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网 | 微博 | 客户端 | 旧版博客
收藏本站

【常言道】为学生减负走偏了方向

无所求 最后编辑于 2020-05-26 08:50:12
6471 2 5

【常言道】为学生减负走偏了方向

无所求

 

【话题】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席范小青提出关于给小学生家长减负的提案,建议减少家长陪作业任务。作为家长或教育界人士,对此提案您有什么想说的吗?

 

作为曾经的家长,支持关于给小学生家长减负的提案,支持减少家长陪作业任务的建议。

为学生减负,本意是按照学生实际年龄的生理特点和所能承受的压力,减轻学生太多的课外作业,压减太多的课外辅导资料,限制太多的大考小考,

给学生足够的睡眠时间,给学生一定的娱乐时间,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学习时间。

这对老师的教学质量有了一定的要求,老师要精心备课,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升学生学习效率,作业要少而精且批改到位。

实际上,为学生减负已经走偏了方向

多年来在为学生减负的口号下,学生延迟到校,提早离校,老师减负了,家长更艰难了,

课堂作业少了,课后作业多了,要家长辅导的作业多了,要家长批改的作业多了,要家长共同完成的作业多了,

学生参加校外辅导班、培训班多了,家长的时间压力、经济压力越来越大,已被压得喘不过气来。

感觉老师、学生、家长,这三方,老师地位最优势、最强势;学生最劣势、最弱势;家长居中。

老师可以对家长布置没完没了的任务,家长为了孩子只能逆来顺受唯唯诺诺。

对于给小学生家长减负的提案,减少家长陪作业任务的建议,有几位在校生家长愿意实名说自己的想法呢?

被老师知道了,老师一句话可以把家长打回去:你可以为你的孩子减负,你可以减少或不陪孩子做作业,但后果自负!你孩子学习成绩差别找我!

问题是,老师这句话该不该甩出来?有没有权利甩出来?

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对孩子成长的责任应当有个边界,尽管这个边界是模糊的,模糊的边界也是边界。

德育,学校、家庭、社会皆有责任;劳动教育,安全教育,家庭为主,学校为辅;生活常识教育,完全是家庭的责任。

文化知识的教育,完全是学校的责任,学校没有任何理由要家长承担,甚至没有理由要家长分担。

至于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行为习惯,家庭有责任教育,这似乎可纳入德育之中。

为学生减负走偏了方向,教育部有责任。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 蒋锷初
  • 泉水涓涓
  • 珍珠传奇
  • 西江月
  • 溧阳小蒋
发送

2条评论

  • 为何减不了,根本的教育体制。
    2020-05-26 09:35:42 0回复
    0
  • 为学生减负走偏了方向,教育部有责任。确实!
    2020-05-26 08:59:41 0回复
    0
  • 39681
    积分
  • 2828
    博文
  • 10616
    被赞

个人介绍


未成年人举报专码
苏ICP备15046661号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08248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信箱:bbs_cz001@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2  业务联系: 0519-86189488
未成年人举报信箱:a82000682@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