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网 | 微博 | 客户端 | 旧版博客
收藏本站

【常有我】 文化理念与复兴老城厢

陈平 最后编辑于 2021-10-14 23:59:29
5381 7 6

mmexport1598222880083.jpg

 

【常有我】     文化理念与复兴老城厢

          陈平

在某群里看到一个通知,说,《常州老城厢复兴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纲要(2020—2022年)》实施一年多,老城厢不断焕新升级,改造成效初步显现。10月21日,市政协将开展“复兴老城厢,迸发新活力”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活动,看老城厢改造成效,议老城厢未来发展,期待您的关注和参与。

就此让我想起个话题,这复兴老城厢,迸发新活力之目的,不就是要永远展示咱常州的传统文化魅力?

那么何谓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与恢复老城厢有何必然联系?估计这个问题也如有无数个哈姆雷特一样,各人有各人的理解。不过我认为,首先要先搞清这“文化”究竟是啥东西,这样,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也就能迎刃而解了。

听到有人说,文化,不就是学历嘛,谁的学历高,谁就最有文化,这话立刻被人驳回;看那个中枝生,文化水平比小学生稍微高一点,常把汉装说成宋服,把千里迢迢读成千里召召,把现代艺术品说成是唐三彩,把悲词说成贺章等等,可他却被几个同协会成员的三流高校领导”客座“了,据吹讲座费不菲,难怪家长们叹息,这不是在贻误我们的孩子吗?你说,这是他的学历很高吗?

还有人说,复兴老城厢,首先要复兴一些已经拆去的常州文化记忆,如季子祠,忠义祠,大观楼,常闽会馆天后宫,张王庙,西大王庙等,否则恐很难复兴;常州老城厢正是由这些常州文化记忆元素组成的,加上还有现存的许多文物古迹。有人却说,难道除了再去造点庙宇啥的,现代化城市就没一点新兴的文化元素?这又怎能融合信息化时代应不断提高科技水平的发展要求?

还有人说,文化,不就是古代诗文吗?不就是非物质遗产吗?不就是历史故事吗?这种回答并没错,但是遇到大一点儿的事就说不通了。 譬如中国古代诗讲究韵律,那么不太注重韵律的现代诗,就不是文化?非物质遗产申报成功,政府有一定资金支持,所以有人就把小学生列为非遣见证人申报,等等,这也算文化?

将历史人物的故事以讹传讹,以致各种版本满天飞,结果都是道听途说,毫无史实可证,难道这也是文化?等等。问题一撕开来,许多事实就很难自圆其说。

再如跨国婚姻的离异,常有一个共同理由:文化差异。但是仔细一问,学历相同的男女双方,都不是因为背不出几首古诗,看不懂一件古董,不知道一个历史故事而分手的。那么,决定婚姻存废的“文化差异” 到底是什么呢?

又如两个不认识的人在大街上吵架,没说几句,就都会指责对方没有文化,这里所说的文化好像与品德有关。但是,很多在名义上最有文化的协会里,利益恶斗的丑闻一点儿也不比其他地方少。而且,根据可靠统计,传媒间那些重大的谣言和诽谤,没有例外,全是这些“文化人”所为。

看来,文化不等于品德,那它是什么?

有人说,人们热衷的文化,都与记忆有关。一个人,如果能随口说出几个年号,记得几句古话,或者将一些古文倒背如流,这种人就算是很有文化了。一个人背得出汉代一场战争的死亡人数,说得出宋代一个学者的生卒年份,或者包拯的家训全文,此人那就可以自诩为“文化学者”“著名的文博专家”云云。

再如社会上一些研究会、协会定期出的杂志,翻开来一看,内容不是从网上抄来的,就是已在其它地方发表过的旧文,还有干脆把别人文章重印一遍,也不告诉作者本人。

更有“文化”的业绩是,多年前,协会采访过这十几个人,去年协会再采访这十几个人,今年还是采访这十几个人,年年出册书,可内容还是那些老面孔。

已到了电脑、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网络信息时代,连小孩子随手一按都能一清二楚的东西,为何还要浪费国家这么宝贵的纸张资源,说到底,就是他们太有“文化”了,为了利益靠凑数来撑门面糊弄人,也知道这些书出门就会被卖给收垃圾者。 但某些领导却断定该协会很有文化;先进表彰奖励,推荐政协委员,因他们太会营造“名气”了,这就是各级官场的逻辑推理。

那么,文化到底是什么?文化的定义是什么?中国文化又是怎么回事?不少学者说,它最大的优势是历史悠久,足以傲视很多缺少历史的发达国家。但是世界上明明还有比它更悠久的文化,例如巴比伦文化、埃及文化,而它们现在的境况实在不好,可见历史悠久并不一定是文化优势。那么中国文化的优势在哪里?

