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网 | 微博 | 客户端 | 旧版博客
收藏本站

实现教育公平呼唤治本之道

天地悠悠 最后编辑于 2020-05-15 10:32:08
9671 1 2

“多校划片”为学区房降温,配套政策支持也要跟上.png

 

 

近日,北京西城区确定实施“多校划片”的消息一出,唱衰学区房的声音不绝于耳。“你的学区房可能白买了”“天价鸡肋学区房的末日到了!”……在习惯于用房地产绑架教育的人们看来,“多校划片”新政意在抑制择校冲动、坚持“房住不炒”,但明眼人明白此举缓解的是入学焦虑之标,剑指的则是教育公平之本。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而入学公平则是教育链条起点上的公平。“多校划片”将热点小学、初中分散至每个片区确保各片区之间大致均衡,实际政策效应类似于近年力推的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制度力图促进家长、办学者和整个社会教育观念的转变,在此基础上进而实现教育的公平、优质、均衡的发展。因此,“多校划片”的意义和价值实在不该被低估。


多校划片.jpg


不过虽说条条大路通罗马是公平了,可有些人一出生便是在罗马又怎么说呢?多校划片意味着游戏规则更复杂,而越是复杂的规则,腐败可能性和暗箱操作的空间就越大,所以有人直言穿新鞋走老路的“多校划片”极有可能让择校热从相对公平的“拼房”又重回“拼爹时代”。

因此,缩小校际、区际教育差距,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始终是破解择校热乃至实现教育公平的治本之策。这个“治本”之策,其实早有共识,甚至可谓是老生常谈。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简单回溯相关政策流变,一条“问题—解题—产生新问题”的螺旋线清晰可见。从拼条子到拼房子来回折腾,学区房高烧、教育公平不彰的根本原因还是优质教育资源稀缺所致。父母让孩子上好学的强烈愿望与教育发展不平衡、优质学校供给不充分的矛盾,使受教育的美好愿望异化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普遍焦虑,从而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以供给侧改革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很难从根本上解开教育公平这个死结。


炒房热.png


总而言之,“多校划片”的政策设计,至少释放出政府纾解公众入学焦虑尽量规避产生新的教育不公可能性的积极努力和有益尝试。当下解决教育公平问题最值得期待的是“多校划片”的治标之策倒逼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治本之道,以优质教育资源的扩大和重组为杠杆,撬动公平与均衡问题的突破。在患不均患寡分好蛋糕做大蛋糕“僧多粥亦多”的标本兼治思路之下,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才有出路。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 竹青
  • 泉水涓涓
发送

1条评论

  • 办名校,培养优秀人才的同时不能侵害大多数人的权力。
    2020-05-15 16:05:58 0回复
    0
  • 362
    积分
  • 30
    博文
  • 71
    被赞

个人介绍


未成年人举报专码
苏ICP备15046661号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08248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信箱:bbs_cz001@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2  业务联系: 0519-86189488
未成年人举报信箱:a82000682@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