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筹办
有了《ISO质量认证信息网》的项目名称,有了收款账户,还有政府机关的办公室和电话分机号码,我们很快在广告公司印刷了招商入网的宣传单,可以开始边跑市场圈钱,边进行网站建设了。
钱郎用网站“采编部”的名义出差到各地去拉客户找钱,我以网站“办公室”主任的名义留守北京接客户电话,进行项目验证,同时指导“技术部”----网络公司的技术人员做网页,并且开始运筹网站上线时的新闻发布会。初步计划在8月8号网站上线,同日召开新闻发布会。
人民大会堂和维也纳的“金色大厅”一样,只要出钱,就可以租用进行商业活动,当时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一场新闻发布会的租场费最低是40万元。李所长知道我们的想法后建议我在国家技术监督局大楼内召开新闻发布会,因为他们机关经常开新闻发布会,有现成的会场,有现成的工作人员和媒体名单,届时只要给工作人员和来参会的记者每人一百元、电视台的人每人两百元酬劳就可以了。这不仅让我省了很多事,为我们节省了许多的费用,而且更有政府色彩,更有权威性,讲的故事更会让人产生可信度。
我对网站内容开始规划了两个板块,第一部分是公益性的,介绍有关ISO质量认证方面的知识和最新消息,以及国内20多家认证机构的介绍,这些内容杂志上有的我们直接搬过来,需要的其它信息我用电话、传真和信函进行信息采集,通过这项工作,我和全国20多家认证机构建立了联系;第二部分是把已经通过认证的企业名单在网上公示,便于需要查找信息的企业进行检索。已经通过ISO9000质量认证的企业是我们的潜在客户,根据他们愿意缴纳的入网费多少,可以做不同容量的企业介绍,也可以在网站不同的层面做广告宣传推广,最高的10万元一年,在网站首页做图标,提供最简捷的点击通道,并且可以在网站上线时的新闻发布会上到主席台就座、发言。
我在电话营销时发现有些企业还没有进行质量认证方面的工作,就开设了第三个板块,叫“贯标审核中的企业”,这些企业需要缴费才可入网,这使得所有的企业都成了我们的潜在客户。我的战友在常州雕庄乡管理着一家乡镇企业,管理相对落后,老板在我的感召下也付费后在第三板块中落户进网了。
最后,我让网络公司做了第四个板块,就是针对那些认证咨询公司的,它们也必须缴费才能入网。钱郎在常州的咨询公司和刘主任北京的咨询公司在网上做样板,把大量类似从事质量认证咨询工作的公司也纳入了我们潜在客户的范围。
杜刚的网络公司我随时都要去,当场回答他们需要解决的网络架构方面的问题,并且及时提出我觉得需要修改的内容。由于文字录入的工作量巨大,而且还要校对,杜刚提出来由我解决打字录入的工作。他的要求是合理的,我随即招了一名山东女大学生,和我一起办公,专职做打字员,我对文字进行校对后再发给网络工程技术部,这样工作效率提高了很多,也避免了网络公司那些硕士、博士毕业生大材小用的状况。
我招的这位北漂女青年体形曲线很好,充满了勃发的青春气息,她非常珍惜这份工作,经常主动在晚上加班,此举引起了机关里原来的打字员的妒嫉。机关里的打字员大姐也不是情报所正式编制内的成员,她对我说可以让她来打字,费用能比我们另外招人要少些。我知道她想赚些外快,但我不想也不敢使用机关里的人,就婉言谢绝了。后来出现了关于我和那个女大学生的绯闻谣言,为了避嫌,我让这位打字员到“技术部”去上班,薪水仍然是我这边给。这样就太平了,那位女生在杜刚那边和那些博士、硕士们关系处得很好,工作更开心也更卖力了。
钱郎的工作比较单一,但他也拼了,整天在外跑。为了加快招商步伐,他在外面另租了办公房,装电话,把常州的办公室撤了,传真机也拿到北京,像模像样办起了网站的“采编部”。他招聘了一些大学毕业生做电话营销,承诺给他们15%的提成做报酬。我为这些营销员做业务培训,也做他们的后盾,最后帮他们踢临门一脚,去促成交易收款。
网站建设顺利,几个数据库我检查后达到了我所想要的效果,并且把网站内容都拷贝到了我办公室的电脑硬盘里,这样客户来我这里我就可以当场作演示。
有一次,河南新飞集团的广告部主任来我办公室,我把网站内容打开让他浏览,他要我从“冰箱”两个字去检索他们企业,结果许多生产冰箱的企业都跳出来了,唯有新飞冰箱检索不到。我后来直接查看我们网站上录入的新飞企业营业执照内容,结果发现他们的营业执照上写的是“冷藏库”,我用日语念出了这3个字,告诉他们这是照搬了日语,营业执照上没有“冰箱”二字,网络上自然就检索不到了。这家企业后来选择了自己建局域网,我就把他介绍给了“技术部”的杜刚。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为了召开新闻发布会,李所长让我一起去向李传卿局长汇报工作,希望能把8月8号召开新闻发布会的时间确定下来。然而,副部级的李局长翻看了我递交的文字材料后,向我们提出了3个问题,其中第一个问题我当即表示可以立即改正,另外2个问题我知道并不是什么实质性问题,但我和李所长一时都无法回答,只能回去解决后再重新来请示汇报。
通过向李传卿局长汇报工作,我知道我们成功召开新闻发布会的事情只是时间问题了。我们不用请客送礼,也没有潜规则的困扰。
创业时团队伙伴彼此信任,我用日本的企业文化进行了一次成功实践,那就是:规矩第一,人情第二;团队第一,个人第二;诚信第一,聪明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