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园林爱好者,得知常州意园快要修复完成,就想去看看,奈何铁将军把门,只能隔着花窗,并且搜索抖音略略欣赏了下。
这一看之下真颇为失望,因为意园修复除了住宅可圈可点外,花园的布局,造景都差强人意,实在乏善可陈,尤其是植物绿化,更是马路绿化带的水平。连我都能轻易看出其中的败笔,方家看了岂不要笑掉大牙?
我主张必然我举证。我现在就把意园修复中不合理不应该的地方罗列在这里,并且提出相对更合理的做法,网友和专家可以看看可有几分道理?错漏之处敬请指摘,斫之斧正。在此作揖称谢!
行文之前我先把个人对意园这类中国古典园林的理解做个概述,这是我理论分析的基石:
园林尤其是江南园林是古代文人士大夫市隐的产物,目的是在喧嚣的城市享受悠然林下的生活。园林师法自然,造景上尽可能展现出山水田园的风光,但因为处于城市,土地面积有限,所以都想方设法的利用每一寸空间来打造景观,同时把步道,花径和长廊做的回环曲折以拉长游览距离,造成面积广阔的错觉。并且利用围墙,树木,篱笆,池沼,轩榭等植物建筑物隔绝视线,营建小范围的景致,又或者采用借景,框景,障景,对景,漏景,夹景等各类手法达到曲径通幽,步移景换的效果。园林也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错落有致,疏密得宜,四季各有花开。又注重亭台楼阁的布局,“花间隐榭,水际安亭”,远景近景层次分明,主客遥相呼应。园林最具特点的是叠山理水,即用太湖石,黄石以及其他观赏石安插,堆叠构建山水景观,“一峰太华千寻,一勺江湖万里”。总体而言,园林山水为主,建筑是从,力图营造出自然的生意和真趣,以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效果。
以上。
在我看来意园修复至少有四大败笔:
其一:植物景观配置犹如公园广场甚至马路绿化带。
其二:对湖石在造景中的作用认识不清。
其三:龙形围墙犹如一张白纸,无景可赏。
其四:假山位于庭院正中间,导致本就空间逼仄的花园被分割的更加局促。
先说第一点。古典园林的植物绿化配置一般有修柯戛云,低枝拂潭的大树,也有院墙藤萝,悬崖灌木,河塘水植,应时繁花,长青松竹草类和彩叶树种等。这些植物一般不事修剪,最大程度的模仿大自然,并和周边建筑物相契合,更有特定的文化内涵。比如拙政园的远香堂,名字取自周敦颐【爱莲说】中的“香远溢清”之句,而远香堂周边池沼遍植莲花,清香扑鼻。莲花又称花中君子,取名“远香”自然是园主借喻自己的品行了。就这样园中植物莲花,建筑物远香堂,园主的思想价值取向相结合构成了园林中的一个文化符号。再如拙政园的听雨轩,庭院中种有芭蕉和荷花。下雨时候“芭蕉叶上潇潇雨,梦里尤闻碎玉声”,“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视觉听觉声色具备,轩名意韵悠长。而反观我们常州重修中的意园,植物布置完全跟文化不沾边,就简单的种一片横平竖直的小黄杨树,再种两株修剪成球状的大黄杨树,这是园林标准的植物种植吗?这是公园广场甚至马路绿化带的标配吧?
再说第二点。瘦漏透皱的太湖石因为其风雅在江南古典园林中是非常重要的造景材料。纵观苏州各大园林,湖石堆叠假山就不说了,即便在小角落里湖石应用也非常广泛。在天井中湖石和天竺搭配,在墙角处湖石和芭蕉搭配,在长廊边湖石和竹子搭配,在院墙前湖石又和牡丹搭配,哪怕在台阶下湖石也和兰草搭配,可谓无石不成景,无石不成园。而常州意园就意识不到湖石的搭配作用。花园中竹子是种了,但就不能随意堆几块湖石吗?哪怕插几根石笋也好啊。即便有的地方用湖石做了一圈围边,但围边里面和外面地面高度一致,也不知道用兰草覆盖边边角角,一眼看去,那围边的湖石就像顽童扔过去或者做游戏随意摆放的。毫无美感!
第三点围墙无景和第四点假山位置可以组合起来说。叠山理水在园林造景中是必须的,甚至是重中之重,而意园花园的面积很小,现在把假山放置在花园正中间,水池放东边是最错误的做法。其结果是造成了本就逼仄的空间被分割的更加狭小不成整体。并且因为假山水池是南北走向,于是最佳的观赏角度在东西两侧。如果身处西边长廊往东看,那中间的假山把东边的水池景色给挡住了。如果人在东边往西看,那人站在哪里好?东边只有围墙,没有门没有窗没有长廊没有花径,叫人站在水池子里看吗?勉强可以从东往西看的位置只有杏花楼东那个角落,可惜那地方被一大堆空调外机和电箱包围着,实在大煞风景。
其实最佳的做法是贴着龙形围墙做假山,水面放西部,这样小巧的花园不用被分割,保持了完整。观赏角度也变成了南北西三个方向。以围墙当画轴做假山不乏先例,苏州博物馆的片石假山和扬州何园的片石山房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作。设想下沿着龙形围墙伸展的假山蜿蜒南北,高低起伏,错落有致。交柯的苍松虬枝掠过假山上部,山脚下则是黄花丛簇的菖蒲。一道如练的瀑布从山肩处倾泻而下,飞花溅玉般坠入下面的水池。瀑布南边有个小小的山洞,围墙在山洞里开了个小小的门。游客走进山洞,在如鸣佩环的洞顶滴水声中踩着几块汀步石跨过水面,出来便是东院的花厅了。当然假山也可以做步道让游客攀登,那也只需要在山洞里回旋向上,几步曲折穿行后,从墙边那棵香樟树下出假山跨上三折的曲桥进入云窝。
即便按照现在意园的假山布局,修复也应该进行改进。那就是水池向南延长一直开到杏花楼东的那个角落,用湖石驳岸。龙形围墙在东院花厅长廊处开个海棠门或者宝瓶门,然后在这地方做个半亭。杏花楼和半亭之间用一座小石拱桥斜跨过水面连接。这样的好处是不用大的修改就可以让半亭和云窝形成对景,互相欣赏对岸优美的景色,不至于看假山都没有个立足的地方。
总之意园的修复应该根据园林本身的特性来精工细作,而不是公园广场那样简单设计就可开工,甚至花100块钱一天叫几个农村老太婆来栽几棵大小黄杨树就算园林绿化了。毕竟中国园林是一个非常广博的学科,很多专家穷尽一生都不能研究透彻,常州的园林修复只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再来看看苏州园林同样位置的造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