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身后事”不能“含糊”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乐当“铲屎官”。《2020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城镇宠物犬猫数量突破1亿只。从我市情况来看,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主城区宠物犬至少有10万只,还不包括大量的宠物猫和其它宠物。宠物在带给主人快乐与幸福的同时,也将面临死亡,让宠主承受无情的离别。数量如此庞大的宠物群体,对于它们的“身后事”如何处理,成了一个难题。作为一个养猫人,我觉得,宠物“身后事”不能“含糊”。
宠物“身后事”不“含糊”,于法有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相关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买卖、加工、随意弃置病死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应当做好病死动物、病害动物产品的无害化处理,或者委托动物和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场所处理。现在宠主在处理宠物遗体时,有的在小区或郊区填埋,有的直接丢弃在河沟、垃圾清运点等地,这些都是违法行为。
宠物“身后事”不“含糊”,于人有利。死亡动物的尸体存在着有害病菌和病毒,对土地和水源都有不同程度的污染,将对我们生活环境造成危害。我们必须妥善处理动物尸体,对其进行火化处理,可以彻底去除尸体上的病菌病毒、做到无害化处理。
宠物“身后事”不“含糊”,于情有埋。宠物已不止是“动物”概念,而是一些人的“精神伴侣”。主人也希望自己的爱宠走完最后的一程,更体面地与世界道别。现在宠物“身后事”关注度越来越高,养宠物从“身前事”延伸到“身后事”,也说明民众文明意识在不断提升。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宠物殡葬行业已发展得颇为成熟。美国的纽约哈特斯戴尔、哥伦比亚宠物公墓,埋葬的宠物形形色色,包括蛇、蜘蛛、乌龟等。日本,宠物殡葬服务不仅有宠物火化、宠物葬礼、宠物墓地,甚至还有专为宠物服务的寺庙。英国、法国、新加坡等国,则通过立法规定,宠物尸体必须进行火化。当然对于宠物“身后事”,不能仅仅停留于无害化处理,还应该考虑到人们对于宠物的感情,提供更多绿色、生态殡葬服务。
虽然动物、宠物生态化处理已经不缺法规,公众认知也在提升,但相关公共服务仍很不足。目前宠物殡葬行业基本属于灰色地带。尽管市场有需求,但没有相关法律法规对其进行规范,在行业管理、市场运作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大部分地区的宠物殡葬行业无行业标准,经营不透明,处于鱼龙混杂状态。面对宠主日益增长的需求,建议相关部门也要加强对宠物殡葬市场的监管,引导其规范化、标准化发展,向收费合理、利于生态的方向发展,杜绝市场乱象,只要配套措施跟上了,辅以宣传教育,无疑能解决宠主的一块心病,办成一件利己利人利社会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