坚定

未成年人举报专码
苏ICP备15046661号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08248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信箱:bbs_cz001@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2  业务联系: 0519-86189488
未成年人举报信箱:a82000682@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