有的学者认为,中国文化的优势不在于历史悠久,而在于内涵深厚。是什么内涵呢?他们会用一些古代词语来概括, 例如“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但是,懂外文的朋友都知道,这些词语如果翻译成外文,那么,在国外的历史文献、宗教话语中,都能找到意思相近的词语。既然如此,我们怎么能够告诉世界, 这是中国文化独有的精神内涵呢?

类似问题还可以举出很多,虽很浅白,但要解答却很不容易。

能不能把这些问题扔在一边不解答?余秋雨先生认为不可以,我也认为不可以,因为这些问题关系到你的安身立命,关系到你身边的每个人。

我们的文化课程就是从这些问题一点点牵引出来的,组合成了一系列根本的学术大课题,那就是:文化的定义、中国文化的世界身份、中国文化的基本脉络、中国文化的长寿原因、中国文化的强弱所在等。完成了这些学术大课题,你就会变成另一个人,变成一个对中国文化具有充分话语权的人。于是,你走在世界的任何地方,都会变得更加从容, 更加自在。

那么,文化究竟是什么?

按照科学思维,世上万事万物都离不开定义。定义能用简明的语言,说明各种事物的本性,并把它们与其他事物区分开来。

文化当然也需要寻找定义。自从英国学者泰勒开了个头之后,陆陆续续冒出来两百多个文化的定义。其实冒出来的总数还要大得多,只是这两百多个比较像样,因而被留下来了。最精僻的是,“文化就像用手去抓空气,你抓不到,但它又无处不在。”所以也就衍生了许多专造名气的假文化人。

现代的中国学者们也给文化下了很多定义,在大型辞书《辞海》里为文化下的定义是;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态。有时又专指教育、科学、文学、艺术、卫生、体育等方面的知识和设施。作为一种历史现象,文化的发展有历史的继承性; 在阶级社会中,又具有阶级性,同时也具有民族性、地域性。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又形成了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同时又给予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以巨大的影响。

这个定义有二百一十五个汉字,又用了二十五个标点符号。

不知大家听了有何印象,我的印象好像每句都对,但加在一起后,更不知道文化是什么了。当然,我们没有理由与《辞海》过不去。但是,这样的定义,实实在在反映了我们在人文科学研究上的严重困境。因为《辞海》的每一个条目,是长期以来这一领域研究成果的权威性总结。总结成这个样子,确实让人沮丧。似乎什么都说了,却又什么都没有说。

文化那么重要,岂能让大家一进门就在定义的泥淖里挣扎得疲惫不堪、浑身泥巴?因此我倾向余秋雨先生对文化的定义。

他认为,文化,是一种成为习惯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它的最终成果,是集体人格。总共只有三十个汉字。

从根源上说,我们遥远的祖先不管是择水而居还是狩猎为生,最开始都只是为了生活,但当生活稳定成习惯,也就变成了生活方式,而“方式”就是文化。在一定的生活方式中,人们会逐渐处置自己与天地的关系,与家族的关系,与他人的关系,那就出现了精神价值。精神价值一出现,文化就有了主心骨。历史发展到今天,什么是中国文化,答案是中国人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

例如,儒家伦理、诗词歌赋主要属于精神价值;八大菜系、中医中药主要属于生活方式。在中国文化的大盘子里,什么是山西文化?什么是上海文化?那就是山西人、上海人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再进一步,什么是八〇后文化、九〇后,00后文化?是指不同年龄层的人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

很多学者讲文化,对上,不问鼎精神高度,对下,又看不起衣食住行,一直在故作艰深的咬文嚼字中做着“小文化”、“死文化”,譬如把古人的旧事翻来翻去,把别人的作品占为已有,借城市改造炒作自已等等。而余秋雨先生这个最短的文化定义,能帮助他们重新出发,上精神之天,入生态之地,以新的活力创造新的文化。

文化与集体人格

说到这里,还只停留在这个定义的上半句。现在要说下半句:“它的最终成果,是集体人格。”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经过长时间的沉淀,一定会结晶出一个东西来。这个东西,就是集体人格。

人格,指的是一个人的生命格调和行为规范。集体人格,是指一批人在生命格调和行为规范上的共同默契。这种共同默契不必订立,而是深入到潜意识之中,成为一种本能,譬如以上讲的那协会的集体人格就是重复做假还名利双收。

