滩簧由说唱表现演变成戏剧,最早是清赵翼清代杰出的史学家、诗人、诗评家,在他的《瓯北全集》(卷八)里提到了“里俗戏剧”。“里俗戏剧,余多不知,问之童仆,转有熟悉者,书以一笑,焰段’流传本不经,村伶演出绕梁音。
赵翼 横林人
老夫胸有书千卷,翻让童奴博古今”。诗中所说的“焰段”即短剧,对子戏之类。“村伶”当指本地演员“绕梁音”这是对村伶演唱的评价。诗中后两句,说明村伶演出的剧目取之于历史故事,是他意想不到的。
赵翼1727年雍正五年出身在常州武进横林赵家塘,1761年乾隆二十六年进士(探花),在1773年乾隆三十八年乡居戴溪桥,至乾隆四十八年后移居常州前北岸。他记叙家乡出现“里俗戏剧”是在乡居戴溪桥的十年间,即乾隆三十八年至乾隆四十八年之间。从诗中表述可以看出“里俗戏剧”,在他看到之前就已经在乡间流行了。这可能就是最原始的滩簧。
常锡剧《庵堂相会》
赵翼在他的《论诗》之二,更说明当时“里俗戏剧”的演出已相当有规模了。诗云:“只眼须凭自主张,纷纷艺苑漫雌黄。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这首诗虽是批评有些人评诗是人云亦云,但却记载了这样一个史实,那就是他看到的“里俗戏剧”已经在广场搭台演出,人山人海,致使站在后面的矮个子,看不见戏台上的演出,只好随人“说短长”了。
在赵翼之前有没有戏剧搭台演出,没有史料记载,后人不能下决断,但赵翼所看到的“里俗戏剧”竟如此繁荣,这与乾隆皇帝欢喜作诗、爱好文学戏曲有很大关系。他发出的圣谕:“饰禁绅士专利把持乡曲”,终使全国各地乡曲土戏开放了。“里俗戏剧”是否就是滩簧小戏,赵翼诗作中没有说及,但多年来,常武的“里俗戏剧”除滩簧小戏外,别无其它,因此,这就是滩簧小戏。
常锡剧《三颗手榴弹》
那么“里俗戏剧”用什么腔调来演唱,它和滩簧又有什么关系呢?根据有关资料记载,滩簧是一种民间腔调,最早出现在乾隆年间。这时正当昆腔衰败,各种地方小戏开始以“花部”名义出现,江南民间出现的一种新腔“滩簧小调”,被认为是一种时髦的新腔。
复旦大学教授周贻白在《中国戏剧声腔的三大源流》一文中引证:“滩簧,簧或叫黄,亦作摊王,又作弹簧,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当时刊引的《霓裳续谱》(乾隆六十年序文)中有弹黄三种。又《履园丛话》云:“演戏如作时文,无一定格局。只须酷肖古圣贤人口气,……近则不然,视《荆钗》《琵琶》为老戏,以乱弹滩簧小调为新腔”。
由于时隔 200多年,我们不知道当时被称作新腔的滩簧,到底有那些民间小戏,这些滩簧的声腔又如何等等都无法稽考。但可以相信,不论摊王也好,弹簧也好,都是民间的腔调,是比较健康活泼,受到人民大众欢迎的。
至于滩簧有那些戏目,虽没有谈及,但可以视《荆钗》、《琵琶》为老戏,这一点看,当时滩簧剧目是相当多的,恐怕也不一定限于小戏。道光十六年《翼化堂永禁淫戏目单》,就可见一斑了。
当然构成一种时兴的新腔,单靠本身的民歌小调或说唱是不够的。往往也要接受某些外来腔调的影响,才能够逐步使俚歌成为新的曲腔。常武滩簧就是直接吸取了常州武进地区流行的民歌、小调,借鉴了其它曲种,如凤阳花鼓调、宣卷曲调等才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
由于滩簧作为一种业余消遣、欣赏曲种,很受劳动大众的欢迎,流传很快。乾隆、嘉庆,以至道光的前期百余年间,就遍及了常州府各县和苏州府一带,与申、苏、甬、杭、湖各地滩簧一起,形成了早期滩簧的鼎盛时期。
新腔滩簧小调,取代了《荆钗》、《琵琶》等老戏。演唱形式有高台演唱和坐唱两种。滩簧演唱也发展到了由琵琶、弦索、胡琴、檀板合动而歌的阶段了。当时从事业余或半职业演唱滩簧的就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