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融通古今,连接中外
2018年秋天,从常州自驾去往新疆,必须途经融通古今,连接中外的河西走廊。
(一)
甘肃境内,在祁连山以北,龙首山、合黎山、马鬃山以南;从东部海拔3000多米的乌鞘岭到西部的星星峡,长1200公里,宽数公里到近百公里不等的狭长地带上,自然形成了一条连接中原和西域的通道,这就是著名的“河西走廊”。这里除了茫茫戈壁和沙漠外,还有除海洋以外所有的地质风光,独特的地理位置,自然成了融通古今,连接中外的通道。
两千多年前,这里有月氏和乌孙两个游牧部落,先是月氏人驱走了乌孙人,后是月氏王被北方的匈奴人杀害,大部分月氏人不得不向西迁移,河西走廊被匈奴控制。
公元前201年,刘邦开国建汉,为了消除匈奴的威胁,当年即与匈奴开战,结果被围困于白登山7日,险些丧命。后来汉朝不得不每年向匈奴朝贡,并用和亲的办法暂保中原平安。
公元前138年,19岁的汉武帝刘彻已经继位3年,为了彻底消除来自匈奴的威胁,决定派遣使者西去,联络月氏人共同夹击匈奴。
27岁的张骞自告奋勇,带领使团西渡黄河,从青海翻越祁连山中段28公里长的扁都口进入河西走廊。结果可想而知,匈奴人将想去找月氏人的张骞使团俘虏后押解到内蒙古呼和浩特一带进行监押。9年后匈奴王去世,张骞找到机会与一个随从逃离。他不忘使命,继续西行,穿越了塔克拉玛干沙漠,翻越了帕米尔高原,经过大宛(汗血宝马产地)等国,终于在历尽千难万苦后在中亚的阿姆河流域(乌兹别克斯坦)找到了大月氏国(小月氏人没有西迁、混居在祁连山南羌人部落里),月氏人在此已经改游牧为农耕,稳定地定居下来了。
公元前133年,汉武帝得不到张骞的任何信息,也不知使团的人员是死是活,但是对匈奴战略防御转变为战略进攻的方针已经确定,开始举全国之力进行备战。
公元前129年,汉朝的4路大军分别向北、向西主动出击匈奴,结果是3路大军失利,只有卫青一路长驱直入,获得了龙城(呼和浩特)之战俘敌一千的战果。
公元前126年,张骞在西域虽然没有得到大月氏国的盟约,但获得了西域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为了安全返回长安,将西域的情况报告给朝廷,张骞选择了从昆仑山北,沙漠以南进入青海羌人地区的线路回国,但是这时羌人已依附于匈奴,张骞再次被俘。幸运的是匈奴王依然没有杀害张骞,而且很快逃脱,和匈奴妻子及一名随从回到了长安,这一往返已13个年头之久了!
公元前123年,汉武帝在了解了匈奴和西域的基本情况后,决定再次向匈奴出击,卫青帅十万大军出漠北打击匈奴主力,张骞随行做向导,战罢归来张骞被封博望侯。此役,卫青17岁的外甥霍去病帅800轻骑兵建立奇功,被封冠军侯。
当时的世界版图上,西面有安息国和罗马帝国,南面是孔雀王朝;中原的西南有羌人,北面是向下虎视眈眈的匈奴,匈奴册封的浑邪王和休屠王控制了河西走廊的西东两端。大汉王朝危机四伏,但通过多年的休养生息和励精图治,军事上也不弱,有了40多万甲兵、60多万军马。
公元前121年春,霍去病率领一万骑兵在乌鞘岭集结后一举横扫河西走廊,直达敦煌方才收兵,汉朝有史以来第一次完胜了匈奴。
同年夏,汉武帝组织四路大军在北面和西面数千公里的战线上全面向匈奴开战,霍去病的轻骑兵没有正面迎敌,而是向西北绕过贺兰山,在居延泽进入河西走廊,从侧后袭击匈奴主力,取得了河西之战大捷,并控制了焉之山下(祁连山余脉)张掖山丹地区的草原和马场,汉王朝的军事实力更加雄厚。
匈奴王恼羞成怒,欲杀河西两王,促使浑邪王和休屠王决定向汉投降。在霍去病一年内第三次出兵河西受降时,浑邪王杀了变卦的休屠王,被霍去病押到了长安。自此,河西走廊被汉朝彻底打通并有效控制,敦煌和酒泉两郡设置,匈奴不得不向北撤退。
