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微信公众号“共青团中央”(ID:gqtzy2014)综合整理自微信公众号“党史学习教育”(ID:dsxxjygw)、“共产党员”(ID:gcdyweixin)“央广军事”(ID:cnrjunshi)、“中国科学家”(ID:Chinese_Scientists)、“中国载人航天”(ID:zairenhangtian)、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新华网、光明日报、解放日报、北斗网
一封建议信,拳拳报国心
1986年3月,一份名为 《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的建议信递上了邓小平同志的案头, 信中的一字一句,皆为肺腑之言:
“必须从现在抓起,以力所能及的资金和人力跟踪新技术的发展进程。须知,当今世界的竞争非常激烈,稍一懈怠,就会一蹶不振。此时不抓,就会落后到以后翻不了身的地步……在整个世界都在加速新技术发展的形势下,我们若不急起直追,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科学家们的这份拳拳报国之心深深打动了他,读完信后,邓小平同志立即挥笔写下批示:“此事宜速决断,不可拖延。”
“863计划”四位倡议者合影(左起: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
建议信是王大衍、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4位科学家所提交的,王大珩院士是光学家,王淦昌院士是核物理学家,杨嘉墀院士是航天技术及自动控制专家,陈芳允院士是无线电电子学家。在信中,科学家们表达了他们的忧虑,他们建议党中央及时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发展高技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正面临着一系列的考验,需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借助高技术才能引领未来发展。
那么,到底是怎样的科技发展形势让当时人们的心情如此急迫?
现在不做,到下世纪就没有了!
此时的世界正处于冷战的大格局下,为了在全球进行争霸,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投入 人力物力,大力实现科技的发展。 尤其是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前沿孕育着一系列新的重大突破。为了争夺高技术这一未来国际竞争的制高点,世界上许多国家把发展高技术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1983年,美国开始实施“星球大战”计划,欧洲启动“尤里卡”计划,日本也制定了“今后十年科学技术振兴政策”等,从而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个发展高技术的浪潮。
而此时的中国科技界,却依旧令人不安地悄无声息。毕竟,以当时中国的国力,还不具备全面发展高科技的经济实力。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耗时11年,耗费约250亿美元(一说近500亿),约合人民币615亿元,比当时中国一年的财政收入还多,发展高科技对于当时经济还比较落后的中国而言,可谓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然而,在全球新一轮高技术革命的竞争和严峻的挑战形势冲击之下,奋起是必然,也是迫在眉睫。在国家有关部门组织的专家座谈会上,科技专家们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大多数人认为,应该尽快采取对策,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
“现在不做,到下世纪就没有了,就根本跟不上了!”曾担任过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所长、1955年当选为首批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的光学专家王大珩焦急万分。想起自己亲历“两弹一星”工程的往事,国家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只花了不到美苏1/20的钱就搞出了“两弹一星”,他说:“我们完全可以花较少的钱,办较大的事!高技术的东西,‘有一点儿’和‘一点儿没有’大不一样,这是个战略问题。不能被落下!要通过萌发一颗种子带动其他的方方面面。”
王大珩的想法得到了许多有识之士的支持,无线电电子学家陈芳允也有与他相同的看法。于是,他们商定,写一个建议呈送给中央和国务院领导,由王大珩负责起草建议书。经过与航天部科技委的杨嘉墀以及科学界前辈王淦昌商量定稿后进行了提交。
建议信得到邓小平同志批示后,各方面抓紧贯彻落实,1986年4至9月间,国务院先后组织200多名有关专家进行调查论证,而后制订出《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并经中央政治局批准实施。
计划实施时间定为15年,总经费投入为100亿元人民币。优先发展生物技术、航天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7个领域,并具体化为15个主题项目实施。
为了纪念“纲要”缘起的1986年3月,这项计划后来便以“863计划”而得名。
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
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暨开通仪式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仪式,宣布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这标志着我国建成了独立自主、开放兼容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中国北斗从此走向了服务全球、造福人类的时代舞台。
而这个成就的重要基础,就是由“863计划”倡导者之一的陈芳允院士提出的“双星定位理论”。
当时,美国GPS、俄罗斯格洛纳斯各发射了20多颗卫星,已完成了全球组网。卫星导航系统在海湾战争中第一次用于实战,在GPS系统的指引下,那些装备的小型轻便接收机显示出良好的定位功能,从而极大帮助美军赢得战场的主动权。因而,建设自主卫星导航系统,对于提高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保障经济社会安全、维护国防安全等,都具有十分特殊的战略意义。
陈芳允
陈芳允提出并主持了双星定位系统的研制工作,并在1989年演示成功,是世界上首次实现地面目标利用两颗卫星快速定位通信和电视一体化。至此,北斗系统初具雏形。
1994年,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正式启动北斗一号工程,进行试验探索。2000年,我国成功发射2颗北斗一号卫星,让双星有源定位从理论变为现实。北斗一号系统利用我国当时现有成熟技术,以最小投入、最短周期,实现了卫星导航系统建设的自主可控。中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拥有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2000年10月31日,首颗北斗一号卫星发射升空
历时8年建设,2012年底,北斗二号系统建成提供亚太地区区域服务。我国拥有了完全自主的高性能卫星导航系统,从根本上摆脱了对国外卫星导航系统的依赖。历时9年建设,2018年底,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建成,提供全球服务。北斗三号系统突破百余项关键技术,带动我国航天能力整体跃升。
杨嘉墀
而“863计划”的另一位倡导者杨嘉墀也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贡献颇多,他牵头提出关于促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的建议,并和五个院士联名正式向国务院提出建议,受到了国务院的高度重视。这也是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为我们国家提的最后一个建议。正如他在自己的回忆文章中所言: “我期望我国航天技术能不断占领科技高地,在21世纪中叶和世界空间大国在航天领域并驾齐驱,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的北斗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一流的北斗”,北斗正阔步迈向更美好的未来。
