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网 | 微博 | 客户端 | 旧版博客
收藏本站

【开】共同智绘美丽常州新画卷-略议龙城怎么办?

何伯良 最后编辑于 2020-08-16 08:12:26
10775 9 5

【开】

共同智绘美丽常州新画卷-略议龙城怎么办?

愚以为:如此重大的工程建设,光有政府发力号召,和少数几个人谋划,是完全办不成大事的!务必上下同心、全民参与才有可能实现。而且务必要做到全市500万人民都行动起来,力争达到“一个都不能少!”为了结合常州实际,按吾有限的水平,从省委省府文件中,仅摘取如下数段,恭请列位细阅:


二、持续优化省域空间布局

(四)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重大战略规划,建立健全省域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形成全省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一张图”,加快构建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可持续发展的高品质国土空间格局。统筹划定落实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规划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化不可逾越的红线,建立覆盖全省的“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为未来发展预留空间。

(五)推进省域空间融合发展。完善和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做好区域互补、跨江融合、南北联动大文章,着力形成以都市圈和城市群为主体,以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为支撑,美丽宜居城市、美丽特色城镇、美丽田园乡村有机贯通的空间形态。…强化水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优化水资源配置网络,完善区域水利治理,切实维护江淮安澜、百川清流。

(六)强化区域空间特色塑造。系统构建全省特色空间体系,坚持沿江沿河沿湖沿海“四沿”联动,着力优化完善区域空间治理,形成各具特色、各展所长、各现其美的美丽江苏区域空间格局。沿江地区对标世界级城市群,统筹产业转型升级和生态环境保护,更大力度“砸笼换绿”、“腾笼换鸟”、“开笼引凤”,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绿色生态经济带。…沿大运河地区突出文化为魂和生态优先,一体建设高品位、高颜值、高水平的文化长廊、生态长廊、旅游长廊,打造中国大运河最繁华、最精彩、最美丽的“江苏名片”。沿太湖地区深化全流域系统治理,大力推进太湖生态清淤、堆泥成山、湿地建设,提升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打造环太湖科技创新圈,建设世界级生态湖区、创新湖区,给太湖流域增添更多美丽色彩。…探索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打破边界限制,整合各类资源要素,打造城乡特色魅力区。

三、全面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七)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开展绿色创新企业培育行动,强化绿色制造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施绿色技术研发重大项目和示范工程,培育一批绿色技术创新龙头企业和绿色工厂,建设一批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和绿色循环发展示范区。大力发展融合型数字经济,全面提高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水平。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提高1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绿色发展水平,推动生态环保产业与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创新技术融合发展,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绿色产业链。持续推进石化、钢铁、建材、印染等重点行业清洁生产,鼓励开展智能工厂、数字车间升级改造,推动传统制造业绿色转型。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智慧农业,鼓励发展绿色有机种植和生态健康养殖,建设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积极创建国家绿色农业发展先行区,到2025年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达到75%以上。

(八)加大环境污染综合治理。着力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推进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物协同治理,降低PM2.5和臭氧浓度,到2025年全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78%以上,到2035年全面消除重污染天气。深入实施河湖长制,持续推进重点流域水环境治理,坚持陆海统筹保护海洋环境,严格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管理。全面贯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方针,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加快推进污染治理工程建设,着力打造一批特色示范段。到2025年全省国考断面三类水质比例提高到80%。聚焦“重化围江”、“散乱污危”小化工等问题,持续开展化工行业整治提升。积极建设“无废城市”,深化秸秆综合利用,推动建筑垃圾和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及循环利用。强化土壤污染源头预防、调查评估与风险管控,组织开展重点地区和重点地块污染修复。紧盯危险废物、危化品等领域,有效防范和化解生态环境风险。


四、积极打造美丽宜居城市

(十)提升城市规划设计水平。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完善区域城镇体系,着力形成以南京、徐州、苏锡常都市圈和沿江、沿海、沿东陇海线地区城市带为主体形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强化“精明增长”理念,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形态,增强城市发展的宜居性。…打造更多的城市亮点和建筑精品。


六、着力塑造“水韵江苏”人文品牌

(十六)彰显地域文化特色。扎实推进文化强省建设,丰富优质文化产品供给,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好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承弘扬吴文化、…等优秀传统地域文化,展现大运河文化、江南文化的时代价值,彰显水韵江苏、吴韵汉风的独特魅力。注重延续城市文脉,保留历史文化记忆,探索历史空间的当代创新利用,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重视乡土文化挖掘、保护、传承和利用,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延续耕读文明,保留乡村风貌,重塑乡村魅力。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依托红色资源、自然风光、人文底蕴等,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文化遗产旅游、研学旅游、工业旅游、乡村旅游等业态强化水文化建设,维护水生态健康,全面展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水韵特色。