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两路大军出击漠北重创匈奴主力,此后匈奴再无与汉朝大战能力。此时的汉朝,不仅收复了原来秦帝国的全部领土,而且还向南部扩展到了北部湾和海南。同年,张骞再次出使西域到达早年间被月氏人赶到伊犁河谷的乌孙国,东西方经济文化通过河西走廊开始交流,中原的丝绸、茶叶和瓷器等流向西域,狮子、鸵鸟等动物,还有辣椒、玉米、胡萝卜、洋葱等大量“胡、番”物种和物品开始进入中原,河西走廊出现商贸往来的繁荣景象。
前117年,23岁的霍去病去世;前114年,一年前刚被封为大行令的张骞去世。
前111年,河西走廊从西向东的四郡设立完成,它们分别是敦煌、酒泉、张掖和武威。在敦煌通往兰州的沿途,每30公里设“置”(驿站),为商人、官人提供服务;在敦煌以西80公里,天山南北设立阳关和玉门关作为西进西域的前进基地,持续两千多年的边关移民----“屯田”由此拉开序幕。
公元前60年,经过武帝、昭帝、宣帝三代的努力,终于在天山之南、塔克拉玛干沙漠之北的轮台设立汉朝的西域都护府,下辖西域的属国由36个增加到了48个。
乌孙国在今天新疆的昭苏地区,与匈奴和西汉两个强国相邻。汉朝先后有刘细君和刘解忧两位皇室公主到乌孙国和亲,当时匈奴也与乌孙国和亲,而且匈奴的左公主,地位比汉朝的右公主要高。后来解忧公主生了三男两女,其长子后来继承了王位,最终乌孙国联合汉朝抗击匈奴成功,公元前52年乌孙国正式成为汉的属国。公元前51年,解忧公主的长子在继位三年后去世,70岁的解忧公主在得到朝廷的许可后回到长安终老。至公元220年,我国历史上最长的汉朝跨越了400多个年头,其中有多少个和亲的公主,她们叫什么名字已经无从一一查考,她们真正称得上是“国家的女儿”!
(二)
西晋末年,司马氏家族内讧(八王之乱),“永嘉之乱”(307-313年)引来了“五胡乱华”,中原大地开始了300年之久的动荡岁月。这期间中原大部分人士南迁,在健康(南京)建立东晋政权,创造了“江南文化”;小部分人西逃避难到河西走廊,在武威建立了前凉政权,从此儒学开始在河西走廊繁茂,开创了“五凉文化”。公元376年,北魏灭了北凉,儒学人士东迁中原大同,中原文化复兴,并与江南文化和河西文化一起成为了隋唐文化之源。
佛教文化从古印度传播到龟兹后,开始向河西走廊传播。公元385年,龟兹国师鸠摩罗什被后凉押解软禁在凉州17年,期间他除了就地传法外,学会了汉语,了解了中原文化,为日后译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公元401年,后秦用10万大军将58岁的鸠摩罗什迎到长安,在长安译经场,鸠摩罗什翻译了“心经”等大量佛教经卷,成为汉传佛教五大译师之首(其他四位是:真谛、玄奘、义净和不空)。413年,鸠摩罗什70岁时圆寂,他的舌头火花后仍不焦烂,舌舍利至今供奉在武威鸠摩罗什寺的舍利塔内。
战乱世道,少数民族的君主入主中原,人们对儒学失望,生命的意义需要重新理解、社会的运行法则需要重新定义、立世的价值观需要重新确立,西域文化满足了当时人们的心理需求,石窟艺术的兴起就这样开始了。现经考古发现,马蹄寺石窟由于历史悠久,同敦煌的莫高窟、安西的榆林窟齐称为河西佛塔胜地的三大艺术宝窟。人们修建石窟,有的是隐士用来修行、读书讲学,有的是供奉祖先用来祭拜,有的是用来礼佛,寄托自己的信仰,也有的是商人们用来保佑旅途平安。
河西的石窟艺术是东西方文化在河西走廊交汇融合的结晶。公元327年,亚历山大统治的马其顿王国向东入侵,古希腊的雕塑、壁画等艺术被带到了河西;从三国时开始,就有朱士行、竺法护、法显、宋云、惠生和唐朝的玄奘等东方高僧经河西走廊西行取经,东方的文化艺术在河西走廊的石窟中不断趋于完美。
