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齐下,消解学生不可承受之重
今年5月,中央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建国以来,国家以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为目的出台的减负令,已经多达十多次,此次,无论是目标措施,还是范围力度,多部门联动等等各个方面,都称得上是史上最强的,而且没有之一。毫无疑问,中央要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以下简称“双减”),动的是真格,落实与执行“双减”令,见的是真章。因为让学生“双减”,形势逼人,势在必行。
现在的学生,学业负担越来越重,学生之间的内卷倾向日益显现,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学生白天进学校,出了学校再进培训班,而且,节假日无休,从此培训班转彼培训班,从线下到线上,走马灯地“游学”……一个家庭一人读书,往往就是全家总动员,整个家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首先都要绕着孩子转,无条件地服从,结果,学生不堪其负,家长苦不堪言,教育生态日趋“沙漠化”,渐渐失去活力和动力。所以这一困局的产生,学校和校外培训机构首当其冲。
学校与校外培训机构,虽然侧重点不同,但目标是一致的,都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是“统一战线”上的两个同志,本应发挥各自的优势,扮演好各自的角色。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唯分数论作祟,校内布置过多的课外作业,完成不了的,往往就推给了校外,而校外又过分追求经济利益,在培训中不惜违背教育规律,于是,超标、超纲现象时有发生。随着校内校外的“推波助澜”,学生的学业负担,渐渐成了生命中的不可承受之重。因此,要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校内校外必须都要减,“双减”并举,缺一不可。
“双减”,要求学校和老师率先行动,做好表率。校内对校外有着方向标的意义,只有学校、老师真正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校外培训机构紧绷的“分数”那根弦,才会松弛下来,如果校内不减校外减,迟早校内的应试之风,仍旧传导到校外,重走老路。校外向校内看齐,逼迫着学校要提高认识,真抓实干,要有“舍我其谁”的使命感,把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真正落到实处。
“双减”,要求校外培训机构明确定位,做好响应。校外培训机构是学校教育的必要补充,对于学校教育,它只能补位,而不能抢位,内容不能随意增加,难度也不可任意拔高,要在学校教育给定的范围内,沉下心来,精耕细作,做好查漏补缺,提优补差。校外培训机构明确自己的定位,做好自己分内工作,也就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
“双减”,要求校内校外互帮互助,形成联动机制。要形成良好的联动效应,还要求学校要强化主体意识,主动承担对校外培训机构的指导工作,一方面,可以提高学校和老师减负的自觉意识,另一方面,通过对校外培训机构的专业引领,可以让校外与校外,保持步调一致,同行共振。
“双减”是审时度势之举,更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和职责。我们坚信,通过“双减”的推行,在不久的将来,教育必然回归校园,学生也必然释下重负,焕发强大而持续的学习热情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