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提面命学甲骨 羿耿庵/文
一天早上,我来到书法启蒙老师姚省三的书房。他见到我很高兴:“来,来,来!今天我送你一样礼物。”我有点纳闷,老师怎么想到送我礼物呢?他从抽屉里拿出一本书来。我一看是《甲骨文集古诗联》。我连忙推辞,“老师,这本书我不能受的,你经常要用的。”“哈哈,你有所不知啊,我花了点功夫手抄了一本,这本就送你了。”我感激万分地接过了这本书。
我受到姚老师的影响,很早就爱上了这一古老而又神秘的甲骨文书法,但是因为缺少字帖范本和临写经验,只是见到过一张启蒙老师或者其他现代书家写的甲骨文书法作品,就照猫画虎地临写一番。至于,字的来历、字义等文字学上的一些疑惑是不太了解的,因此进步也不大,当时姚老师有一本简琴斋写的《甲骨文集古诗联 》,他是照了此书的甲骨文联语临摹抄写作品的,姚老对我这个弟子十分关心和照顾,把此书送给了我。我非常感激,从此有了一本像样的甲骨文字书法学习范本了。
1981年,我有幸成为沙曼翁先生的弟子后,逐步改变了研习甲骨文字书法的一些不正确方法,使书艺很快就有了质的飞跃和进步。身在苏州的曼翁师时时关心着我,那时没有电脑,也没有远程教育之类的先进手段,曼翁师就经常写信给我,指导我的学习。早在1981年的11月,恩师写给我的第一封来信,就谈到了甲骨文字书法的临写方法,他写道:“良赓(原用名)同志:前几天由姚同志带来的信及作品均收悉,一一看过,留给我的印像是:1.好学的精神是十分可贵的;2.功力也不错,有一定的基础;3.还嫌呆板,要在用墨、运笔上研究。例如写甲骨文重在劲挺,反映出龟板上契刻的意思,至于写秦诏版则重在篆书之草书的意味,既是草,则不拘于整齐、大小、准确,也要表现出刻在铜版上不能随意像刻划在石头上那样,也要挺拔,但不能像甲骨文那样瘦。4.更重要的要读书,识得书法上的一个首要问题:即“理”,笔笔要有理,不能依样画胡芦,重在读说文解字,不致出错别字。5.放开胆量来写,不能太拘谨,多借鉴古人原作,广开眼界。随着年岁的增长,功力的深化,不难有所成就的,还当继续努力。以上意见,仅作参改,不一定正确,祝好!
曼翁师的提点多么精辟啊。老人家还告诉当年以我名义专程到苏州拜访曼翁师的铁道部部属企业戚机厂工人业余书画组的负责人姚国才,“学书法、学国画、篆刻等等,不读书是不能避俗气的,俗病是不治之症,要注意!”姚国才老师就到苏州邀请沙老前来戚机厂作书法讲座的。我也请姚国才顺便带去自己的甲骨文、草篆(秦诏版)等一批书法习作请沙老批改。于是就有了沙老上面给我的第一封来信,和对我甲骨文等书法习作的专门点评了。
1981年初入师门,其实,我早就知道恩师曼翁的大名了。1979年,当时全国唯一的一本非常有影响的专业书法杂志,即上海《书法》杂志社举办“全国首届群众书法征稿大赛”,对外封笔近20年的沙曼翁以一幅清新脱俗的写意甲骨文楹联荣获一等奖,在当时书坛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当年我还专门到上海的展览现场,一睹了这幅作品的风采,因为当时我已开始学习甲骨文字书法,所以对这一件获奖作品特别关注,印象深刻。平时我也经常听到本地书坛前辈、同行盛赞夸沙老的书法艺术,了解恩师在甲骨文字书法上有着独特的造诣。拜入师门后,我就有幸有机会多次亲眼目睹到恩师是如何创作甲骨文字书法作品的,也对临创甲骨文字书法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并逐步改变了以前的一些不正确的书写方法。曼翁师常常对我说,临写甲骨文书法,一定要多看、多直接临写原拓片,这样可以直接欣赏到甲骨文书法的用笔用刀和布局等,另外,还要通过学写小篆、古金文等,逐步了解字义等。后来我在苏州古籍书店看到一本刚出版的郭沫若先生著《甲骨文硏究》,因为是精装本,所以要二十多元一本,这是当时我半个月的工资,说实话,论水平我对甲骨文的了解还达不到阅读研究之类的专著了,但是里面有许多甲骨文的原拓片,于是我就狠狠心把它买下来了,从此学习甲骨文书法算是有了一本重要的字帖,也逐渐开始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探究。
