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网 | 微博 | 客户端 | 旧版博客
收藏本站

时尚创意拜大年

老三 最后编辑于 2021-02-19 13:30:48
11858 2 5

 

时尚创意拜大年

   

       说起拜年,就会想起自己小时候。其实说小也不小了,应该有十四五岁了吧,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那个年代物质匮缺,文化生活更是贫乏,只有在过年的时候,又有吃又有玩,才是小孩子们最开心最快乐的时光。

 

小时候拜年,最喜欢二阿姨家的彩色汤团

到了冬天,进入腊月,就快过年了。要说想起拜年,小孩子也不懂,也是母亲关照的。当时我们兄弟姐妹四个,差不多大小。母亲非常辛苦,除了照料我的父亲和四个子女,还要照应我年迈的爷爷奶奶。那时候的男人不大精通也不大去做家务活的。忙着过年,购置年货,准备年夜饭,里里外外全靠母亲一个人操持。姐姐比我大一岁,妹妹比我小两岁,也干不了多少家务事。大年夜,全家欢聚,小孩子吃饱喝足又无心事,一觉睡到天亮。所以到了年初一,母亲就嘱咐我们出去拜年了。到亲戚家拜年,我是最高兴的,叫几声长辈,有压岁钱,还有糖果瓜子什么的吃,你说会不开心吗?记忆中,压岁钱有多少忘记了,应该回家后全部交给母亲的。

特别记得清晰的是到广化街弋桥下东下塘二阿姨家拜年。我的二阿姨能干手巧,她家的汤圆(本地称汤团)真好吃,尤其是豆沙馅和荠菜馅的。而且汤团表皮颜色有黄色和绿色的,味道绝不比双桂坊里著名的“小江阴”的汤团逊色。此后多次春节拜年,我都能吃上二阿姨家的颜色多样、美味可口的彩色汤团。可惜的是,二阿姨不幸在2015冬天仙逝了,虽说已是85岁高龄。而二阿姨亲手包的黄绿颜色的汤团连同她的音容笑貌深深地镌刻在了我的记忆里。

 

向长辈拜年,是不可或缺的一大传统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知青返城进厂后,我们四兄妹先后恋爱结婚,添丁增口,小家庭变成了大家庭。不知从何时起,我们大家庭形成了一个惯例:每逢过年,从年初一至年初四,兄妹四家都会轮流作东请客。如此,从年初一到年初四,我们天天与母亲见面,省却了每家上门拜年了。但是,去其他亲戚家拜年却是省不了的,如每年都要去我的小娘舅家拜年。我们兄妹要提前约好会合时间、地点,到时或骑电动助力车、或骑自行车、或乘坐公交车,在芦墅广景苑小区南门会合,然后一起进小区到小娘舅家中。如果我的儿子有空,开着私家车送我们几人去即可,省却了许多麻烦。

 可是远在宁夏银川的我的二娘舅和远在北京的我的小阿姨,只能通过打电话来互相拜年了。记得我妹妹家尚住在中山苑的时候,每逢大年三十,我全家和老母亲都要到妹妹家里吃年夜饭。在开席前,由我的妹夫打电话到银川和北京,代表大家向二娘舅全家和小阿姨全家拜年,祝愿幸福安康。而我的老母亲少不了要亲自接听,虽然年届高龄,但母亲耳聪目明,声音宏亮,总要在电话中滔滔不绝地讲述许多虽然重复但好听吉祥的祝福话语,令远方的亲人们倍感温馨。

我的二舅妈是常州人。2012年夏天,银川的二娘舅、二舅妈曾带领全家来常省亲,由此我熟悉了表妹小渝,并互留了QQ,后来又添加了微信。除了春节互相拜年外,平时也经常联系。2015年6月,我儿子出差到银川,我特意关照他一定要去看望二舅公。我的表妹热情接待了我儿子,在酒店安排宴席相聚,还赠送我们每家一份宁夏当地的土特产。2014年、2015年间,我儿子借调在北京工作期间,去小姨婆家看望,受到热诚款待。亲友真情令人倍感温馨与感激。

 

有了手机,拜年形式越来越丰富了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拜年,尚局限在上门拜年。此后,不少家庭装了电话,又多了电话拜年。当然,书信拜年一直延续至今,它的长处和优点就是直观性强(接受者的姓名、祝贺词、生肖图案等),而且能保留,有收藏价值。我就一直保留着北京曲耀君女士、衡水赵汝东先生、南京师范大学米如群先生等许多外埠好友寄来的明信片、贺年封片等拜年书信。

