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腰不太好,以前常常犯“腰扭伤”。近几年停了球类运动,改睡硬板床,加之上手术台的次数也大大减少,所以好几年不犯了。
十天前在家搬了桶水,稍稍扭了一下腰,当时似乎有点不舒服,后来几天隐隐酸痛,但不影响正常活动。三天后出差,宾馆的床垫比较软,当时还犹豫了一下,要不要睡地上?地板倒够硬,但地毯不太干净,所以还是凑合睡床上了。一夜过后再加上次日上午一直开会坐着不动,到了中午,腰突然僵了!弯腰手够不到膝盖,坐下摸不到小腿肚,坐床沿却躺不下去,只能忍着疼痛侧身慢慢躺下,却怎么也不舒服,还难以翻身。起床后,穿不上袜子和鞋子,只能穿着拖鞋到处“招摇”。所幸我所住的疗养院有中医按摩师,一番按摩后腰松了不少,随后又觅得一个腰托,到了傍晚时分,一手掰脚,一手套鞋,终于能勉强穿上鞋子了。
同行人员大多为省内各医学领域专家,有人劝我吃点止痛药,亦有人建议打封闭,我都坚决拒绝了。也许有朋友会问,为什么情愿忍受疼痛折磨,而不去使用“立竿见影”的治疗方法呢?这还得从疼痛说起。根据权威的解释:生理性疼痛是由组织损伤或潜在组织损伤引起的不愉快感觉。痛觉可作为机体收到伤害的一种警告,引起机体一系列防御性保护反应。比如,当你的手指碰到火焰时,灼痛感会让你迅速缩手,从而避免严重烧伤。就我的腰痛而言,就是腰肌受伤的一种反应,告诉我不要去使用腰肌,以便让腰肌休息并恢复健康。如果使用止痛药,这种反应就被拮抗了,表面上腰不痛了,可以自由活动了,实际上是受伤的腰肌继续“劳动”。长此以往,只会让损伤进一步加重,最终形成器质性的病变,甚至到不可逆的地步。很多专业运动员在肌肉损伤后不得不坚持比赛,最终落得一身伤病,就是典型的例子!所以,在腰肌损伤早期,最明智的做法是在疼痛中忍耐,尽可能制动,避免肌肉再损伤。果然,在疼痛中煎熬了24小时后,我的症状开始明显缓解,48小时后,已恢复八成……
我们必须辩证地看待“病症”,如疼痛、发热、腹泻……这些既是“病症”,又不是“病症”,早期的轻度病症都是人体对外界入侵或损伤的防御反应。人体是个自组织机体,一定程度上能保持自稳态,也就是说,能自己修复自我纠偏。比如,手上擦破一小块皮肤,人体渗出的血液凝结成血痂,过一周左右,痂皮脱落,皮肤完好如初,连皮肤纹理也一模一样,与周边纹理自然连接,天衣无缝!如果对皮肤小损伤直接医学干预,如清创缝合,只会适得其反!当然,当皮肤缺损较大,超过了人体自我修复能力时,就只能结出一个疤痕!所以,当我腰痛的时候,聪明的做法就是“让子弹再飞一会儿,让腰再痛一会儿…,早期切勿“积极治疗”。可惜,当今社会,许多民众,往往过于关注各种异常“症状”。如孩子一发热,温度还不是很高,就马上帖上退热贴、喂退热药,甚至立即送医院。医生就诊后几小时不退,就骂医生是庸医,一天可以转战3~4家医院,逼得有些医生一上来就下“猛药”……这种不分青红皂白,以立时三刻消灭“病症”为目标的战术方案,本质上完全有悖于维护人体长久健康的战略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