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为疫情,出入小区受影响,去菜场也不方便,于是我与先生达成共识,喝粥吧,喝粥对菜品要求不高,容易解决。这样,近一个星期我们的主食就改吃粥了。 回忆上一个喝粥期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期,那也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那时我们在学校工作。正值中年,教学任务繁重,又面临着外语职称考试,于是在那个炎热的暑假,我们过了一个长长的喝粥期。那时,每天早上烧一大锅元麦粥,够吃一天的,下粥菜便是咸菜豆子,有时炒俩两鸡蛋,三餐也无定时。这一个喝粥期,我和先生利用整天整天的时间学习,啃下了许国璋英语上下册,为下半年的职称考试奠定了基础。 同样值得肯定的是,那一个喝粥期为我的饮食履历增添了非同寻常的意义。 在寻常的日子里,我们其实难得烧粥吃,一定是要买到了特别好的新米,我和先生才会猛然觉醒:这米可以煮粥吃啊。 疫情中我们设计的第二个喝粥期,同样有值得纪念的意义。 首先,它的动议背景是在新冠疫情期间,若干年后,当世态清明,万物祥和,我们回忆这一时段居家隔离生活,回顾我们的泰然处置,定会生发一些感慨,就如我们回眸上个世纪的喝粥期一样,觉得值得。 就是在每天喝粥的进程中,我们确也颇有收益:冰箱里贮存的年糕、粽子、糍粑、白吉饼、玉米棒、还有荔浦芋头,都可有计划的消化,五谷杂粮和一些蔬果干货,红枣、木耳、香菇等也进入集中轮动使用程序。荤菜还有储备,主要是解决蔬菜问题。让我感到自己特别有先见之明的是,去年夏天外出旅行时买的蔬菜干留下一大包,原发愁怎么处理,现在泡开食用又可减少贮存了。还有春节时买的两袋冰冻马兰头、鸡蛋干,也是绝好的搭粥菜啊,细想想,储藏室里还可挖掘好多资源呢。 再有就是,现在每天宅家,太缺运动量,闲来还有各种零食诱惑,体重难以控制,也许喝粥可对冲些消耗。农家也有“忙时吃干,闲时喝稀”的传统,这也是我们坚持的原因。 如今,有些年轻人热衷做极限尝试,我们老年人则思忖着如何平和过日子。昨天,小区微信群里通知每户三天一人外出买菜,今天就见小区大门进出无阻了。群里有人问:解封了吗?无人回答,大家心照不宣,各人好自为之吧。 我们继续喝粥。 今天原本是一个纪念日,三月二十四日,是我们下乡务农出发的日子,就以这篇《喝粥》作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