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网 | 微博 | 客户端 | 旧版博客
收藏本站

《红楼梦》回回评 第三回 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第六幕 宝黛初会黛观宝 中国学文化卷文学册《红楼梦》篇

安文 最后编辑于 2024-04-27 12:43:02
206 0 2

《红楼梦》回回评 第三回

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第六幕 黛初会黛观

中国学文化卷文学册《红楼梦》篇

安  文

在母亲眼里,贾宝玉是“孽根祸胎”、“混世魔王”,戏言间有几分认真,几分无奈,几分溺爱,是最亲近之人才会给的戏谑评价。准确的言外之意或许说宝玉任性乖张,似乎不好相处,提前给黛玉心理准备。不同人对同一人的评价是不同的,比较之前不同人嘴里对贾宝玉的评价,真正应在意父母评价。各位可曾问过或侧面打听过你在母亲眼里是怎样的人,是骄傲还是无奈。王夫人话语勾勒出宝玉同其他同龄儿童的共性:性格还没成行,想一出是一出,情绪想法随心随性而发,喜怒哀乐溢于言表,敏感而多情。黛玉素闻母亲所说,对宝玉形象已做过人设,顽劣,不爱读书,纨绔难处等,听舅母如此说,也就对上号了。不知她是否认为,男孩没有不顽劣调皮,天生爱读书更少,喜欢与异性玩耍并不稀奇,又哪个不是被老人捧在手心溺爱备至。这出乎天生人性的特征,放在寻常人家是寻常,放在官宦之家、诗礼之族,便似乎成了无可救药的废柴。这种孩子没出生时便被预定了人设,模样,形象,甚至成长轨迹,这才是滑稽可笑的,才是其人生悲剧序幕。无论性格另类的黛玉怎么想,这种看似另类的性格,可能反使她印象深刻,勾人幻想。但初来乍到,明白舅妈要自己与之保持距离,便承顺长辈笑明确不沾惹立场,分寸极强。王熙凤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宝玉则是先闻其性。不过,见前了解的宝玉信息,像捡起块拼版慢慢构成一幅完整画面,总有缺漏,等拼好亲眼一见,或许另番模样,心中构图待眼见确认。

在外婆处晚饭毕,只听外面一阵脚步响,丫鬟笑道:“宝玉来了!” 绛珠仙子原以为是青埂峰那块”惫懒”“ 懵懂”、顽劣邋遢的蠢物,谁知神瑛侍者已经:头戴束发焊玉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亦称额子,覆前额束住额前头发,兼为头饰);穿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全称二色金库锦,花纹皆用金银线织出;百蝶穿花,纹饰图案,乾隆时流行,都是江南织造精品;箭袖,亦称箭衣,古射者服,箭袖去其下半,仅覆手背,便于挽弓射箭),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上有五彩丝攒聚成花卉状的结子,带长穗以束腰的丝带,杭州织造精品)。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起花,花纹凸起;八团,衣面绣、织的八个圆形彩图;排穗,衣服下缘排缀穗子;尤其倭缎,福建漳州、泉州仿日本织法制成的缎子,杭州织造垄断产品);登着粉底青缎小朝靴。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如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项上金螭璎珞,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黛玉一见,吃一大惊:“好生奇怪!好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生活中类似经验并不少见,冥冥中我们与似乎全无任何交集的某些人或某些物有天然亲近感,人与人之间更为明显。不同的人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累积着、搭建着自己的印象资料库和精神镜像,当遇到类似的人和故事时,迅速提取这些资料,以至于仿佛经历过或见过当事人。作者将人与人之间,尤其是陌生人之间的第一次反应,归结于某种神秘关联,或前世交集过大,或前缘未了。

宝玉转身去向娘安,回来又换了冠带:头上周围一转短发,都结成小辫,红丝结束,共攒至顶中胎发,总编一根大辫,从顶至梢,一串四颗大珠,用金八宝(辫梢坠的饰物)坠角。身上穿着银红山花大袄,仍旧带着项圈、宝玉、寄名锁、护身符等物。下面半露松花撒花绫裤腿,锦边弹墨袜,厚底大红鞋。越显得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周全舒适着装,较之前出门时更“随意”,江南织造专属服饰使其通身贵族气逼仄而来,风流态度全现眉宇,精气神与穿着打扮融为一体,化而统一,相互烘托。周身穿戴搭配要与本人气质符合,与材质品牌贵贱无关,对比当下孩童判若霄壤。父母对子女吃穿用度和言行举止的影响,应该是全方位统一的,尤其衣着更不可马虎,用心讲究会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独特的身体信息表达。

不过,从上文描绘隐约发现,与之前迎春探春惜春以及王熙凤几位女性如出一辙,似乎在描绘女孩形象,虽然年纪尚小没那么多性别意识,但贾家对其培养塑造过于女性化,以至小宝玉眉宇间似乎都是女性的敏感与态度。这种中性外表塑造,慢慢会在潜意识中影响孩子性格,使得他们渐渐疏离阳刚气和男子血性。当下白白净净的小鲜肉充斥整个年轻一代,而女子却又向中性性格体征转变,无不与从小的环境改变有关,关乎审美,关乎教育,关乎人格养成。

这些描绘统统出自黛玉视角,细细打量既贴合黛玉缜密心思,又契合女性审美。一对有着密切前世因缘的人物,在现世的第一次见面,自然与众不同。作者轻易不给人物直接的性格评价,而通过具体事件和言行来表现,而众口难调,每个人生命体验不同,对同一事件观察千差万别,但能使读者留下如此大概一致印象,便算刻画非常成功。宝玉外貌给黛玉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看其外貌最好,却难知其底细,表里是否如一,又是黛玉的顾虑。作者引来一首《西江月》判词,对宝玉做出精准评价: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当然,在文字狱和封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背景下,这评价只能亦真亦假,顺从三纲五常和权贵家长愿望。从宝黛关系发展轨迹看,同样厌恶仕途经济的黛玉,在假语村言里,似乎看到了隐着的真事,认定了木石前世姻缘。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 泉水涓涓
  • 顺其自然者
发送

0条评论

  • 22339
    积分
  • 1657
    博文
  • 7305
    被赞

个人介绍

河海大学退休教师

未成年人举报专码
苏ICP备15046661号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08248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信箱:bbs_cz001@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2  业务联系: 0519-86189488
未成年人举报信箱:a82000682@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