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发展干菜品 稳住居民菜篮子
安文
疫情告诉我们,岁月静好,因为有幸生活在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但世界并不太平,活在当下,国和家都不能忘记备战、备荒、备疫,无未雨绸缪躺平,只会躺死而非躺赢。疫情防控使居民菜篮子供求矛盾突出,尤其以米饭为主食的南方,无动于衷躺平,将让矛盾更加尖锐,严重影响社会稳定。而指望外地驰援存在运输瓶颈,如果疫情扩散化、长期化,远水难解近渴。就地增加蔬菜供应,临渴掘井,时滞明显;提前生产,积压霉烂伤农。古往今来,大疫并非今日独有,那么,老常州人是如何力克时艰的,对目前稳住居民菜篮子又有何启发呢?
一是储菜于腌。奄城先民给常州留下了喜食腌腊食品风俗,荤有风鹅、鱼干等,素有萝卜干等,冬天几月无绿亦欢。在此基础上,常州家庭和政府要增加腌腊食品储存种类和数量,荤如板鸭、腌鸡、咸蛋、腊肉等;素如豇豆、茄子、菜苔、白菜等干货,还有葡萄等瓜果干。储菜于腌,不仅保质期长,且泡发比1:3,大大提高食品性价比。
二是储菜于菌。香菇、木耳等食用菌,历来占常州居民菜肴三分之一,不仅保质期更长,且泡发比为1:10,应该成为国和家食品安全采购储藏的主要品种。常州目前闲置库房很多,不乏需处理的桔杆和树枝叶,政府可将食用菌作为农地资源匮乏的都市农业重点产业,大力鼓励支持迅速规模化发展。
三是储菜于豆。常州居民菜肴另外三分之一,是豆制品,如豆腐、豆干、豆皮、粉丝、粉皮等等,不仅储食比最高,而且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生产灵活,在备战、备荒、备疫中,储藏豆类可发挥主力军作用。
中国自古多灾难,中华民族生存发展靠未雨绸缪、足智多谋,尤其在人多田少的江南,孕育了丰富的备战、备荒、备疫实践经验。文革前我父亲做商业局长,稳住居民菜篮子,主要就靠抓干菜品生产和供应,东北支援上海的大豆,根本舍不得吃,必须做豆制品。那时几乎每个弄堂都有豆制品厂,蔬菜供应再难,也有豆腐、素鸡、烤麸吃,豆制品等副食品几乎占居民饭桌一半。假如它们没被现代化一风吹,就地解决稳住菜篮子问题,居民现在意见该不会这么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