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发文称“常州文化广场‘含文量’太低,应大力提高文化含量”。文中指出,常州文化广场“唯二”有文化含量的“点”,一是图书馆旁边的“秋白书苑”雕塑,二是负一层露天看台石阶上四处贴着的英文诗句。而除了这两处之外,常州文化广场上几乎看不到“文化”标志物。既没有能反映常州当代文化的东西,更没有能反映常州悠久历史文化的东西。(阅读原文请点击:常州文化广场“含文量”太低,应大力提高文化含量)
这篇文章发表之后,有不少读者在文末留言表达了自己的不同观点。有的网友认为这是在“鸡蛋里挑骨头”。
也有的从理性角度分析,常州文化广场其实是“有文化”的。
常州文化广场真的“没文化”吗?
百闻不如一见。工作日午休时间,笔者乘地铁前往常州文化广场实地“探查”了一番。
首先,这个地铁站的名字就很有意思。常州文化广场和常州市民广场同处一条马路的两侧,但是地铁站的名字“有失偏颇”地取名为“市民广场站”。不知道当初定名的时候,两个广场是否因此打过架。
手机导航显示去往常州文化广场要从市民广场站二口出。从二口出去之后,正面相对的就是常州文化广场负一楼的“艺象天地”,内设有咖啡店、文创商店、杂货店等。再往前走,中庭处设置有樱花主题打卡拍照处、诗文台阶、密室逃脱商店。
广场地面主体为一组金属感的建筑群。据报道称,这组建筑群以江南拱桥为灵感来源,将现代美学与文化氛围灌注于极具雕塑感的先锋形态中,再辅以中央水溪等景观,营造出江南水乡小桥流水的意境。
置身其间,确实能感受到这组建筑带给人的视觉冲击和扑面而来的艺术感,建筑风格也和常州的城市气质相得益彰:严谨、质朴、简约而不失美感。
图片来源:网友“佬乐惠 ”
地上地下,有身着正装交谈散步的工作者,有拿着奶茶经过的小姑娘,有背着单反四处找角度的摄影师……
地面清冷极简风格的建筑群和地下生活气息浓厚的商业业态、严谨的建筑设计和松弛的广场氛围形成的强烈反差,倒也让人印象深刻。
从整体观感上来说,常州文化广场的文化元素是有的,不管是商业业态设置、建筑风格,还是广场内一些微妙的细节,都能让人感受到设计者的用心。
尤其是和马路对面相对更加市民化、大众化的市民广场相较而言,文化广场确实更有“文化味”。
但总让人觉得似乎缺了点什么。
乘地铁的时候,突然明白了这种“欠缺感”何来:常州文化广场有“文化”,但是没“常州”。
前几日,盛蕾市长在调研时指出,常州文化广场要“积极探索公共文化与旅游景点互利共赢,打造城市IP,激活城市消费新动能”。
说到点子上了。
打造城市IP,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自己“独一份”的特色和亮点,要找准城市与众不同之处所在,挖掘城市自身的“人格魅力”并为更多人所知晓和认同。
常州文化广场,似乎在“打造城市IP”方面,有些美中不足。
常州文化广场,美感,有;艺术感,有;生活感,有。
“常州”感,没有。
当然这么说也略有偏颇。毕竟图书馆外边立着的迷你雕塑“秋白书苑”,还是多多少少比较有常州特色的。
但这么大一个广场,想仅凭这么一个小小的立方雕塑营造“常州”味?着实有些“不够劲”了。更搞笑的是“秋白书苑”这么唯一一处带感的地方,还不知何故封起来了。
秋白书苑门口内横隔着一条长木
那么,什么样的是“常州”味?
其实不少。文化名人古有季札、苏东坡、王安石,近现代有常州“三杰”;饮食特色有萝卜干、麻糕、银丝面;当然还有常州“无中生有”的恐龙园……
常州味的元素其实很多,面面俱到是不现实的,多而全反而显得杂乱,只能挑最有代表性、最独特的部分加以展示。
笔者认为,常州的工业文化其实是比较有代表性的。
一者,常州本身的城市气质偏务实、实干;二来,工业“智造”是常州整体的产业发展主方向,也更能展现这个城市的发展脉络。
如何让工业成为一种“文化”?
其实,文化并非阳春白雪的代名词,而是应当更多地承载人们的记忆和历史的厚度。文化,文以化之,成功的文化元素应当能够激起人们心底最广泛的认同。
常州因工业而兴。常州的工业史,还是很辉煌的,能够较好地展现常州近现代发展脉络。
不妨将常州的工业元素进行一些艺术化的展示,让人们能够更直观地从中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历史和人文气息。独特的工业元素和现代化的建筑之间,说不定能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
当有一天,人们来到常州文化广场,评价这个地方“很常州”的时候,这个广场也就算是不负使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