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建党百年专辑【1】
张太雷小时候的故事
陈平
张太雷烈士是中共早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创始人之一,青年运动的卓越领导人,是广州起义的主要领导人。在1927 年12 月12 日的广州起义战斗中,他被敌枪击身亡,为探索中国革命的道路,他献出29岁年轻的生命,成为中共历史上第一个牺牲在战斗第一线的中央委员和政治局成员。
作为在中国近代革命史上如雷贯耳的常州三杰【张太雷、瞿秋白、恽代英】之一,他的英年早逝乃中国革命的重大损失,当然要奋斗就会有牺性,尤其是在为中国人民求解放的伟大事业中献出年轻的生命,如座钢铸的历史丰碑,永远活在中国人民的心里,在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今天,咱们缅怀常州三杰的丰功伟绩,对他们伟大的一生更生无限崇敬之情;
中国民间有句俗话,叫作从小看看长大一半,但凡后来对社会有贡献的英杰人物,如著名的革命家,作家,艺术家,科学家等等,他们在少年时的见识抱负聪明才智,总是有点与众不同,譬如张太雷改自己名字的故事就非同一般。
1898年6月17日,也就是是戊戌年的丁卯时辰,寄居在常州西仓街岳父薛锦元家的薛氏,产下了一个男婴。
哇,接生婆一见这孩子天庭饱满, 他一边睁开黑亮的大眼好奇地望着这个世界,一边响亮地大声啼哭便说,哎呀,这小少爷的底子真好啊,听听,哭起来就像打雷一样。
薛氏一听就对丈夫张光斗说,给孩子起个名字吧,张光斗略为思考了一下说,就叫他泰来怎样? 否极泰来嘛。泰来,张泰来?薛氏愣了一会后就说,好的,就叫他张泰来吧。其实她心里觉得这名字还不太理想,不过此时也只能点了点头,为何,因为他们在先有了位叫泰临的大女儿。
可是到了张泰来8岁读小学时,他就将这名字改掉了。为何他要首次改掉名字,期间发生了啥情况,还有,是谁让他……一系列问题听起来蛮蹊跷,其实只要将来龙去脉弄清便会水落石出。
众所周知,咱常州自古便称毗陵,史誉八邑名都、中吴要辅。清朝末年已是铁路横穿、水网纵横、车船往来、商贾云集的通商要埠,市区有连东西接南北的四条大街,运河上大小桥梁有几十座。可在动荡不安的封建没落时代,此地已是满目疮痍民不聊生,譬如这张氏的祖先,从宋代起就居住在常州西下塘3号,但是到了张光斗这一代,因为家道中落入不敷出,生活日益维艰。 不过小泰来的降生,还是令全家人欢欣不已。
,呵呵,一个健壮的男孩子啊,我张家又添丁啦,泰来泰来,否极泰来!张光斗兴奋地搓搓手,但一想到家景现状,心里又充满惆怅和不安,原来他已有很长时间没稳定的工作了,这收入嘛,不言而喻。我该怎么办呢,作为一家之主,总要想养活这一家人啊,看着泰来,泰临,还有产后虚弱的妻子,他只能暗自叹气。
光斗啊,你不要太愁喔,常言道,船到桥头自然直,我们一定会挺过去的,待泰来满了月,我就出去帮人家,一定会……善解人意的妻子一边安慰丈夫,一边给襁袍中的孩子喂奶。
张光斗一听,心里更如刀绞。是的,小泰来的降临无疑加重了家庭的负担,看着妻子营养不足的面庞,他感到羞愧无言。
日子就这样熬到泰来3岁的一天上午,他家的门外突然传来一阵熟悉苍劲的说话声,哟,我说这些日子怎么喜鹊一直唱枝头了呢,原来咱张家又添了一位壮小伙,我又多了一位侄孙了!