       后来有了手机,拜年形式就锦上添花,越来越丰富了。先是短信拜年红极一时,除夕当天,拜年短信铺天盖地而来。未有多久,内容雷同了无新意、机械冰冷的群发,被网友冠以“老掉牙”和“俗气”,因人情寡淡不受“待见”。于是,微信拜年大热。然而,新鲜感过后,同样是群发,缺少人情味的垢病一样显露出来。大约从2015年开始,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融入个人创意的拜年方式即引领时尚,备受追捧,如模拟手写字体拜年,10秒视频拜年、美拍大头电影拜年、自制手机动态页拜年等等。

 

猴年除夕夜,拜年小视频首制成功

  2 015冬天,我在11月底参加原单位组织的信息员赴无锡学习取经回来后,心生感慨,摸索着创作学做了两个“音乐相册”(手机动态页),是下载“初页”模板制成的。因是初学不熟悉也不熟练,那几天经常忙到深夜,不过最后还是制作成功了。还不要说,不做不知道,一做真的好。有时临睡前,我会戴上耳机,欣赏自己的佳作,伴随着音乐旋律渐渐入睡。

首制“音乐相册”成功,更激发了我的创作欲望。我思忖,马上将要过年了,为何不能弄个视频拜年呢?而且萌生了让孙女花花当主角的念头。于是,我就有心积累素材。春节前去儿子家附近吾悦广场的时候,发现商家已张挂了许多迎新年的挂贴。我就寻觅适宜的背景,叫花花表演,用手机拍摄视频。回家后,我截取了视频中三小段比较清晰完整的素材,套上模板,再打上文字。因为有了制作“音乐相册”的经验,制作“音乐视频”就轻松多了,花费时间也大大缩短。年前,一部“花花拜年啦!”的小视频成功诞生了。花花拜年视频包含了画面(猴年生肖背景)、动作(花花拜年手势等肢体动作)、声音(背景音乐及花花祝辞:祝大家新年快乐,恭禧发财)和文字( 王裕强、徐美玉携孙女花花,恭祝大家新年快乐!),声情并茂,维妙维。除夕之夜,我将它发到了微信群和熟悉的个人,受到赞美和好评。

优美的《步步高》音乐声中,花花拜年啦!

       如今的拜年,除了不会使用手机的高龄老人,大多数人可以通过微信、短信来表达祝愿。而拜年视频更为时尚、创意,一改以往手机“只见文字不见人”的窘涩,配以音乐、画面,更加形象、亲切、直观。此后两年,我继续拍摄制作了由花花担任主角的小视频,由她代表爷爷奶奶向大家拜年,获得亲朋好友纷纷点赞。儿媳还用花花头像嵌入“逗拍”模板制作了卡通画拜年视频,妙趣横生。

在我的母亲九十寿宴举办之日,我套用“乐秀”模板,导演拍摄了一段以花花为主角的拜年视频。花花非常乖巧听话,按照我的策划,很快完成了拍摄。视频中,花花身着一袭粉色长裙,嘴里发出“祝大家新年快乐,恭喜发财!”的祝福语,同步表演着几个舞蹈动作,神态优雅自然。后面的背景是堆叠的大红盒装蛋糕,配乐是动听、欢快、优美的《步步高》音乐,整个画面营造出欢乐祥和的佳节氛围。当然,字幕不能少,不然别人不知道是谁拍的视频,画中人又是谁家女孩,还以为你是转发的呢。字幕字数不能多,言简意赅。我写的是:“王裕强、徐美玉携孙女花花拜年。恭祝各位新年快乐,幸福安康!”字幕是移动的,两句话可分开一点距离。我用这段视频向亲朋好友拜年,获得了好评点赞。

过年,亲友相聚、拜年、问候祝福,虽然俗套,但听着那祝愿幸福安康的吉祥话语,心中的感觉总归是温暖愉悦的。

                                       2021年1月25日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 泉水涓涓
  • 陆吾
  • 西江月
  • 人参果
  • 冯鹤鸣
发送

2条评论

  • 时尚,也是建立在物质和精神共同富有的基础上。
    2021-02-20 08:25:51 0回复
    0
  • 拜年也要与时俱进。
    2021-02-19 15:44:29 0回复
    0
  • 964
    积分
  • 34
    博文
  • 182
    被赞

个人介绍


未成年人举报专码
苏ICP备15046661号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08248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信箱:bbs_cz001@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2  业务联系: 0519-86189488
未成年人举报信箱:a82000682@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