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滩簧红血脉】
女地下党千里寻夫真故事
从《孟姜女》到《卖水》,自古以来,中国戏剧中千里寻夫的戏目不要太多,但以旧时的社会情态来看,大多是小说家言,东方的布尔乔亚,当不得真。而薛雯的千里寻夫,却是没有任何夸张。
女地下党千里寻夫
关注
南北朝末年,陈后主的妹妹乐昌公主与丈夫徐德言,因战乱离散。二人分别之际,徐德言流着泪对公主说:“国破家亡就在眼前,你我要分别了。倘若我俩不死,盼望还能有重新团聚的日子。”
说完,他取出一面圆形的铜镜,一破两半,一半交给乐昌公主,另一半自己留下。五年后,徐德言拿着半面铜镜,与乐昌公主重新团聚。
这段佳话被四处传扬,所以就有了“破镜重圆”的典故,一直流传至今。
然而,在艰苦卓绝的14年抗战时期,有一对来自江苏武进的革命伴侣,为了革命工作需要,分隔两地12年之久。这对革命伴侣便是大名鼎鼎的东北抗联名将冯仲云与女地下党员薛雯。
冯仲云出生于1908年,他与妻子薛雯都是江苏武进横林余巷人。1925年,“五卅惨案”爆发,就读于杭州第二中学的冯仲云与同学冲破当局阻挠,积极参加反帝示威游行。
1926年,冯仲云考入清华大学数学系,并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地下工作。闲暇之余,冯仲云还不断地给在家乡的薛雯写信,二人私订终身。
1930年,冯仲云因身份暴露,与组织商议之后决定来到哈尔滨。冯仲云明面上是哈尔滨商船学校的一名普通教师,实则是一名中共地下党员。
几乎是同一时间,冯仲云将远在家乡的薛雯带进了组织。1931年,刚刚高中毕业的薛雯离开江苏,北上哈尔滨与冯仲云结为夫妻。
根据薛雯晚年回忆,来到哈尔滨之后,她与冯仲云在松花江中的牛甸子岛(牛甸子岛位于松花江大桥东侧,与太阳岛仅一桥之隔)上租了一间屋子。之所以选择这个相对偏僻的地方,主要是为了方便地下工作。
每天冯仲云下班回来之前,薛雯就会划着小船到岸边接他,夫唱妇随,羡煞旁人。然而,冯仲云与薛雯的婚后生活看似平静甜蜜,实则二人的居住地是中共秘密活动基地。
1932年,哈尔滨已被日寇占领。中国共产党设立中共满洲省委机关,冯仲云担任省委秘书长,薛雯既是秘书,又是地下交通员,负责将抗日文件印发至东北各地。
其间,薛雯与冯仲云有了第一个爱情结晶。1932年底,薛雯即将分娩之际,东北抗联却遭遇了日寇的重大打击。
就在薛雯生孩子前夜,她忍住疼痛,抄写相关抗日文件。坐月子期间,薛雯利用女儿的包被当掩护,一次又一次为抗日组织传递情报,躲过了日寇搜查。
1934年,东北地下斗争进入到白热化阶段,冯仲云与薛雯身边危机四伏。
1934年10月,由于叛徒出卖,中共满洲省委机关遭到破坏,党组织要求相关同志立即撤离。日本宪兵和伪警察拿着冯仲云和薛雯的画像,在哈尔滨的大街小巷四处搜捕。
因为身份暴露,冯仲云只得迅速离开哈尔滨,前往珠河县(今尚志市)抗日游击队。薛雯带着女儿和刚满4个月大的儿子,准备转移到上海寻找党组织。
临别之时,冯仲云这样对薛雯说:“我们这次分离,有三种可能:一是短期分离,很快就会见面;二是长期分离,五年或十年后再见面;三是永远见不了面,这次是永别了。”
按照冯仲云事先打算,妻子薛雯把孩子送回家,随后便会返回东北,到游击队找自己。
可那时的东北战场被视为“死地”,比如杨靖宇司令与妻子郭莲分别竟成永别;陈达邦等了妻子赵一曼14年,最终赵一曼壮烈牺牲。东北的战局尤其残酷,许多夫妻一旦分离,便再也没有了重新团聚的机会。
与丈夫冯仲云分别后,组织上先把薛雯带到上海,然后将她与两个孩子送回江苏老家。
1934年底,薛雯需要去上海转个人关系。当时上海地下党组织已经遭到破坏,不明就里的薛雯与一大批同志被捕。
所幸,薛雯一直以来是在东北进行地下工作,南方这边没有薛雯的活动痕迹。经过多方营救,加上无法辨别薛雯的真实身份,最终被国民党反动派释放。
经过这一场波折,加上局势的急剧变化,出狱后的薛雯失去了再返回东北的机会,与丈夫冯仲云也因此断了联系。
1934年至1946年,这对夫妻分别12年。二人在相互不知生死的情况下,各自展开抗日工作。