沙曼翁对临创甲骨文字书法有独到的见解,他认为:“甲骨文字大多是用刀镌刻的,但也有在甲骨和器物上直接用毛笔书写的文字,其笔画比较丰满,风格与刀刻的甲骨文也有所不同。但无论是书写还是镌刻,其技巧都十分精妙,不论哪个时期的甲骨文都很精美,刀法熟练自如,字形大小不一,清瘦挺拔,结体错落多姿,章法参差疏朗,显露出一种古朴烂漫的意趣。”他还认为:“甲骨文字奠定了我国书法艺术中的两种不同的艺术风格,即一种是严谨、优美、温润;另一种是纵逸、粗犷、劲峭”,这一见解是非常独到的。从书法风格上来,沙曼翁的甲骨文书法二者兼之,既优美、温润,又纵逸、劲峭,尤其是老人家将墨色变化运用到了甲骨文书法的创作中,这是一种前无古法的独特创作模式。以往在谈起甲骨文字书法这一话题或者是见到我的甲骨文字书法习作时,沙老始终强调三点:一是多看多临习甲骨文原拓片,千万不要临写当代书家的作品;二是运笔不能用写小篆或者古金文的方法,要清瘦劲挺;三是要逐步了解字义,因为汉字的传承性比较强,可以通过多读《说文解字》,上溯古金文,再由古金文上窥甲骨文字的字义。在曼翁的亲授下,我的甲骨文书法书写水平提高很大,甲骨文书法作品先后参加了《全国首届甲骨文书法还乡展》、《国际书法展》、《海峡两岸甲骨文书法联展》等一系列全国性重要书法展,27岁时,常州博物馆就收蔵了我的一幅甲骨文书法作品。1984年秋,我还通过受邀参加了全国安阳殷墟笔会期间,我就甲骨文字学上的疑惑例如:甲骨文是先写后刻还是直接刻上去的?应该用什么毛笔写创作?专门请教了中国社科院古文字研究所的甲骨文字学者李学勤先生、著名甲骨文书法家潘主兰、杨鲁安等。大师们当面指导对我帮助极大。曼翁师对待弟子的要求也比较高,因此,我始终不忘对甲骨文这一书体的热爱,经常会写些作业请教。1988年秋末的一天,我带上了许多甲骨文字书法习前往一人弄恩师府上求教,老人家看到我的甲骨文字书法习作进步特别大,非常高兴,在点评完习作后,他拿起一支羊毫笔,蘸了一点清水,然后再醮墨后立刻挥毫作书,现场为我创作了一幅四尺对开的甲骨文字书法作品,主题内容为:“秋水鱼游日,春树鸟鸣时。”落款文字为:“殷墟文字于今九十年前始被发现河南安阳小屯村,故古人不识也不书,吾人欲研究殷墟文字,必须由许书上溯古金文,由古金文上窥卜辞,否则昧矣。右集甲骨文字曰:秋水鱼游日,春树鸟鸣时,戊辰秋未尽,曼翁书于三友草堂。”曼师边写边说:“创作甲骨文字书法的笔完全可以用羊毫笔,不必非用硬毫,甲骨文的布局也是很独特的,千万不能将字写得大小一律,从而失去天真烂漫之意,创作时不能将纸折叠成相同的格子⋯⋯”。这幅甲骨文书法作品,笔法熟练自如,清瘦挺拔,字形大小不一,结体错落多姿,章法参差疏朗,显露出一种古朴烂漫的意趣。
在此后的岁月里,曼师在甲骨文书法上的独特见解、秘诀和要领,我始终铭记于心,并引领着我对这一古老汉字书法的进一步深入探究。我也不忘初心,时刻铭记恩师教诲,并将自己所学到的这方面知识进行传播,作各种公益讲学活动。
沙曼翁在为弟子羿耿庵挥毫示范
羿耿庵甲骨文书法
羿耿庵甲骨文书法
古代甲骨文字
沙曼翁书赠弟子羿耿庵的甲骨文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