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面前拒绝打温情牌
12月6日,电影《亲爱的》原型孙海洋,历经14年终于与被拐儿子孙卓相认。“亲爱的小孩”找到了,孙卓最终选择回到亲生父母的身边,这个故事有了最圆满的结局。笔者认为,回到亲生父母身边,实属天经地义。
首先,要明确的是,买卖儿童本质就是犯罪。孙卓所谓的养“父母”,不过是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痛苦之上的小偷,偷走了他人享受正常的人伦之情的权利,这是任何“温情”都无法洗白的。他们是拐卖儿童产业链上的终端,更是这场残酷交易里的罪恶之源,理应受到法律的审判。现在部分网友为他们开脱,感慨“养父母”养育孩子不容易,可温情以对,却忽略了他们的犯罪事实,实则是在助长拐卖之风。这份“养育之恩”本就名不正言不顺,怎么能和失去孩子的父母切肤之痛相比。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以“养父母”的字眼称呼买家,是对那些正儿八经领养孩子的养父母最好的亵渎,是对法律与正义赤裸裸的的羞辱与嘲讽。
孙卓多次表示不希望养父母被判刑,是因为事实上,多数孩子被拐卖时,都还不记事。在他们的认知里,养父母才是一直陪伴他们的人。就像孙卓自己说的:“我(养)父母不管怎么样,他们养了我十几年,对我这样只活了十几年的人来说,这十几年的感情其实相当于我的全部了。”所以当孙卓突然被告知自己是被偷来的,养父母是“贼”,养父母的爱都是带有目的的,对于18岁涉世未深,三观还未健全的孙卓来说,在短时间内是很难接受的。
孩子可以感激“养育之情”,但不能被所谓的“养育之情”所捆绑。孙卓可以对“养父母”有感情,但不能因为把自己养大就能洗白他们的罪恶。犯罪就要接受惩罚,这一点不会因为被拐卖儿童的个人意愿而改变。法律面前拒绝打温情牌,买卖者所有的温情都是建立在违法行为之上的。
回到亲生父母身边,对打拐事业和那些失去孩子的受害家庭,才是最大的正义。孙卓的亲生父母对孙卓有生育之恩,更重要的是,相比于“养父母”畸形的爱来说,亲生父母对孙卓的爱是无条件且伟大的。漫漫寻子十四年,非常人所能做到。孙卓现在需要明白的不是亲生父母颠覆了他的生活,而是所谓的养父母偷走了他的人生。
对于买家,拒绝“温情”的洗白,犯罪就是犯罪,打拐事业最完美的结局就是“买卖同罪”。无论“养父母”这些披着羊皮的狼怎么挣扎,也逃离不了法律这根准绳的惩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