冯仲云离开哈尔滨后,于1939年组建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冯仲云担任政委,他与李兆麟军长指挥的抗联第三路军,是东北抗日队伍中的主力,牵制了数十万东北关东军与伪军。
在江苏武进老家的薛雯,则是以学校教员身份继续从事地下革命工作,培养了一大批进步青年。在她的宣传下,烈士冯云章的侄儿冯铭、冯乃光、冯曙兄妹,均加入了新四军。
1945年抗战胜利后,薛雯进入苏北地委党校学习。同一时间,冯仲云通过组织关系寻找妻儿。因为夫妻二人离别时间太久远,加上时局刚刚安稳,组织上一时之间很难找到薛雯的确切地点。
关于如何找到冯仲云,其中还发生了许多有意思的小故事。根据冯仲云与薛雯的长女冯忆罗回忆,1946年初,一封冯仲云的亲笔信经过多方辗转,终于到了薛雯的手里。薛雯拿到这封信后,马上去见领导,要求去东北寻夫。
以下摘取这封信的片段:
雯,亲爱的雯,今天上午接得了勤哥、衡弟、父亲的三封信,使我喜泪交加!……我们相隔十二年了,只要你在这十二年中没有违反往日的志愿,始终对得起自己的事业,对得起祖国和组织,在这方面没有失节,那么,不管你有什么遭遇,如果愿回到我这儿来,就仍旧是我的妻。
原来,经过十四年抗日战争,东北抗日联军终于取得了胜利。曾经担任中共北满省委书记,抗联第三路军政委的冯仲云便在这支队伍中,此时他已经担任了沈阳卫戍副司令。
虽然组织上没有帮助冯仲云找到妻子,但却明确告知他,薛雯还在人世。冯仲云立刻写了好几封信,拜托回到关内的同志寄到不同的地方。
因为冯仲云不清楚薛雯到底是在上海还是在江苏,他于是采取这种“广撒网”的方式,希望妻子至少能够收到其中一封信。
当时东北战局重燃,苏军占领东北,局势不太平,很多人都往关内跑。薛雯虽然接到丈夫的来信,可是信中只提到冯仲云曾经短暂在哈尔滨待过,没有具体地点。若贸然去东北,恐怕会有危险性。
但内心的思念已经让薛雯管不了这么多,她带着女儿冯忆罗决定穿越半个中国北上。见薛雯态度如此坚定,组织也不好阻拦。于是薛雯先走陆路,绕道朝鲜,然后经过边境进入东北地区。
起初在关内,根本没人知道冯仲云在哪。但到了东北之后,各地方的八路军与党政机关都知道冯仲云这个人物。
因为冯仲云是沈阳卫戍副司令,每个要出关的八路军和党政机关,都需要从他那里开通行证,通行证上都带有“冯仲云”大印,而且冯仲云是著名的抗联名将,薛雯也因此比较顺利的找到了丈夫的所在地。
1946年5月,薛雯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丈夫,夫妻二人时隔12年再度团聚。此时的冯忆罗早已光荣参军,看着面前既陌生又熟悉的父亲,心中感慨万千。
重逢后,薛雯与冯仲云定居哈尔滨,她主要负责松江省政府信件来往等日常事务和监管阿城糖厂。
1948年,薛雯帮助冯仲云搜集战争遗物,建立东北烈士纪念馆,并出任第一任馆长。
等到条件比较好的时候,薛雯与冯仲云便不辞辛苦地寻找烈士后代。他们相继找到了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等人的后人,建立了东北烈士子弟学校。
薛雯犹如母亲一样关心爱护这些烈士遗孤,孩子们都亲切地称呼她为“薛妈妈”。
新中国成立后,薛雯陪同抗联代表进京参加国庆观礼活动,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1952年,薛雯随冯仲云入京,进入中共中央马列学院学习,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筹备处工作,任博物馆保管部主任。
1968年,冯仲云去世。1998年,长江流域和松花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薛雯与家人多次捐款捐物,支援抗灾斗争。2003年,薛雯在北京病逝,享年89岁。
薛雯和冯仲云并肩作战,二人即是夫妻,也是战友。薛雯一生信仰坚定,不论是和丈夫在一起还是分开的日子里,从未停止过对革命的追求。
正因如此,薛雯与冯仲云才能突破种种桎梏,经历十二载艰难岁月后终于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