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长沙一家自助餐厅拒绝顾客进店消费的消息引发了人们的关注与热议,被拒顾客康先生一句“难道我吃得多也是一种错吗?”立即引来无数网友的关注与声援。
据悉,康先生前后五次到该自助餐厅消费,由于次次几乎将台面上的食物一扫而空,对此店家表示“承受不起”“亏本”,最终对其下了“逐客令”,这对康先生造成了不小的伤害,感觉自己因为吃得多而“受到了歧视”。商家重利益,顾客护权益,大众自然而然站队消费者阵营,声讨之势越演越烈,商家成了众矢之的。
然而,“一个巴掌拍不响”,康先生在这件事上也并非全无过错,在他第一次前来消费时,因为与店员发生了一些不愉快,怀着“报复性”的心理,才会多次选择这家餐厅并吃光大量食物,这一行为可以说是“故意而为之”,并且康先生还在吃饭期间进行直播,给店中其他顾客的用餐带来了十分不愉快的体验,这对店家来说无形中又是一重损失。
此事一出,有人就事论事,理性发声,但也不乏一部分未曾了解事件始末的人,趁着热度盲目跟风一边倒,在“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外衣下,实质是激化了矛盾:“怕顾客吃太多赔钱,那没吃回本的顾客,你会给他们退钱吗?”“玩不起就别玩!”等等一系列言论,让这场调解、维权变成了消费者与商家的对立。
在笔者看来,消费者和商家从来都不该是敌对的关系,二者处在平等的地位上,当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彼此诚信。这件事上双方都有不是,一方面商家没能在矛盾初现时及时处理,而是到最后直接剥夺消费者消费的权利;另一方面身为消费者的康先生,没能理智对待消费过程中出现的不满,不该因为遭到了店员的一句劝阻就进行恶意消费,吃光了超过自身正常食量的食物,造成餐厅多次供应不足,难以给其他消费者提供应有的菜品,同时康先生在公共餐厅随意进行直播的行为也给其他顾客带来了不便与不快,如此种种何尝不是对他人消费权益与体验,甚至是自己身体健康的不负责任?
虽说自助讲求的就是随意自在,自主选择,但看似无规则的消费形式下,规则自在人心,消费者在享受的状态下享用美食,争取“吃回本”,商家也要以包容待客、提供良好服务为赢取利益的前提,共同打造舒适的消费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