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网 | 微博 | 客户端 | 旧版博客
收藏本站

{老城厢}遥忆常州十八间“七十二家房客”

人参果 最后编辑于 2021-02-11 12:06:43
5055 1 7

遥忆十八间“七十二家房客”拆迁这是一件大事,也是不可违背之事。随着现代化城市的发展,一些老居民区、旧房、老街道已不适应这个城市的发展,城市的重新佈局就必须要拆除一些旧建筑、老自然区、老的居民住房。政府跟据具体情况分配了新房源或货币补贴。看!一家家老住户都从破旧、低矮、潮湿、无采光设施的老房子中搬进了一幢幢拔地而起的新大楼,新单元中。看到他们的脸上露出了感恩的泪花,不少老人伸出了大拇指齐赞社会主义好!共产党处处为人民着想,造福我们广大老百性。

      十八间位于新丰街北首,新丰桥南堍,现宏达大酒家的西面。这个老小区原本没有几幢像样的房屋,在中央地带基本是以居民自建的小平房为主,狭小、阵旧、外观不起眼。住户基本上是来自五湖四海(外地打工的、逃难的、避祸的、小商、小贩等门类众多。),职业也属于三教九流,人口结构也较复杂。我家就住在这中间唯一的一幢二层楼上。该楼原来是私人旅馆分南北房,中间是一通道,解放后被政府没收成了公房归房管局管理,居住人员大都是商业职工。这幢房屋坐南朝北,东西长约36米,是砖木结构。二楼为地板房其实就是一层约五公分厚的松木板,因年代较久,木板上面都是缝隙,可直接看到楼下,我家就住在通道的上面。夏季倒好,通道内的作弄风直穿进屋带来阵阵凉气,免了酷暑之感,这冬季吗就吃不消了,俗语说:“针尖大的缝,芭斗大的风”,没法就找点硬纸板铺上。楼下大半归老房东所有,楼上南北各有八个房间。南面房间较大约十个平方,北房间不到七个平方。共住有十三户人家,大小约五十余口。我家就一个房间住父母、弟妹五口人,实在太挤就用木板搭了一层矮阁当卧室,阁板就成为了床。在阁楼上只有中间尖屋顶的地方才能伸直腰,其它地方只能爬跪了。楼下所有的家当不过是一床、一橱、一方桌而已,当然还有一些日常用品,碗筷之类的厨房用品。还有一样至今虽不用,可嫁女儿必不可少的“子孙桶”俗称“马桶”。因为整幢房子是没有卫生设施的,就是整个十八间大小百多户人家也只有三个公用厕所(其中两个是后建的),每天早晨倒马桶还要排队呢!家中杂物无处堆放这墙壁、阁楼顶板、大梁都得到了充份利用,陌生人走进房里还以为来到了杂货铺。楼面上是清一式的木板房与邻居就一层木板隔墙,这秘密、隐私无从谈起。到晚上小解,特别是男孩这一阵响声可传过去四五家!

       煮饭、烧菜就在这六、七十分宽的过道中完成。当年可无煤气、电饭煲、微波炉,煮饭、炒菜全靠煤球炉来解决。十点钟光景,这楼面可热闹了,只见家庭主妇们,也有户男一个个生起了炉子忙碌起来,铲刀声、砧板声一阵乱响。“张大娘有葱吗?”“李小妹有醋吗?”“啊哟!小王家中烧鱼缺点酱油”,这一声声亲切的招呼声现今很难听到了。这甜酸苦辣五味俱全在楼道中弥漫,如碰到炒辣椒的这咳嗽声此起彼伏,好久才能平静。开饭啰!一声声吆喝在楼面更迭,散落在各家的大人、小孩纷纷回到家中,端起饭碗以床为橙吃起饭来。不安顿的孩子就端起饭碗窜起门来,东家一筷菜,西家一口汤,这一碗饭很快下肚了,来再添点的招唤声不时响起。

      随着祖国的日益发展,不少老小区都进入了改造、动迁计划之内,十八间也不例外,只见周遭的房屋都进行了拆迁并建造了现代化的新小区,只有我们这幢房子还孤零零 地立在高楼大厦中。整幢房子的住户大都已由单位或自购房搬出去了,只剩下五、六户 留守老人。他们也在期盼着早日拆迁可住进设施齐全的新公房。城市改造的脚步没有停息,到二十一世纪初,这十八间最后的一幢旧房也被拆迁了,老十八间已不复存在,这七十二家房客的故事也告一段落。

       时有老邻居见面,还常常唠叨起原来的生活,这回味还是无穷的。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 何伯良
  • 双桂女
  • 顺其自然者
  • 泉水涓涓
  • 康熙
  • 八月小龙
  • 林捷欢欢
发送

1条评论

  • 那地方有印象。
    2021-02-11 16:03:31 0回复
    0
  • 83450
    积分
  • 9382
    博文
  • 23785
    被赞

个人介绍


未成年人举报专码
苏ICP备15046661号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08248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信箱:bbs_cz001@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2  业务联系: 0519-86189488
未成年人举报信箱:a82000682@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