公元344年,敦煌已是国际边城。东面是三危山,西面是塔克拉玛干沙漠,南面是祁连山,北面是西塞山,党河在此穿行,是三条古丝路西去的起点。366年牙樽在沙鸣山畔、宕泉河边、三危山下开凿了第一个石窟,后来当地望族、传教士和来往的商人们也开始建窟,其中莫高窟无疑是保存最好、世界上最大的。
公元412年,祁连山东端肃南的北凉天梯山石窟,开创了凉州石窟的先河,金塔寺的圆雕、浮雕飞天比敦煌的飞天壁画早了300年。后来石窟艺术沿大同(云冈)、洛阳(龙门)、长安、陇东(麦积山)发展,南北朝(公元420--589年)时期,传播到了南方更广大的地区。
莫高窟的标志性建筑是九层楼洞窟,编号第96号,开凿于初唐,窟内的大佛高35.5米,两膝间宽度为12米,是莫高窟的第一大佛。现在进入窟内,要向下步行好几个台阶,其原因是窟外沙尘逐年堆积,地平慢慢抬高所致。
莫高窟第220窟是翟氏家窟,1944年抢救性保护时,去除了表层壁画后显露出来的是初唐壁画,其艺术风格完全取代了早期波斯、印度的风格,其中维摩诘经变画是敦煌艺术的颠峰作品。壁画内容有帝王听法、维摩诘与文殊辩经及九品往生等故事,画的是佛国场景,反映的却是世俗风貌,华丽灿烂的西方极乐世界,歌舞升平,完全是唐朝上元节的节日盛况!画面里的灯树、乐师及胡旋舞等反映了唐代长安的繁荣景象。30年后长安问世的阎立本的著名的“帝王图”,毫无疑问带有220窟“汉族帝王听法图”的神韵。可见,当年莫高窟的画师,其技艺绝不在都城名画师之下。
公元775年,安史之乱,吐蕃攻陷河西,73年后敦煌人起义收复河西。唐末的925年,翟氏重修220窟,记录下了300年家窟建造的历史。
公元4到14世纪,从东晋16国开始,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石窟建造历时千年。1900年,莫高窟编号第17窟的藏经洞被王道士发现,1908年大量经卷被带到法国,从此,莫高窟蜚声全世界。
(三)
公元589年,隋朝统一中原,此时的罗马帝国开始衰退,西方进入黑暗的中世纪。北方强大的突厥分裂为东突厥和西突厥两个国家,而东突厥臣服隋朝。西域44国的物品通过三条丝路古道进入河西走廊,张掖成为民间的贸易中心。
当时的国际贸易是由粟特人垄断的,这些乌兹别克斯坦的游商民族有九个姓氏,被称为“东方犹太人”。为了鼓励粟特人到中原去经商,隋朝政府除了在沿途设立驿站提供方便外,还给商人路费,久而久之,这些粟特人就散落到了中原很多地方。
公元604年杨广继位。609年,隋炀帝亲帅10万大军历时9个月西巡河西,在祁连山南,彻底击败了吐谷浑部;在扁都口,西巡人员遇风雪伤亡过半,但杨广一行还是到达了焉之山下的张掖,他是历史上唯一西渡黄河,进入河西走廊的君王!在张掖,杨广召集了27国首脑聚会,开创了全世界有史以来的第一个“世博会”。
公元610年的隋朝,在西域新设了鄯善等4个郡府;长安和洛阳对粟特商人全面开放;东部连接南北2000多公里的大运河也在2年前开通;隋炀帝三次亲征高句丽,但是没能统一朝鲜半岛......虽然杨广做了很多弊在当代而利在千秋的事情,但因劳民伤财最后引起民变,公元618年隋朝灭亡,杨广的表弟李渊建立了唐朝。伍德9年,也就是626年,李世民登基,河西走廊继续了隋朝的繁荣。
(四)
公元1218年,成吉思汗帅20万人,用7年时间横扫欧亚大陆,“上帝之鞭”东到汴梁,西至维也纳。1227年成吉思汗死后,由党项人经营了200多年的西夏国失去了河西走廊,被蒙古人所灭。
1234年,南宋与蒙古联合,一起灭了中间的金,形成了南宋、蒙古、吐蕃和大理四国共存的局面。