张光斗抬头一看便惊喜交加,哎呀,是您回来了啊,绍曾堂伯,快请坐快请坐!来人叫张绍曾,是张光斗的堂伯父,他返乡探亲了。
快让我看看我的小侄孙,张绍曾迫不及待地抱起小泰来,嗯,天庭饱满两眼鸟黑,模样大潘潘,是个福气相!小泰来也一点不胆怯地看着他。听张绍曾这么说,张光斗一声不响地苦笑笑,
怎么,光斗,你好像不高兴啊?作为江西萍乡安源煤矿总办的张绍曾阅人无数,他立刻看出堂侄张光斗的苦衷。
听张光斗说出实际情况后,张绍曾立刻说,你才华横溢,只是没有机会展示,如果你不怕吃苦,就带了全家到我那里去干吧,张光斗一听便点头答应下来。所以1901年春天小泰来还不满3岁时. 他便与全家来到江西萍乡安源煤矿。
因为光斗为人正派,工作认真,办事公道,性格随和,,大家全很喜欢他,没多久,这里的乡民们就对他如此评价,知道他是总办张绍曾的亲戚后,乡民们不仅对他很尊重,在生活上也常予关照,他家的日子也能勉强过得去了,小泰来也就慢慢长大了。
哎哟,痛死我了痛死我了!哎哟!没想到在1906年过春节的2月21日深夜,张光斗突然得了急症,他高烧头晕,心胸闷疼让薛氏束手无策;这怎么好,这这么好呢,光斗啊,你一定要坚持到……
真乃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啊,一直捱到天亮,才请来矿区的一位医生。医生知道他的病情很严重可找不出病因,只能叫来人抬上担架送往醴陵医院救治。可是已经晚了,年仅36岁的张光斗就这样一句话没留地辞别了人间,才8岁的小泰来泪流满面,,眼前不断出现父亲的音容笑貌。一家之主就这样突然走了,顶梁柱塌了,在萍乡没了经济来源的薛氏斟酌再三,决定带孩子们返回故乡常州,她从此去帮人洗衣维持家庭。
薛念祖是常州西郊小学资助人之一,也是张泰来外公的堂弟,经他帮助,1906年春张泰来就到这座新式学堂读书。
嗯,按照张泰来的考试成绩,可以直接上二年级 。看过考卷的校长吴康立刻作出决定。为何他能直接跳级?有人对此提出疑义。
噢,张泰来从小受过父亲良好的启蒙,又进私塾读了半年多书, 水平比没上过学的孩子高,你看看他的所有考卷,全是5分啊!吴康校长感慨地说,像这种孩子学校免费让他上学。
勤奋好学、求知欲旺盛!班主任对这位新来的张泰来作出评价。是的,他对每一门功课都很感兴趣,上课总是精神抖擞认真听讲,下课后按照教师的要求,一遍一遍地复习,直到把内容都消化掉他方罢休,其他老师对他也如此评价。
有一次校长吴康问他,张泰来,课余你最喜欢干什么呀!张泰来很认真地回答,我喜欢读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说岳全传》、《三国演义》、《东周列国志》等书。哎呀,你小小年纪,竟然……吴康校长一听很惊讶地看看他。
其实吴校长不知道啊,回到家里的张泰来常一边帮姐姐做家务,一边将书中的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她听,让姐姐也入了迷,真佬啊,诸葛亮介么有本事啊。我真佬钦佩书中的英雄啊,他们行侠仗义、乐善好施、不向恶势力屈服,说到兴头张泰来就啧啧地赞道,
喂,你,为啥打小同学,知道大欺小现眼宝是啥意思嘛?他还付诸行动,有一次遇到大同学欺负小同学,他不顾年龄小挺身去帮小同学,他一边将小同学拉到自己的身后,一边挺起瘦削的胸脯,握起双拳责问对方。对方一看他个头比自已矮半个脑袋,就瞪大眼吱开嘴说,也,我教训他关你嗲事啊,快走开噢。当心我连你也……
