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优秀作品选[168]
牛年奔牛行
文史语言系文创班 巢煥康
农历三月廿八是奔牛镇民间传统庙会。好友L是地地道道的奔牛人,到城市创业几十年,打拼出了一方天地。每年这天,他和村上人一样,都会请上亲朋好友,回到老家团聚热闹一番。受主人之邀,我今年又一次踏上了古镇奔牛的观光之行。
奔牛镇有史记载已有二千多年,宋咸淳《毗陵志》引《舆地志》记载:"汉时,金牛出东石池,到阿曲(今丹阳)入栅断其道,牛因骤奔,故名。”史上誉称奔牛为邑西巨镇。
奔牛镇座落在黄金水道大运河常州段西侧,大运河穿镇而过,由于钥锁运河,是水路要冲,自古以来这里舟楫往来,馆舍林立,驿站酒肆随处可见,各业作坊应时而生,商埠名噪江南水乡,颇享盛誉。尽管千年来沧海桑田的变迁,旧时的繁华景色已被当代的城乡面貌所置换,但古镇醇厚的独特韵味,仍然深深地吸引着我,打动着我的心绪,特别是犹存的老街、老房、老桥、老习俗、老传说让我对这座古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猎奇的心态得到了一次次满足。
倘佯在古镇老街斑驳的石板路上,两侧明清建筑风格的商铺虽然已失当年的光鲜,但这里的店家还是传承着旧时的经营模式,木板排门一爿爿整齐地摆放店堂外侧,店内木制货柜上陈列着众多农具杂品和生活必须用品,一些在都市里难得见到的用品用具,在这里依然能淘到稀缺。这些规模不大的商店,它们在传承中架构起了现代和过去的桥梁,将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差距巧妙融为一体,方便了人们生活所需。抬眼看去,旧墙上“中国人民银行”端庄秀丽的雕字下,门窗虽然紧闭,墙上绿苔隐现,仍使我连想到了这里当年的繁华。一间门面不大的理发店里,座椅陈旧,玻璃镜子已经模糊,师傅佝偻着身体已显年岁不小,还在用手动理发工具为客人专心致志地服务,使我看到个体匠人的执着。陈设简陋的茶室里,小方桌长条板櫈上围座着一些老者,或品茶或下棋,交谈声委婉细语,看得出这里生活的人们祥和安定。
让我最振憾的是这古镇蕴藏的特有文化气息及历史遗存的丰富,众多名人佳话和历史传说为古镇老街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
传说奔牛后王村的桥梁群是乾隆下江南曾到此游玩,为历史上八景之一,现存有芦渎桥、王兴桥(芦渎官沟)等四座平板石桥。
陈氏书楼 梁武帝曾与乡民陈文表少时共读,极为相善。梁武帝即位后欲授文表官职,文表不愿当官,愿还乡教子读书,因此由梁武帝勅建书楼以示表彰,惜此书楼遗迹早已湮灭。
万缘桥 是古运河水道上奔牛境内的一座石桥,相传古时河道二侧的先民相互交往与贸易货物都靠渡船往返,船主心黑,往往高价收取渡资。附近庙宇内有位高僧看不惯这种欺诈行为,思衬着想要在河道上建一座桥,方便民众往返过河。由于需要大量资金,无奈之际,他利用擅长书法一技,起早贪黑曰复一日地书写"缘”字,将成千上万幅所写作品以每幅一文的价格出售,这样经过长年努力,终于筹措到了建桥资金。这座石拱桥,以糯米浆和石灰明矾作为粘合原料,将大小不一的各种石料牢固地结合,历经千百年来风霜雨雪和暑寒交替的考验,至今还巍然屹立在古运河道。踏着光滑的石板拾阶而上,我仿佛走在时空隧道,偶感每个台阶都向里倾斜有凹槽,这是为防行人雨雪天滑倒而特意设计,几十个台阶之上是桥的顶端,只见正中央的桥栏上有一巨大石块凿成了座椅状,好奇之际听当地人解说,"此石椅叫作美人靠,造桥时考滤到桥陡又高,老人小孩上桥往往会气喘嘘嘘,设此石椅,就是让上桥人有个稍事休息片刻的地方"。可见古人在做公益善亊之时考虑得是多么地周到,此桥的独特的建造风格看来也是古代石桥建造中的独有现象。桥埻上二个威武健壮的石狮,见证了这桥经历的千百年风雨。
