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奋斗 家国情怀】 从印纹硬陶罐想开去
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 六(2)班王子涵
对于古董,我还是有那么点了解的。今天我和我的老师、同学们一起去参观了常州博物馆。那里的古董可真多呀!每一件都有着历史的悠久,散发着古老的美丽。在所有的古董中,我唯独喜欢那个大肚子的印纹硬陶罐。,它让我明白了许多,也联想了许多。
前几天,我和老师同学们来到了博物馆的二楼。同学们一会儿看看这个,一会儿看看那个,恨不得把所有的文物都要拍下来,带回去好好研究。有的喜欢青铜宝剑,有的喜欢青花瓷……大家很快都有了自己喜欢的文物,可谓心有所属。我听了老师讲解后,我心中早就有数了,我就独独钟情于这一个印纹硬陶罐!。
刘永乐问道:"子涵,你怎么选这一个啊?一点也不好看呀,还被修补过了。”我不紧不慢地回答:"你可别看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罐子,它可是大有来头哦。你看,它的罐身是棕色的,可见地下埋了许多年,但还能保持这样的色泽和泥条形成的纹路,多么质朴的美啊。别看表面多有凹窝……这些特征,在同时期的普通陶器上较少看到。尤其是器表的细密纹饰,更成为其独特的装饰。它因为历史久远,又受了点"小伤,考古学家才把它修复成这样的。
虽然它的外表不如其他古董那样小巧、精致、美观。但是他可是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476的老古董了。离现在快有三千年的历史了,那是多么古远啊!你知道它出自哪里吗?告诉你吧!是从薛埠方山二号土墩墓中挖出来的呢!,是来自我们家乡的文物,"原来是这样啊!"同学们瞪大了眼睛听我吹。
“那说明了什么?”同学又问我。说明长江下游江南地区和河南陕西等中原地区一样。有着特有的古文化遗存。原先都以为黄河才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但江南土墩墓和这些文物重现天日,说明长江照样是中国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而且,我们发现了这是在江南地区,青铜时代分布最广,且保存最好的特色墓葬形式。土墩墓的随葬物品就有许多,还有夹砂陶吹气,原始青瓷石器等……其中就包括着我最喜欢的印纹硬陶坛。原始青瓷石器和印纹硬陶坛也是最典型的。
看着这个陶罐,我心想它不仅历史悠久,作用也挺大呢!远古时期的人们,经常冬天找不到食物,常常因为缺食物了而死亡。但智慧的远古江南人类,在发现了火以后,吃上了烧熟的食物,同时就发现了经常烧食物的泥土由于高温烧烤变成了砖石,于是就烧制出了这种陶罐。然后,他们就可以用储存粮食、菜蔬,干肉类等的陶坛,这样即使在寒冬腊月,青黄不接的时候,他们依然可以利用陶坛里的食物度过时荒,这样生命才能繁衍生息。想当初有这种陶罐的人家,应该也是大户人家,不然不会作为墓葬品随葬。
三千年后的今天,管你有多少多余的食物,也不管今天是干的、腌制的,还是新鲜的,都可以存到冬天来吃,而做到真正的不浪费。比如冰箱,冰柜等等,甚至还有更高级的储存器。虽然科技发达陶坛用的越来越少了,但是有的地方任然坚持使用陶坛,因为它的储量非常大,也不用电,东西能存放好久而且不会坏。比如酿酒厂贮存酒,就需要这种陶坛,既透气,又才不容易让酒蒸发坏掉。
印纹硬陶罐是朴素的,当你,了解它的真正意义是,你就会被它那一种未知的魅力所吸引了。她的魅力不容小觑,所以它又是精美的。华夏文明几千年的历史,几千年的文明的绵延都记录在这不言不语的陶坛里。无论科技多么发达,陶坛既是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的象征,又承载了古人智慧的结晶。
我们收获满满,先回去了。我还会来的。
指导老师:韦菊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