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别针见证血色浪漫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新。在建党百年之际,有幸参观了常州博物馆特别举办的“记录伟大历史——常州革命史料展”,我深受感动。
跨越悠悠岁月而来,眼前的一件件文物静静讲述着艰苦卓绝的红色故事。北伐成功退伍纪念章,记录了多少人穿越硝烟探索救国图存的理想;中华湘赣边省总局通讯员用包,传递了多少人的家国之思、救国之情;送夫当红军光荣章,见证了多少人的意气风发和慷慨大义……
而在所有展品之中,最使我震撼的是一枚别针,那是“瞿秋白赠妻杨之华金别针”。历经时光的洗礼,这枚别针依然闪烁着光芒,上面由瞿秋白亲自篆刻的“赠我生命的伴侣”七个字依然清晰可见。
1924年11月7日,在俄国十月革命纪念日的这一天,瞿秋白与杨之华这对红色恋人在上海举办婚礼。瞿秋白将这枚金别针作为爱情信物,送给了挚爱的杨之华。此后,这对革命伉俪在相互鼓励与扶持中,携手走过血与火的十年,始终同甘共苦、矢志不渝。
一生一代一双人。在瞿秋白壮烈牺牲后,杨之华没有再婚,因为在她看来这世上没有人能比瞿秋白对自己更好。珍藏着这枚金别针,珍藏着爱情与信仰,杨之华带着女儿勇敢面对人生的坎坷与荆棘。
1964年,杨之华来到常州,将这件爱情信物捐赠给常州博物馆永久珍藏,也把他们感人肺腑的故事、血色浪漫的传奇永远留在了秋白先生的故土。
战火纷飞、阴谋诡计、甚至生离死别,都无法拆散他们。对爱忠贞,对党忠诚,他们以坚定不移的理想与信念,把自己写进了荡气回肠的红色历史。
由此,我想到了那一场令人悲痛又钦佩的“刑场上的婚礼”。1928年2月6日,广州起义失败后被捕的周文雍和陈铁军在广州红花岗英勇就义。在刑场上,两人宣布正式结为夫妻,举行了悲壮的婚礼。
刑场做礼堂,枪声为礼炮,木棉当礼花。当周恩来得知两位烈士在刑场举行婚礼的故事后,心痛地说:这是人间最纯真、最高尚的爱情。
英雄儿女,革命伴侣。没有朝朝暮暮,没有花前月下,但是他们将不离不弃、相知相守的浪漫爱情融入了共同的、崇高的革命理想,为国、为民、为千千万万家。
家不是豪华的屋舍府邸。就如西汉名将霍去病拒绝汉武帝的赏赐,曾言: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国是千万家,有国才有家。生逢乱世,一对又一对红色恋人惺惺相惜,舍生取义,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纵然不能彼此相伴终老,但是忠诚的爱让他们永远都不分离,定格在历史的丰碑上泽被后世。
我们,就是他们血色浪漫的见证者,就是他们浴血奋斗的受惠者,更是他们家国情怀的传承者。
作者: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