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日,这是武汉两名妈妈在考场门口烧香跪拜,类似情况多有发生,家长们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这种做法值得商榷,虽说法无禁止就是可以。
一方面,“大学毕业等于失业”的现实令人不胜担忧,至于本科生送外卖不算稀奇,而多少个博士生去争聘上海某街道办事员岗位,以及村干部职务等,种种现象表现“大材小用”蔚然成风,读大学,拿到高学历不再等于一劳永逸,改变命运,可轮到自己的孩子来参加高考之际,多少家长还是“好了伤疤忘记痛”,巴望着考出好成绩,十年寒窗,一朝中元。
上次看到朋友群一个话题,说外卖哥不敢告诉别人自己是本科生,问其原因,是不好意思说,因为他知道他们这批外卖哥当中,光硕士就一堆,自己是学历最低。总之,关于博士硕士低就从业的事情,在当下不为新鲜,于是有人问:早知高学历的人去干不要学历的工作,为什么还要去上大学,本科毕业还攻读硕博?
如今流行一个词叫内卷,各行各业,处于一种无序竞争状态,没有规矩,章法乱套,死命压低工价,照样有人前赴后继。一是说明人才过剩,二是感觉岗位稀缺,三是钱越来越难赚,四是由于年轻创业缺少应有的基本保障,迫使大家先顾眼前,赚钱还房贷车贷之类。
而家长的想法往往是撕裂的,一面担心自己的孩子考不上好大学,将来没有高文凭,一面看着人家大学毕业的孩子去干粗活有所感慨,却浑然不知究竟出于何种原因,便以为自己的孩子将来不可能走这样的路。于是,一考定终身的固定思维依然顽固,否则无法解释家长为什么在考场前烧香拜佛,此时每一张脸上都写着虔诚二字,管不了那么多了。
看到有关资料说,以色列是如何培养年轻人的?高中毕业必须先当兵,复员后不是马上考大学,而是周游世界,长见识去,这些钱都由国家出,等到你玩够一年,觉得自己确定专业目标,回来再去考自己想上的那所大学,选定爱好专业,毕业后也几乎都从事这一行,基本做到学有所用。所以我国教育的问题不是考上多少大学生,出了多少硕博,大学普及化率多高,恰恰是学以致用脱节,辛辛苦苦读了十几年,文凭拿到很高,回到社会之后几乎用不上,于是都去干专业之外的工作。
如果对教育资源负责,对培养的人才将来前途负责,那么光培养有文凭的学生远远不够,追求数字缺乏质量的培养毫无意义。其实家长要祈求的,应该是这方面出现改革,而不是孩子考上一所好大学,最好是出个什么高考状元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