这个学术深度,最先是由大家熟悉的弗洛伊德创建的。他提出的“集体无意识”,已经打了一个基础。更重要的是,他的学生和对手荣格明确得出结论:一切文化最终都会沉淀为人格。

荣格又说,对人类各民族而言,更重要的是集体人格。荣格以歌德的作品《浮士德》为例,说明浮士德就是德意志民族集体人格的象征。这种集体人格是由文化沉淀出来的,早就存在,歌德只是把它写出来罢了。因此荣格讲了一句著名的话:“不是歌德创造了浮士德,而是浮士德创造了歌德。”在这里,荣格把“浮士德”当作一种集体人格的象征体。同样,中国文化的最后成果,也不是一大堆书,而是一大批人。也就是说,是中国人的集体人格。荣格关于集体人格的说法,被一个比他小六岁的中国人听到了,那就是鲁迅。鲁迅也希望为中国人寻找集体人格,那时候他说的是“国民性”。他找到了一个“国民性”的象征体,那就是阿Q。除阿Q 之外,鲁迅在《孔乙己》、《药》、《故事新编》等作品 中 , 都在寻 找 “ 国 民 性 ”, 也 就 是 中 国人的集体人格。在这一点上,鲁迅先生的确是位敢于披露国民劣根性的先行者。大家一定会说,鲁迅所寻找到的集体人格,都带有很大的负面性。确实,这也正是鲁迅对中国文化的严厉解剖。因为按照荣格的理论,阿Q、孔乙己,某些“文化学者”等等,正是中国文化沉淀出来的结晶体。鲁迅明白,改造国民性,提升阿Q、孔乙己等人所象征的集体人格,才是中国文化的出路。

说到这里,也就明白了余秋雨先生的文化定义所包含的三个关键词:精神价值、生活方式、集体人格。定义虽短,内容却很丰富。最典型的例子,是中国古代的儒家。他们在“治国、平天下”方面提出了很多主张,但是在这些主张背后,却隐含着一个根本主张,那就是要大家做君子,不做小人。

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前者实事求是后者虚头豁颈,前者靠真才实学认真创作立足社会,后者用巧取豪夺坑蒙拐骗混迹人世。从孔子开始,虽然没有为君子确立定义,却划出了君子和小人之间的一条条明显界线,例如历代中国人都知道那些格言,君子自强不息,君子成人之美,君子坦荡荡,君子和而不同,君子不做欺祖……而小人则完全相反;造谣诓骗吹牛拍马两面三刀等等,可谓无所不为。

但是,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不愿意被人家说成是“小人”。甚至,宁肯被说成“坏人”,也不愿意做“小人”。这种普及人心的程度,证明中国文化在集体人格建树上的成功。

中国文化的一切光明面,其实都是凭借着君子人格传递的。前面说过的那些“天下为公”、“天人合一”、“刚健有为”、“和谐处世”等精神原则,也都是君子人格的一部分。重要的是,正因为有了君子人格这种具有遗传功能的载体,这些精神原则也生命化了,一代代活了下来。所以君子和小人是两种对立的集体人格。孔子把他们放在庞大文化课题的起点和终点,足见他与现代国际文化观念能够遥相呼应——这么一分析,我们就更清楚,复兴老城厢,其实就是要复兴咱常州人的传统文化记忆,通过老城厢的重建,从而能让新生代牢记古人崇敬君子,远离小人的集体人格魅力,使我们这座有数干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在季子以诚为本的君子精神感召下,永不落伍于高速发展的新时代,事实上这种积极向上的集体人格,还就是咱常州人始终保持的传统君子文化啊。

·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 陈平
  • 泉水涓涓
  • 西江月
  • 顺其自然者
  • 何伯良
  • 丽影
发送

7条评论

  • 丽影
    2021-10-16 21:17:34 0回复
    0
  • 何伯良
    2021-10-15 11:07:51 0回复
    0
  • 顺其自然者
    2021-10-15 11:07:34 0回复
    0
  • 西江月
    2021-10-15 08:45:44 0回复
    0
  • 泉水涓涓
    2021-10-15 08:45:17 0回复
    0
  • 老城廂必须有文化。
    2021-10-15 08:04:48 0回复
    0
  • 还是微信的魅力大,一发出去就……
    2021-10-15 07:07:21 0回复
    0
  • 21255
    积分
  • 3706
    博文
  • 5677
    被赞

个人介绍

《劲草》文学社社长,清凉书院书画名家专委会会长

未成年人举报专码
苏ICP备15046661号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08248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信箱:bbs_cz001@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2  业务联系: 0519-86189488
未成年人举报信箱:a82000682@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