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月2日,一女子在深圳地铁的“女士优先车厢”内挨个嘲讽男乘客的视频占据热搜榜首。设置女士车厢的初衷是为了给女性乘客在乘车高峰期营造良好的乘车环境,倡导进一步关爱女性,尊重女性的风气,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但女士“优先”并非女士“专用”因而“女士优先车厢”在部分城市实行以来普遍效果不佳,在后期实行过程中也面临着很多现实问题。
其一,“女士优先车厢”并不能保证女士优先。在某一趟列车中的女士优先车厢里38位乘客中,女性仅占12位。2019年深圳本地媒体报道,一名女士抱着小孩站了10站也没有男士让座。说是女士优先车厢,可最终挤不上女士车厢的也往往都是女士,如此一来,女士优先车厢形同虚设。
其二,“女士优先车厢”容易激化“性别对立”。女士优先车厢的设置是为了提倡社会“礼让女性”,同时也为了减少“咸猪手”事件的发生。但女士优先车厢却不禁止男士使用,让座也遵循自愿原则。界限含糊不清,在女士车厢里,不让座有违“女士优先原则”;必须让座,又何来的“自愿原则”?其次,咸猪手就是第二性思维,认为女性弱于男性,这是否是变相歧视呢?有些人的潜意识里不认同女性是弱势群体,性别的弱势不像老弱病残孕等传统弱势群体那样容易为人所接受。
其三,“女士优先车厢”易造成公共交通资源的浪费。大多数人选择地铁出行,一来是因为经济,二来是为了避免交通拥堵。在早晚高峰期,人们都是“脚不沾地,身体架空”,在这中环境下还要要求男士发扬绅士风度,未免过于强人所难。如果错峰出行,地铁人流量不多,那女士优先车厢也就没有设置的意义了。
“女士优先车厢”要想达到理想化效果依靠的是“人人自觉”,但人人自觉这一柏拉图式的幻想是当下这个社会所不具备的,最终造成了设立初衷与现实实践的割裂。政策的制定与实行要充分考虑社会现状,在未来社会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设置“女士优先车厢”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