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祝 长三角为何不联合申报世界非遗
安文
认识的一个好莱坞导演说:梁祝,东方罗密欧朱丽叶,不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更是世界的巨大损失。而未申报原因并非不够格,而是除常州,宁波、宜兴、丹阳等等都抢着报、窝里斗。长三角不是正在打破行政区域界限,搞一体化大协作吗?为何不像大运河那样,将梁祝联合申报世界非遗项目?
其实,梁祝是江南人民千百年集体智慧的结晶,浓缩了江南运河文化精粹。梁祝故事源起《诚斋杂记·华山畿》载:“《华山畿》者,(南朝)宋少帝时懊恼一曲,亦变曲也。少帝时,南徐一士子,从华山畿往云阳。见客舍有女子年十八九,悦之无因,遂感心疾。母问其故,具以启母。母为至华山寻访,见女具说闻感之因。脱蔽膝令母密置其席下卧之,当已。少日果差。忽举席见蔽膝而抱持,遂吞食而死。气欲绝,谓母曰:‘葬时车载,从华山度。’母从其意。比至女门,牛不肯前,打拍不动。女曰:‘且待须臾。’妆点沐浴,既而出。歌曰:‘华山畿,君既为侬死,独活为谁施?欢若见怜时,棺木为侬开。’棺应声开,女透入棺,家人叩打,无如之何,乃合葬,呼曰神女冢。”
故事说:1600多年前南朝宋少帝年间,南徐州(今镇江)有一士子去云阳(今丹阳),经华山畿(今丹徒县石桥乡华山村)旅舍休息,见主人女儿美丽动人,相思成疾不治。母知其故,至华山畿寻美女,感动少女脱蔽膝(古代男女遮盖大腿至膝部的下体之衣,类似现在衬裙),关照悄悄放在士子卧席下,不日便可痊愈。母回家照办,士子病果然好转。一天,士子无意间翻开卧席,见着那日女子身穿的蔽膝,心神恍惚,紧抱胸口,用嘴撕咬吞食,急火攻心,终于病逝。离去前,他哀求母亲:葬我时载我棺木从华山经过。谁知棺木经过少女家门前时,拉车的牛忽停止不前。这时,少女走出来,说:“请等一会儿。”沐浴盛妆罢,少女唱道:“华山畿,君既为侬(女子自称)死,独活为谁施?欢(江南时称情郎)若见怜时,棺木为侬开。”歌仅23字,字字震魂慑魄,凄楚哀绝,众人不由堕泪,天亦雨丝缠绵,一如那日初见。忽有惊雷炸响,棺木应声而开。少女跳入棺中不出,两家人只好将这双情人合葬墓中,名为“神女冢”。
这故事,尤其男因相思先死,女投棺殉情,“生不同衿死同穴”情节,可见“梁祝”爱情传说雏形。故事在流传过程中又加入了“女扮男装”、“十八相送”、“化蝶”等更多动人情节,流传越来越广,成为中国人家喻户晓的民间四大传说之一;后来又通过越剧电影和小提琴协奏曲传播世界,成为脍炙人口的东方罗密欧朱丽叶,而“华山畿”却渐被遗忘。但每年春天,华山村青年男女都会按传统到玉女墩焚香烧纸,祈求婚姻幸福。而2006年夏,考古也发现了华山村“神女冢”遗迹,一座大型南朝时期男女合葬墓,距今1600余年历史。因此,华山畿男女是梁祝,梁祝是华山畿男女,梁祝故事并非某个地方某对情人的专利,而是千百年来江南千百万青年男女追求婚姻幸福理想的具现,具有浓郁的江南运河民俗民风文化的特色。
而宁波声称鄞县高桥镇“梁山伯庙”是“梁祝”爱情故事发源地,传“若要夫妻同到老,梁山伯庙到一到”,则明显不靠谱。梁山伯确因中举任鄞县令为抗击海啸殉职而负祝英台之约,导致发生“生不同衿死同穴”悲剧,因而是梁祝重头戏,但因古代官制禁止本地人在当地为官,官员生求衣锦还乡、死须叶落归根是制度规定,故梁山伯不可能是那里人。当地百姓建梁山伯庙纪念因公殉职好官是真,而梁祝同为常州府宜兴人,当地仍存的梁家庄、马家庄,祝送梁赶考的“十八相送”途经常州之古地名,梁祝化蝶冢亦真真切切,况且还有当时皇帝齐太祖萧道成背书。萧乃常州万绥人,算梁祝同乡,不可能错把宁波人当宜兴人表彰,更不可能让鄞县人当鄞县令。
当然,宜兴人不让宁波人染指梁祝,也对不住丹徒华山畿那对青年男女。为使梁祝故事荣膺早该上榜的世界非遗,为今良策绝非祸起萧墙同室操戈,而是将宜兴梁祝同窗攻读生情,相约来年相聚,而梁宁波因公殉职爽约,归葬故里时祝殉情化蝶,以及梁祝源起华山畿等完整故事,联合申报世界非遗项目,丰富运河民俗文化内涵,吸引世界游客来整个长三角、而不是某个小地方亲身体会人类爱情命运共同体的真味,让中国民间四大传说梁祝在全球大放异彩,为长三角合作共赢创一个范例。如此,岂不幸甚、乐乎、善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