可话音未落,自己的右脸上便挨了一拳,热辣辣蛮疼,刚想还手,没想到左颊又吃了记大耳光,两眼顿时迷糊起来,随着我这是武松义救……一声怒吼,此人定睛一看,哎呀,这哪是瘦弱的张泰来啊,不就是那位梁山好汉行者武松来了嘛,抬头看看周围全是怒目而视,只好捂脸孔灰溜溜地走了。虽然有两次张泰来也吃了亏,但他仍毫不畏惧,照样打抱不平。
俗话道,伯乐不出,骏马必然失识,人才的发现,全靠启蒙老师的慧眼识珠,西郊小学教导主任马次立任他们的语文老师,有一次他出了一道作文题,题目是:“试论学生之职责”。
张泰来是这样写的:今日之莘莘学子,明日之国家栋梁,应砥砺品行,刻苦求学,关心民众疾苦,思考祖国的前途,以救国救民、复兴中华为己任……马老师一看,立刻为他小小的年纪就有如此深刻的思想感到惊讶,不仅将他作文批为优等,还特地加个“上”字。
平时马老师对他的印象就很好,今日得知他如此年少立志报国,心里更感欣慰,就将他叫到办公室来,让他坐在自己对面的椅子上。
张泰来刚坐下来,马老师就说,你作文写得很好,我给你评为优上。张泰来很高兴,马老师又说,你小小年纪就立志救国救民,复兴中华,志向可嘉啊,能否跟我谈谈,你准备怎样去实现这个志愿?
一听老师问及这个问题, 张泰来脸上笑意顿失。因为没想到老师会问他这样的问题,心里毫无准备,其实他也的确无法回答,为什么,
因为张泰来家境自小贫寒, 生活凄苦,自身的痛苦遭遇、童年在安源所见所闻,返乡后看到周围群众悲惨的生活状况,使他对封建社会的贫富不均极为愤慨,对清政府的腐败无能颇为不满。但究竟怎样才能兴国兴业,为民解忧?在当时的条件下,谁都无法回答,作为一个才几岁小孩子就更难回答,于是神情有困惑,按照现代人的说法,他患上抑郁症了。
不要紧张,你是怎么想的,就怎么说,说得不对,也没关系,心里想到多少就说多少,我们一起讨论嘛。听马老师和蔼地对自己说, 张泰来想了会说,我想,要实现志愿,现在在学校读书时就要勤奋学习,多学一些知识,注意锻炼身体,作好一切准备,等长大后,要多做有益的事,为国家出力。
虽然说得不很具体,但想法无疑是正确的。马老师非常高兴,他用手拍了拍他的头说 常言道,贫不足羞,可羞的是贫而无志。我知道你的家庭非常贫寒,可你人小志气大,我为有你这样的学生感到骄傲!你说得很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就要从今天做起,把功课学好,从书本中汲取知识,充实自己。 张泰来一听,立刻很懂事地点点头。以英雄豪杰、爱国志士为楷模,为了国家的振兴、民族的兴旺而斗,马老师继续启蒙后站起身在屋中踱了几个来回说,张泰来这名字虽然不错,,但我还是建议你改个名字,叫张复,好不好?可张泰来没明白马老师的意思,只是很困惑地抬头望着他。见他一脸疑问, 马老师笑着对他说,你不是立志致力于复兴中华吗?如果改名叫张复,不就能时刻记住自己的志愿与誓言了吗。 张泰来突然明白了,他点点头说,好,从今以后,我就叫张复吧。说完,他马上站起来向马老师深深鞠了一躬,谢谢老师为我改名。马老师很激动地扶着他的肩膀说,希望你人如其名,长大后真能为复兴中华贡献一份力量。张泰来,不,张复一听,很坚定地点点头,两眼闪出灯炬般的亮光。 于是张泰来便改名为张复,直至上大学前他一直用这个名字。
投身革命后,他曾改名为张椿年、张春木,最后才改为张太雷,寓有震醒痴顽、打击强暴之意——这是后话。【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