更为有趣的是在这"万缘桥"的衬托下,流传着的一个关于明代美女陈圆圆的动人传说。相传陈圆圆的父亲陈货郎经常担着货郎担往返于万缘桥,而他身后总是跟随着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她扎着羊角辫,手中转动着拔浪鼓,用清脆的嗓音帮父亲大声地吆喝着生意。若干年后,这位小女孩成了一代名妓,在明末清初的历史舞台上,演译出了"怒发冲冠为红颜”这一世人熟知的一曲。
镇西伯牙桥 ,相传俞伯牙曾抚琴于此得名,下为琴渎,古有大悲庵,庵中有一室洞开,游人顿足拊手则音铿然,若琴声。古为伯牙琴台,今庵早废,渎亦淤塞不通,桥面仅有一块石板架于小沟之上,但俞伯牙与钟子期二人在此相知相遇的感人故亊,一直被口口相传保留了下来,而且这里的人们更是坚信:成语"高山流水遇知音"典故的出处所在。
能仁古刹 又称能仁铁佛,在镇西,相传齐代(公元479年至502年)由黄门侍郎萧惠开舍建之,时名禅乡,宋政和年间改名能仁寺,现移建于大运河南侧,新建寺庙佛塔高耸,金壁辉煌,已呈奔牛镇标志性地标建筑。
奔牛镇抗战阻击战旧址 金牛大桥西堍,紧靠桥十位边有一块小石碑树立在那里,上面写着奔牛阻击战旧址,记土城了一段沉重却又悲壮的历史。1937年11月29日下午3点至凌晨3点,我守军血战十二小时,打退了日军多次冲锋,阻敌于河东岸不能越一步。由于汉奸出卖,曰军北上经北虹桥过河绕道包抄广西部队后路,使广西軍腹背受敌,这些抗日英雄仍坚守阵地,英勇战斗,终因寡不敌众弹尽粮绝,最后一百多名官兵全部壮烈牺牲。1946年后人拾殉国英雄的白骨安葬,並在公路西北侧建"抗日阵亡无名英雄纪念塔”,文革期间被拆毁。
这里繁荣的贸易集市,也孕育了早期民族资本运行者的成功,民国时期刘国均先生从江阴靖江来奔牛镇经营布匹生意,在这里挖得第一桶金,並萌发了棉纺、织、染、印工业化生产的思路,在常州城里相继开办了大诚一、二、三棉纺织厂,解决了千万个家庭劳动力的出路,在纺织品市场上做得风声水起,成为这一行业的龙头老大,为江南这一民族工业,树起了一面标杆大旗。
奔牛也是一个世代重视文化教育的重镇,尊师厚学培养了当地良好的祟尚教育的良好民风。闻名遐迩的奔牛高级中学,奔牛中学等学校一直是常武地区的乃至江苏省内名牌学校之一,培养出了成千上百的辛辛学子。救国之道在于教育的何嗣焜;树人中学名誉校长姚祖训;单杠王吴玉菎;东南大学校长顾冠群;中央文明委副主任刘淇,就是其中的翘楚代表。
奔牛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内河港口奔牛港的规模在全国首曲一指,铁路、公路、高速公路、民航机场等交通要素完备。水陆空俱全的交通条件,使这个千年古镇集聚着巨大潜能。我们相信,奔牛这片沃土上,伴随着祖国发展的征程,千年金牛将奔发出新的荣耀和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