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育苗
1975年的冬天,我们知青生产队育苗小组正式开始工作,这不仅对于我们知青来说是一个全新的任务,对于当地农民而言,过去只在自留地里种些菜,大面积翻茬种菜种瓜也没有经验。
从种子催芽到培育秧苗是非常关键的一项的工作,好在我们大队有个外聘的农技员,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出来的老吴经常来指导我们。蔬菜办几位专家送来的园艺栽培方面的书籍也给了我们很多帮助,我们“三茄”的育苗工作有条不紊的按计划进行:
番茄与茄子、辣椒统称“三茄”,同属于茄科作物,是喜温、喜光性蔬菜。西红柿是我们育苗的最主要品种,它在16世纪从美洲传到欧洲时开始是作为观赏植物的,后来作为蔬菜食用,最后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在我们国家也扎下了根。
1、催芽。
为防止或减轻病害的发生,减少用药和药害,种子消毒是播种前的基础工作。具体操作是先用清水浸种3—4小时,然后再将湿籽倒入高锰酸钾或福尔马林500倍液浸泡1小时,最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种子消毒以后需要在有湿度、温度在25--30℃的环境中进行催芽。为了满足这种条件,我想了许多办法,也做了一些实验,最后找到了一种简单易行的办法:将湿种子用纱布包好,架空放置在底部有水的粪桶里,插入温度计,桶内吊一只40瓦的白炽灯泡,桶上盖着玻璃。这样桶内就能恒定的保持我们需要的湿度和温度了。
大队农技员把我这种催芽方法迅速推广到其他生产队,让我第一次体会到了某种成功的快乐。公社农技员了解到这个情况后,把我的“待遇”升格为和大队农技员一样,但凡大队农技员要开会或有学习机会时都会通知我去参加。
2、苗床建设。
为了能够较好的控制温度和湿度,育苗一定要在苗床内进行,在那个年代,温室大棚只听说北京郊区的四季青公社才有,我们使用的是简易的半地下的地温苗床。
根据大田计划栽种面积的要求,按照每亩5000株的标准测算,我们需要约50平方米的苗床来育苗,为此我们在宿舍院墙外竖起挡风墙,用水泥预制块和砖垒砌了10米长、1.2米宽的4个苗床。苗床北墙1米高,南墙略高出地面,南北向斜着架上有槽口的木椽子,每隔0.5米一根,上面覆盖可以上下移动的三块透明薄玻璃。
3、营养土的整备。
用简易苗床育苗,从播种到大田定植需要2--3个月时间,所以苗床内营养土的好坏对培育好无病壮苗、夺取高产优质是很重要条件之一。营养土是将发酵好的猪圈肥晒干、碾细、过筛,然后与已过筛的无菌熟土按3:1的土肥比拌好,每立方米土肥中加入过磷酸钙1公斤,再加草木灰制成后,按10厘米的厚度铺在苗床内。
4、播种。
12月份,我们第一次催芽就获得了圆满成功,几天后种子有80%以上露白时可以播种了。
把种子播撒到苗床里,看起来很简单,但是我们知青却没有一个人能做好。最后还是孙老头有经验,他将种子和营养土拌在一起,抓起一把,手臂一扬,手指一弹,种子呈弧线均匀落入苗床,那动作、那情景,潇洒流畅,让我佩服不已!
种子落地后,我们在上面撒上一层营养土覆盖,浇水,播种工作完成。
5、苗床管理。
为了培育出壮苗,除了定期浇水外,我们天一亮就把苗床上覆盖的草帘子卷起,让光线照射到苗床里,以利温度升高;中午时适时移动玻璃,让苗床透气,降低过高的温度和湿度;傍晚时把玻璃密闭,严实的盖上草帘子保温。
不管阴晴雨雪,我们精心管理,不仅出苗整齐,而且通过几次间苗、蹲苗后,秧苗长得非常壮实。
在这个期间,我和孙老头经常会意见不统一,特别是阴雨天,他觉得为了保持温度,就不能开窗通风;而我坚持要适当开窗透气,虽然这要冒降低温度的风险,但我知道壮苗是要“炼”的,否则培育出的秧苗会长得很细长瘦弱,高嫩的苗今后移栽到大田很难管理,不易获得高产。我的观点得到了专家们的认可,贫下中农在科学知识方面向知青学习看来也很有必要。
6、适时定植,促使壮苗早发。
在我们的精心管理下,幼苗不仅没有冻伤,而且长势非常喜人。3月份,苗高20公分,粗壮的茎秆上已经有6—7片真叶时,我们选择无风的晴天,生产队全员出动,将秧苗移栽到大田。
我们培育出的西红柿、茄子、菜椒壮苗不仅完全满足了我们大田种植的需要,还出售支援给其他生产队,产生了我们知青生产队的第一笔收入。任务圆满完成,辛勤劳动的成果能够被大家接受,我的内心获得了从未有过的成功喜悦。
“三茄”育苗成功后,接踵而来的黄瓜、西瓜和冬瓜育苗就是小菜一碟了,因为它们的苗期很短,技术含量不高。
我运用当时“立体种植”的创新技术,指导大家用毛竹在机耕道上搭成廊架,引导两边种的冬瓜藤蔓上架,不仅节省了耕地面积,还增加了植株间的透气性,减少了病虫害,这条挂着许多大冬瓜的“林荫大道”后来成了我们知青点的一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