1235年,蒙古大军第二次西征,同时派三路大军攻宋,其中一路经青海攻入藏北、四川。1241年,汗王窝阔台去世,蒙古从拉萨和四川撤军到河西走廊的凉州。
吐蕃王朝在公元887年分裂,一直在动乱,最后形成了政教合一的统治体系,四个大的教派分别控制着青藏高原的广大地域。1243年蒙古人邀请吐蕃人在凉州谈判,1245年,在蒙古大军抵达底格里斯河的同时,吐蕃萨迦派领袖萨班带着两个侄子来到凉州(武威),那年大侄子八思巴11岁。1247年8月,凉州会谈结束,吐蕃为避免重蹈西夏国覆灭的命运,归顺了蒙古,蒙古人则同意吐蕃人在蒙古传授佛法。萨满教是蒙古人的原宗教,从此开始重视佛教。
1251年,17岁的八思巴继承了70岁圆寂的萨班成为萨迦派5组,也成了吐蕃的最高领导人。
1252年,忽必烈接受蒙哥的命令,帅16万军士、50万匹战马在六盘山集结,他在远征大理前接受了八思巴的灌顶;1256年,作为老师的八思巴跟随凯旋的忽必烈来到蒙古;1265年忽必烈继承了汗位,开始着手建立地方政权,第二年改国号为“元”;1270年,36岁的八思巴被元朝皇帝封为帝师,从此,佛教取代了萨满教在蒙古的地位;1276年,南宋归元,与西藏一起纳入了元帝国的版图。
(五)
明朝开始,东方的海路开始兴起,“洋货洋物”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进入中国。大陆上,国家版图开始收缩,西方奥斯曼帝国阻断了中国西进的道路。
为了保障西北方的安全,在1372年到1539年间,朝庭完成了嘉峪关到丹东虎山的“万里长城”的修建。嘉峪关是位于河西走廊西端的立体关城,扼守着祁连山支脉文殊山经嘉峪关到黑山的15公里长的峡谷地段;嘉峪关外,设立了包括哈密卫在内的7个卫所,河西走廊成为军事要塞,商贸往来几乎完全中断。此时只有西方的探险家和冒险家怀着各种目的进入河西走廊,1868年,西方人提出了“丝绸之路”的概念。
1865年,“太平天国”时期,西域的阿古柏部在沙俄的支持下侵犯喀什,继而侵犯整个南疆,沙俄则侵占了伊犁河谷(1874年日本侵犯台湾)。
1880年,68岁的左宗棠抬棺出兵嘉峪关前往哈密,在做收复新疆的军备工作同时,他“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门”。3年后清政府收复南疆土地,沙俄被迫签订条约,偿还了侵犯的伊犁地区。
1881年,嘉峪关开关通商,左宗棠手书“天下第一雄关”的匾阁。
(六)
1949年6月,解放军一野进攻甘、青、宁、新四省,1952年,19军57师改编为“石油工程第一师”,1957年建成玉门油田。
1955年10月23日,在祁连山镜铁山(原名桦树沟)发现铁矿露头带,1958年酒泉钢铁厂兴建,因为靠近嘉峪关,嘉峪关市级行政机构在此设立。
1958年,龙首山发现露头的孔雀石,1965年金川镍矿被发现,成为目前地下矿坑近千公里的世界第二大有色金属铜镍复合矿。1981年在此设立金昌市行政机构。
1962年,1900公里的兰新铁路竣工;2011年3月19日,首列中欧班列经河西走廊到达德国杜伊斯堡;2014年兰新高铁通车;2000年西气东输工程启动,目前在建的油气管道有十几条之多......河西走廊的通道作用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更繁忙、更重要。
迅速崛起的风力发电和光力发电,使河西走廊有了“陆上三峡”的称号。
今天,河西走廊已经不仅仅具有地理和历史的概念,还赋予了经济、文化、军事和使命等更多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