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焘给我们的历史教训
——党史学习随感之三
在反映长征的新历史剧《伟大的转折》中,再现了张国焘叛变革命的过程,给我们讲解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历史教训。
红军在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之后,完全摆脱了蒋介石的围追堵截,爬雪山,过草地,终于在1935年6月16日与四方面军在懋功会师。会师时一方面军仅有一万余人,且装备远远不如四方面军。这时四方面军的领导人张国焘野心膨胀,自持军力远超一方面军,企图枪指挥党。以毛泽东和周恩来为代表的党中央为加强与四方面军的团结,实行红军的集中统一领导与指挥,决定将周恩来的红军总政委职务让给张国焘,但并未满足张国焘的野心。1935年6月28日,中央政治局否定了张国焘南下的错误主张,正式决定在一、四两方面军会合后集中主力向北进攻,并决定两个方面军混编,分左、右两路军共同北上,中央机关随右路军行动,张国焘率左路军行动。但是张国焘顽固地反对北上,坚持南下,与中央发生了严重的路线分歧。1935年7月28日,毛泽东等来到了毛儿盖,并召开了会议。会上在讨论今后行动方向时,中共中央坚持一起北上,张国焘则主张南下,双方相持不下。张闻天以党内总负责人的身份宣布举手表决。结果,只有张国焘一人反对北上。会后中央严令张国焘立即率部北上,但张国焘根本不把中央放在眼里,反而密电陈昌浩:“劝毛、周、张放弃毛儿盖方案,同右路军回头南下。如果他们不听劝告,应监视其行动,若执迷不悟坚持北进,则应开展党内斗争,彻底解决之。”幸运的是因陈昌浩正在会上作报告,这封电报由叶剑英先阅。叶剑英看完电报后,不动声色地离开会场赶到党中央驻地,把电报交给了毛泽东。毛泽东立即机智地率领中央北上,避免了我党又一次重大危机。1935年10月5日,张国焘在理番县卓木碉另立“中央”,并自任“临时中央主席”,扬言要“开除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博古(秦邦宪) 的党籍,并下令通缉”。张国焘公开分裂了党中央。
张国焘的分裂活动给党带来了重大危机。但由于他的路线错误,南下的战斗中一再失利,使红四军遭到了重大损失。1936年6月张国焘被迫取消了“第二中央”,并随红二、红四方面军一起北上,10月到达陕北。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以宏大的胸怀,仍接纳了张国焘,派他担任陕甘宁边区政府副主席、代主席。
可悲的是,张国焘并没有真正认识自己的错误,更没有从自己的这个错误中吸取到教训,相反在叛党道路上越走越远。1938年4月初,他乘祭黄帝陵之机逃出陕甘宁边区,投靠了国民党。不久,他又加入国民党的特务组织军统,从事反共特务活动。抗日战争胜利后,还一度出任国民党救济总署江西分署署长。1948年6月在上海创办《创进》周刊,继续进行反共宣传。1949年转居香港。1968年移居加拿大多伦多。1979年一个寒冬之夜,冻死于一家养老院,了结了他可耻的一生。
张国焘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他曾参与领导南昌起义;指导鄂豫皖苏区根据地;三去莫斯科,是中共领导人中唯一获得列宁亲自接见的人。但他最后彻底叛变了党,叛变了革命,说明一个人如果不能时刻改造自己的非无产阶级思想而任由自己的个人私欲无限膨胀,其结果必然会走向人民的敌对一方,成为历史的罪人。对共产党员来说,张国焘是一面镜子,是一个反面教员,经常用他来对照自己,能使自己时刻保持革命精神,做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