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传家宝——枣木扁担
每每下楼去车库取车,就看到墙旮旯处的木头扁担。尽管它尘封已久,却依然透着黑红的亮,俨然渗着主人晶莹的血汗。它中间驼两头尖,形如弓,酷似主人的脊梁。它全身萎缩,宛若主人沧桑的脸庞。于它一端背面,还隐藏着小小断痕,仿佛是主人身上致命的伤疤。它是我的祖父传给我父亲的传家宝,经历近90年。看似普通的扁担,却凝结着珍贵的故事和伟大的革命精神。
1934年,25岁的祖父在江西一家运输船上打工,做纤夫,挑重担,累死累活。同年10月,中央红军从江西境内开始长征突破四道封锁线后损失惨重,从10万人锐减到3万余人。也就在那时,暴雨中挑着梨瓜的祖父,用扁担救起一位受伤的红军战士。战士浑身上下都被雨淋透,打着颤儿,祖父搭起柴火,熬药汤,帮红军战士把淋湿的衣服烘干……临别时,红军战士在扁担上刻下“红军”二字。自此,祖父带着这只扁担参加了革命。1937年,祖父母先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率先“斗地主、分田地”。
1948年,祖父生一场大病,17岁的父亲便接下了祖父的扁担,挑起家庭的重担。19岁时,父亲正式担任生产队队长,一当就是几十年。父亲虽中等身材,瘦弱,幼时左臂病疾致残。平日左臂永远是一成不变地像夹着一根“细木棒”。但他就是用那根扁担,挑起了全生产队的重任,撑起风雨飘摇,老小八口之家。更是用那根扁担,将我们兄妹几个,从小“挑”到大,从农村“挑”进了城市。
印象里,父亲的肩上就没离开过这根扁担。挑河工、担大粪、挑草塘、挑猪灰、挑泥挖墒、运粮运草、赶集……甚至用它挑人。记得读小学时的一个春雪天,我与堂妹无伞无靴无望,夹着过年新布鞋,赤脚蹒跚于泥泞路上。蓦然,远远看见前面无比熟悉的身影,担来一副柳筐担子。啊,是我父亲!父亲让我与堂妹一头一个坐在柳筐里,叮嘱我们抓牢柳筐系。我们像“小猪”样幸福地荡悠在温暖的“摇篮”里。可到了家,当父亲脱下泥草鞋洗脚时,我见他右脚大拇指上,一条长长的血口在流血……
改革开放后,机械化取代了繁重的体力劳动,种田越来越轻松、简单。农人种地宛若艺术家大笔一挥,便有了一年四季诗情画意的庄稼。这下可冷落了父亲的扁担。但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的一天,正在家中服侍病重母亲的父亲,忽闻拖拉机手酒后不慎将“铁牛”赶到了河沟里。父亲心急如焚地拿着那根扁担,叫来几个大汉,硬将拖拉机抬上了岸。可就在拖拉机上岸之时,忽然“咯吱”一声响,父亲的心猛烈震动一下,大家的脸色也都变了。父亲心疼地抚摩着扁担的裂痕,看着已上路的“铁牛”,却挥泪而笑!就在那年,我的母亲不幸病故,父亲也大病一场。
1991年,在我生孩子那年春,正逢发大水。父亲在半人深的水路上,拄着这根扁担,自农村老家摸到城里医院看我。2010年农历七月初三,78岁的父亲永远离开了我们。父亲走后不久,我就搬进了这座新城市,来时我特意带上这根扁担,以怀念祖父、父亲,鞭策自己。
历尽沧桑的枣木扁担,就像祖父、父亲的脊梁,担起了一个男人所有的重任,也见证了我们伟大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这根扁担,成了我家的“传家宝”。
作者:戚思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