(十七)打造文化标识工程。着眼提升江苏文化影响力和竞争力,推出更多文艺精品,培育塑造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文化标识,涵养文化自信。充分发挥江苏发展大会、江苏文化嘉年华等平台载体作用,讲好江苏故事。积极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加快建设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数字云平台等标志性项目,办好世界运河城市论坛、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打造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江苏样板”。持续推进江苏文脉整理与研究工程,加强自然遗产、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推进江南水乡古镇、中国明清城墙、“海上丝绸之路”遗迹等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实施“城乡记忆”工程,深入推进历史名城名镇保护行动,有效保护1000个省级传统村落和传统建筑组群。推动戏剧、曲艺、民俗、传统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培育非遗品牌,彰显非遗价值。

今晚老汉我先举一个典型事例为证:

从青果巷到九如巷务必首先联通

青果巷诸位均知,不再细说。九如巷在哪里?与青果巷有何关联?只好略说两句:九如巷在苏州,是大运河扭带,把一对著名的文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了…

他们就是周有光和张允和

106b31720a4442509cb9fabba7164fa1.jpeg


说起周老和张允和的姻缘,

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佳话。

中国文化界有两条著名的巷子,

一是常州走出诸多大家才子的青果巷,

还有就是住着张家四姐妹的九如巷。

而周有光和张允和的爱情,

正好将这两条巷子联系了起来。

叶圣陶曾经歆羡地说过:
谁娶了九如巷的姑娘,

谁就会幸福一辈子。

他是拼音之父,

穷尽一生让世界认识中国! 

九如巷是苏州市区中东部的一条街巷,旧名狗肉巷、钩玉巷。



编辑

冯桂芬苏州府志》作狗肉巷,并注:“或作钩玉,相传淮张葬宫妃于此,仿玉钩斜也。”民国《吴县志》作钩玉巷,并注“(在)平桥北,同治《志》作狗肉巷,或作钩玉,相传淮张葬宫妃于此,仿玉钩斜也。按,俗讹九如巷。”一云非埋宫妃而埋玉处,《红兰逸乘》卷一:“钩玉巷,淮张时宫人埋玉之地也,故近王府基。”《姑苏图》标作狗肉弄,《苏州城厢图》标作钓(钩)玉弄,《吴县图》标作九如巷。九如,见《诗经·小雅·天保》篇,其第三节云:“天保定尔,以莫不兴。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第六节云:“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全诗诠释了“敬天保民”的主题,连用九个“如”,则含有祝贺福寿延绵的意思。

愚以为:借省委省府文件的东风,常州市委市府应率团赴苏州访问,与苏州市委市府共商、共建、共享两市战略发展大计,造福两市人民!

敬请列位继承关注本文后续…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 泉水涓涓
  • 双桂女
  • 何伯良
  • jfzhuang
  • 桃子酱
发送

9条评论

  • 博主写的最前面的一段,就是说靠规划部门几个人或少数领导就把事关常州全局的大事敲定下来,是不妥的。
    高度赞成您的观点!就我的看法,常州目前有的地方的规划(我曾经关注、熟悉的区域)毫无创意,就是闭门造车的产品。比如新北区的三江口公园,本是一个纯天然的公园模子(新旧藻江河相夹而成的地理风貌),却硬是要在里面开发房子,实在不舍得靠卖地的几个收入。这种规划难免要被后人非议、乃至痛骂。
    2020-08-17 15:34:41 0回复
    0
  • 前日去了无锡的清名桥,不由想起青果巷。
    2020-08-17 08:16:06 0回复
    0
  • 谢谢双桂女老师关注支持!顺致秋日幸福安康!
    2020-08-16 19:05:31 0回复
    1
  • 谢谢泉老关注支持!顺致秋日幸福安康!
    2020-08-16 19:04:22 0回复
    1
  • 恳求上级别频繁更换领导,安下心来好好建设常州。
    2020-08-16 10:14:40 0回复
    1
  • 打造文化标识工程。着眼提升江苏文化影响力和竞争力,推出更多文艺精品,培育塑造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文化标识,涵养文化自信。
    2020-08-16 00:04:47 0回复
    1
  • 着力塑造“水韵江苏”人文品牌,展现大运河文化、江南文化的时代价值,彰显水韵江苏、吴韵汉风的独特魅力。
    2020-08-16 00:03:30 0回复
    1
  • 提升城市规划设计水平。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完善区域城镇体系,着力形成以南京、徐州、苏锡常都市圈
    2020-08-16 00:00:35 0回复
    1
  • 如此重大的工程建设,光有政府发力号召,和少数几个人谋划,是完全办不成大事的!务必上下同心、全民参与才有可能实现。而且务必要做到全市500万人民都行动起来,力争达到“一个都不能少!”
    2020-08-15 23:58:58 0回复
    1
  • 71929
    积分
  • 6391
    博文
  • 18492
    被赞

个人介绍

1941年生于常州,现退休,信仰坚定

未成年人举报专码
苏ICP备15046661号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08248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信箱:bbs_cz001@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2  业务联系: 0519-86189488
未成年人举报信箱:a82000682@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