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活在这座城市,每一天行之所至、目之所及,似乎是理所当然、就该如此。殊不知若干年前,城是此城,景非此景,人们的生活习惯、城市的市井风物,与现在大相异趣。或许,若干年后,后人再看影像资料,也会同样感叹物既不是、人亦同非。
1995年,是我到常州工作的第一年。彼时的常州,半新半旧,既有霓虹闪烁的城市建筑群,也有曲里拐弯的里弄胡同。篦箕巷、西瀛里、南大街、北大街,仍然是老砖老瓦老房子。公交车从这些地方走过,仿佛一条大鱼游行在团团簇簇的小鱼中间。行人、骑自行车的人,紧贴着公交车,挨挨擦擦,混乱中透着热闹。文化宫广场还有夜市,小商小贩摆得广场密密扎扎,人潮从这里涌动,沿着延陵西路临街小商铺,一路涌到公园路、南北大街。人民公园周边有一圈小店,每一家都挤满了人,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有那么好的生意。
《老茶馆》是邵志强回忆旧时常州的作品集,书中提到老常州的一些地名,有许多我没见过,也有一些我还有很深的印象。至于老行当、老手艺、旧习俗,以我的年纪还能够完全理解,比我小一些的后来者恐怕就要陌生了。新世纪长大的小年轻只怕对这些闻所未闻,于他们而言,这些“故事”或者“传说”,已经与“二十四史”没多大区别。
邵志强说他小时候住在北大街,描写了不少北大街的风貌。然而我读《老茶馆》,书中的北大街与我印象中的北大街来去不大,但是临街店铺似乎已经完全不同。1995年之后的北大街,老茶馆似乎没有了,这一头从五交化、报社、新世纪商城起,一路走过去,多是卖窗帘的、卖铁艺的、卖杂货的各式各样的小商店。到了那一头,就是九重天饭店了。红星大剧院边上的老浴室,我没进去过,不过有印象。南大街的大光明电影院,我进去看过一次电影,什么电影忘记了,只记得大光明前的广场不算小。对于一个北方来的人而言,《老茶馆》中提到的面馆,没啥稀奇的,面条嘛,从小吃惯了的。不过,人民公园对面有一个老清香源拉面馆,他们家自制的辣椒油很够味道。
旧时风物,适宜怀旧,如果没有人情故事,很难打动人。邵志强的《老茶馆》看似怀旧,其实书里面讲了不少人情世故。尤其是《老轮舍》中提及的一些人和事,今天读来,仍让人唏嘘不已。特定年代的特定人物,命运沉浮,生来死去,很难由自己把握,不像现在是太平盛世,每个人只要遵守法律法规,就基本上可以确定自己的命运轨迹。经历了那个年代,一路走到现在的人,应当对现在的生活大发感慨了吧。那个时候的人们,谁会想到今天的人们可以过着远超“地主老财”的富裕生活呢!
邵志强是很会讲故事的。一本《老茶馆》拉拉杂杂,既没啥体系,前后也不见得有何逻辑,然而就像一个长者在讲古说书一般,娓娓道来,信手拈来,一个个片断还原了一个个旧时场景。读来似乎身临其境,一下子与这座城市产生了某种意义上的共鸣。
疫情期间,非必要不出门,宅在家中细细翻阅,一本书《老茶馆》很快就读完了。读完之后,似乎对这座城市有了点不一样的感觉,或许这就是《老茶馆》的意义所在了吧。
五十多年,半个世纪而已。城还是这座城,面貌却已经大相径庭。大拆之后的常州,又大建一番,城市中50年以上的老建筑已经了了无几。如果不是读书,或者听人讲古,谁还会想到曾经潮湿古旧的老房子、曾经狭窄逼仄的老弄堂?新生代长大的小年轻,提起乌龙庵只会想到房价高昂的“京城豪苑”,曾经那一片砖墙乌瓦矮房子早已消失在历史的天空。《老茶馆》中的老常州,亦复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