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常州人,对常州博物馆的馆藏一直喜欢,特别记得的,是良渚文化的玉琮,还有一个国宝级文物元代影青观音像。寺墩遗址出土很多良渚玉器,当年考古发掘现场我曾去过一次,不过那时还不怎么懂玉器,看到那些带着泥土出土的白乎乎、红兮兮各种形状的器物,只觉得稀奇古怪挺好看。
早先,常州博物馆开在清凉寺内,去参观的人应该很少,除了简陋橱窗里的一些陈列,还有一个大厅,专门陈列古典家具,一些紫檀的太师椅,或者是千工床之类,据介绍多是常州民族工业泰斗刘国钧捐献。家具用料考究,做工非常细致繁缛,具有高超的工匠技艺,用现在的行话来说,一律是“苏作”,也就是苏州工匠的杰作,苏作的特点是务求精致,雅趣十足,它们不仅仅是实用家具,更是一件件珍贵艺术品。
随着常州城市经济突飞猛进,城市建设速度加快,新北区行政中心问世,常州博物馆全新的现代建筑,让曾经的它“鸟枪换炮”,住进了宫殿般的宽阔明亮的空间。由于空间足够大,文物陈列区拥有让你走到腿软的地盘,漂亮的灯光,精美的橱窗,夺人眼球的文物,以及周围大理石的装饰,构成完美的现代博物馆硬件要素。
那些多节的玉琮,在高古玉器陈列区格外醒目,它们高低罗列,任由射灯照耀身上,灯光照见细微处,温润的包浆毕现,而那布满器物的兽面纹,以及古怪的图案,把参观者的眼睛牢牢勾住,并且牵动你神思畅游,遥想5千年前后良渚文化的奥秘。
对玉琮有研究的人,知道玉琮代表什么。它是长方形,中间钻有圆孔,一般三节,有的干脆是一节,代表古老的“天圆地方”最朴素的自然观念。有人说,它也许属于部落巫师的持物,用来跟天地沟通;也有人说,它代表最高权力,有点类似于后来的“持节”,高高一举,就可以发号施令。出土于本地,当然陈列起来具有现实意义,能使常州人知道,我们都是良渚文化带的后人,我们祖先在这片土地上创造过许多辉煌。
被定为镇馆之宝的那个影青观音,平时不常展示,偶尔到重大时段才拿出来抖宝。我有幸亲眼见识,在它跟前滞留半个小时,看得久久感叹不已,就不肯离开,被吸住了似的。现在我知道这种影青,产自于景德镇湖田窑,它属于元代精品,出土于老市政府一口老井,被国家馆藏文物年谱收录。所谓影青,就是在瓷土上面浇一层青釉,浓不浓,淡不淡,因为浓了就变成青瓷,淡淡的忽隐忽现才叫影青。这种瓷土很细腻,颜色呈象牙白,据说是用景德镇麻仓土,后来这种麻仓土告罄,所以元影青比较珍贵。观音开脸非常慈祥,它披着一种斗篷类的服装,衣服褶皱表现得细致入微,好像有飘动之感。
常州这几年大兴土木,导致出土文物不少,周边墓葬挖掘出来的许多文物,都进入常州博物馆,得以让更多人了解常州千年或数百年前的先民,生活器物都是哪些东西,琳琅满目,丰富异彩。不过,当你看过镇江博物馆之后,对常博的馆藏会产生小小遗憾。那时常州许多地方属于镇江专区管辖,武进金坛都是,大量出土文物被镇江拿去,例如金坛出土的元青花、明代青花器等,这些可都是大件文物,代表性非常强,当然特别拉眼。不管怎么说,常博的馆藏也容量不小,档次不低,仔仔细细看一遍,特别养眼,并且给人产生一种穿越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