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毕业大学生到工厂一线当操作工,首先反应出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高技术岗位稀缺性也随之增大。大学生和市场需求之间存在的结构性矛盾逐步加深。大学扩招造就了总量庞大的大学生人群。据《经济学人》杂志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夏天,国内大学生毕业数量达到了创纪录的830万,比香港的总人数还多。遗憾的是,中国是典型的制造国,产业结构消化不了这么多高教育人才,于是出现了技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并存的矛盾局面:一方面大量工厂劳工短缺;另一方面大学生遭遇严重的就业难题。
在整体就业环境不理想的时候,一些大学生能够认清现实,走务实路线找到自己愿意做的工作,是非常值得鼓励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从个人角度而言,不管从事什么工作,只要脚踏实地,都能让自己的人生更加接近成功。
从国家的层面而言,让高校毕业生从事低技术劳动,却是一种资源浪费。根据2018年《教育经费执行情况公告》的数据,国家每培养一个大学生需要花费近2万元。这些大学生毕业后,没能进入相关领域施展所学本领,促进社会更好的发展,对国家是一笔重大损失。
除此之外,高素质人才进入低技术需求岗位,会让许多普通技工被大学生挤出原有的岗位,形成一种“挤出效应”。随着“挤出效应”一层一层的传导下去,最底层的劳动人民将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这样势必对社会稳定造成恶劣的影响。
综上所述,大学生去工厂做一线工人,从个人角度而言值得尊重与肯定,从国家角度而言则是一面警钟,显示了国家产业的升级需求的迫在眉睫。中国的教育体制也需要进行改革,建议对标同属制造业为主的德国,根据现有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帮助毕业生们更容易找到对口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