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大副教授丁延庆现身说法、吐槽女儿引起公众热议,他声称:“我想教她逆天改命,她却叫我学会认命”。对此,笔者认为身为父母,修炼心态至关重要。
中国传统文化推崇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宣扬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父母因给予儿女生命,也顺势拥有了掌控孩子生命的权利。无论是求取功名、光耀门楣,抑或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从个人事业到婚姻爱情,无不拘囿在封建家族规定的固有范围之内。即使风流俤倜如贾宝玉,才情四溢如陆游,甚至扛起新文化运动大纛的鲁迅、胡适之辈,依然无法突破封建伦理纲常的限制,在个人婚姻上循规蹈矩,不敢逾越雷池。而西方文化更推崇培养孩子独立的人格,释放其自由的天性。黎巴嫩诗人纪伯伦的名诗《致孩子》堪称经典: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而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儿女,他们藉助你来到这个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给予他们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思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而今,时代的车轮已驶入21世纪,身为北大副教授的丁延庆接受过一流的高等教育,更应摒弃中国封建伦理思想,充分尊重孩子的天性,顺势而为。知子莫如父母。父母最重要的责任是在日常生活细节中发现孩子的天赋。此处的“天赋”是广义之天分,而非家长思想观念中狭义的学习书面知识。天赋可以涵盖语言、数理、情感、实践、运动、音乐、美术、表演、空间能力等各个领域。每个孩子都是带着使命来到这个世界的,他们各有所长,家长应使其发挥最擅长、最有兴趣的“点”,使其各尽所能。万紫千红总是春。若能如此,每个孩子都将在擅长的领域成为栋梁之才,成就卓越。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在“伯乐”的精心培育下栉风沐雨,自由舒展个性,活出精彩,活出独一无二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