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躺平即是正义》的帖子迅速出圈,“躺平学”成为了讨论热点。“躺平一族”代表了一种低欲望,不在意吃穿用度、社会地位,停止竞争与比拼,躺下来,休息一会。
躺平在青年群体中引起的广泛共鸣或许是来源于年轻人日益激烈的生存与竞争环境。谈起“内卷”,这个本来自于社会学研究的名词,年轻人都颇有感悟。升学就业、升职加薪,甚至两性婚姻,都逃脱不开“内卷”。而“躺平学”,无疑给备受内卷压力的年轻人一个喘息的方向。对内卷的厌恶,导致了躺平学的崛起。躺平在大众的渴望下,成为了反内卷“先锋”。对此一些声音认为,年轻人的躺平会导致群体欲望的降低,青年人失去了奋斗精神,长此以往无益于个人和群体的上升。
私以为,躺平并不是青年人的“非暴力不合作”。如今社会资源与需求的供求失衡,竞争压力加剧,高速发展期转为平缓发展,相比于父辈们,现在的年轻人更难也更慢能看到拼搏带来的成果。在校园生活中,成绩的优良直接与大学的好坏挂钩,而大学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求职时的困难模式。在一些传统行业领域,如金融、法律、医学,名校与否,学科排名,在工作能力考核之前直接决定了求职者能否进入更“高端”的就业单位,获取相比之下更“高昂”的报酬。在劳动市场中,这一代年轻人被要求要学历高、能力好、接受低工资高强度加班。名校毕业只能收获城市最低工资标准的岗位工作甚至还不包括五险一金的例子在身边比比皆是。一位在字节跳动实习的大学生因为在晚上十二点前就休息未能在凌晨及时处理工作甚至被同事传为“奇葩”、“笑柄”。这一场零和游戏从校园生活就被按下了开始,还不知要在何时结束。
而“躺平学”,不过是在告诉青年人,停一下,也没有关系。我想难有人会做到极端意义上的躺平,对躺平这个议题发出最大声量讨论的,是那些在竞争中累坏了的年轻人。平凡无罪,休息也是合理的。躺平不是不创造价值,而是适当降低欲望与期待,适度逃脱开一直隐隐约束着自我的标准与要求,逃脱世俗的束缚,让自己歇一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