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起跑线
“863计划”的实施,使我国载人航天研究重新列入了国家重点发展计划。航天技术领域是 “ 863计划”中的第二个重要的高技术领域,主题项目之一为大型运载火箭和天地往返运输系统,主要是研制能发射小型空间站的大型运载火箭和研究发展天地往返运输系统;另一个是空间站系统及其应用主题,主要研究发展规模较小、性能先进、模块式的空间站系统,并进行空间科学与技术研究,实现载人空间飞行。
在“863计划”实施以后,倡导者之一的王大珩时时关注着高技术领域尤其是航天技术领域内的一举一动,每当他听到哪个项目取得了什么新进展时,他心中都升起一股由衷的喜悦。对于重点领域的发展,他更是不顾年高,亲力亲为,用心点拨。
1992年2月11日,王大珩在北京(图源:新华网)
他不仅担任了载人航天工程评审专家组的副组长,也是载人航天应用系统论证、设计阶段评审组的主要负责人,他对确定任务和技术方案严格把关。对于航天应用的重要任务——高级空间光学系统的研制工作,在面对航天相机的重量、拍摄的分辨率和载人的安全等一系列问题时,他听取了各方面意见,站在高处,着眼于长远意义和应用前景,大声疾呼,从而推动了非球面空间光学系统在航天技术上的应用。
由此, 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采用了新技术新方法,研制出了当时最轻量化最高质量的高级空间光学系统,圆满地完成了空间飞行任务。 他的办法也在实际上促进了非球面设计、加工、测试、装调一系列工艺的长远发展,为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质的突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92年9月,中央决策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并确定了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第二步,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空间飞行器交会对接技术,发射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第三步,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中国载人航天由此踏上了新的征程。
1999年,神舟一号成功发射,实现了天地往返的重大突破,此后3年,我国连续发射了神舟二号、三号、四号无人飞船,这些都为载人飞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神舟一号点火发射
2003年10月15日,浩瀚太空迎来首位中国客人。中国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遨游太空14圈后安全返回地面,中华民族实现了千年的飞天梦想。
杨利伟在太空中展示中国国旗和联合国旗
2005年,神舟六号飞船搭载费俊龙、聂海胜两名航天员实现“多人多天”成功巡天,圆满实现了工程第一步任务目标。
费俊龙、聂海胜在返回舱工作
2008年,翟志刚、刘伯明和景海鹏三名航天员驾乘神舟七号飞船飞向太空,翟志刚迈出中国人漫步太空的第一步,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出舱活动关键技术的国家。
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完成我国首次空间出舱活动
2011年,我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成功发射。随后,神舟八号无人飞船进入太空,与天宫一号首次实现了空间交会对接。
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
2012年,神舟九号把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和中国首飞女航天员刘洋送入太空,并与天宫一号首次进行载人交会对接,航天员首次入驻天宫一号。
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
2013年,天宫一号再度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船顺利对接,航天员王亚平进行了中国首次太空授课,为广大青少年播下了科学和梦想的种子。
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
2016年,我国首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相继发射,航天员景海鹏、陈冬在太空生活了33天,完成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实现了航天员中期驻留的目标。
天宫二号成功发射
2017年,我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成功交会对接,验证了货物运输和推进剂在轨补加技术。这些关键技术的突破,使得我国空间站建设具备了基本条件。
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
2020年,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成功,拉开了我国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序幕。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2021年4月29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中国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全面展开。
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
2021年5月29日,天舟二号货运飞船成功发射,这是天舟货运飞船和长征七号运载火箭组成的空间站货物运输系统的第一次应用性飞行。
天舟二号成功发射
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升空,与天和核心舱实现自主快速交会对接,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在天和核心舱工作
“863计划”是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起跑线,经过几十年艰难而辉煌的创业历程,我国的载人航天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曾几何时,航天大国俱乐部里根本没有中国的席位,但几代中国航天人硬是凭着“不服输”的一股劲,咬定青山不放松,埋头苦干,不畏难、不气馁,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几十年如一日地迎难而上、奋斗不止,使我国稳步迈入了航天大国行列。
年轻科学家们仍会一路向前
“863”计划承载了中国几代科学家的激情与梦想,也让曾经辉煌的古老中国在21世纪终于再次在世界科技领域获得了瞩目与荣光。同时,“863”计划让许多年轻科技人才被推到科技前沿锻炼,由此培养出来的一大批科技人才,成为支撑中国科技继续前行的中坚力量。
2015年年初,科技部发布《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2016年2月16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批重点研发专项指南发布,这标志着整合了多项科技计划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正式启动实施,这也意味着“863”计划将退出历史舞台。计划虽退出,精神永流传,年轻一代的科学家们仍然会一路向前。看,那研究所里一盏盏亮起的灯光,是一群群年轻的科研人员们,在争分夺秒进行新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