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网 | 微博 | 客户端 | 旧版博客
收藏本站

只为国家分忧愁——宅翁偶记

一介过客QY 最后编辑于 2020-02-23 16:52:15
10192 3 11

aeca55fb3fed5d66b265381ab8d9116.jpg

 

                                     只为国家分忧愁

 

                           ——宅翁偶记

 

                         文/一介过客

 

 

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因为它是武汉封城的第31天,也是国人居家隔离的第30天。

 

送走过去这段度日如年的日子,回望这段交织着悲伤和鼓励、泪水和希望的每一天,身为“宅翁”的我,是百感交集。

之所以如此,无非是“宅家”时看到、听见和想起的这样或那样的事。

 

                         a9c9d1ef2e7a50fe2a42f40d38108a9.jpg

 

 

               e51465c96eaac9d69cef6743ec38af8.jpg

 

 

                                                        迟来的正名

 

此时,我似乎又听见了已故李文亮医生早在去年12月份吹响的预警“哨声”,看见了女医生张继先第一个坚持向组织上报新冠肺炎的报告。他们人微言轻不假,却是敢为苍生“说真话”的英雄!遗憾的是“真话”最终还是被“无知与轻狂”所淹没。然而虎视眈眈的冠状病毒並未因此有所收敛,反而更变本加厉凶残地吞噬着健康肌体。让人可怜又可悲的是“楚人不知病毒狠,隔街犹摆万人宴”,依旧歌舞升平,夜夜笙箫。

 

难怪钟南山院士在镜头前哭着说:“大部分人认为他(李文亮)是中国的英雄,我也是。我为他骄傲。他早在去年12月份就把真相告诉人们。”生前未果、死后正名。我想,迟来的公道总比没有好!李文亮不死!

 

                         982f2373b70306195b033b71d1e16c3.jpg

 

 

                         1b13405b775ba927024b00a326ee77e.jpg

 

 

 

                         同学老陈住院记

 

实在不忍心看见也不愿意相信身在武汉的老陈同学夫妇竟然双双染病的不幸消息。老陈是我大学邻班的同学。当时的武汉医院人满为患一床难求,热心同学纷纷伸出援手,忙前忙后帮助联系,总算住进七医院。

 

老陈乐观开朗,故意装作无事一样,让大家放心。

 

他以“立竿见影”为题在群里发了一条微信,见证了他染病住院前后的遭遇:“我要报告大家一个好消息,刚才15点20分我在下楼去做CT的时候,发现七医院门诊大楼的候诊大厅及注射室门可罗雀,甚少有来看病打针的人了。这是武汉市换了书记后用强力手段加强隔离管控、对病人应收尽收一个不漏的效果。回想我在住进医院前的一个星期,在人满为患的医院门诊排队看病、求医无着、住院无门的惨状,真是两重天啦。”结尾处他深情地写道:“谢谢中央的强力措施!谢谢新来的省市领导!患者有望百姓有福了!”我想,这是患者和家属发自内心的最温暖的心声!

 

为了答谢大家对他的关心,老陈同学在群里屡屡发送他住院的情况和医院菜品的图片:有红烧鱼块、芹菜榨菜肉丝、清炒大白菜。顿顿菜不同,次次皆“光盘”。同学对他给予热情鼓励和双手合十的虔诚祈祷!

 

我曾即兴作诗一首赠陈同学:


不幸罹病遭此难,
直面沉疴且等闲;
坚定信心战病魔,
陈坚无愧叫陈坚!

 

不久前他喜形于色地告诉大家:核酸检测呈阴性,医生改挂吊针为服药了。微信群里祝贺声鼓掌声似乎要震裂手机!——衷心祝福老陈夫妇早日康复!

 

         08d52529922797bf6d8fc4addeb787c.jpg

 

 

                      c49dedaeae84a409eed67217c55aa14.jpg

 

 

                      f758037597d2bfd5fa9deebe7e164ac.jpg

 

 

                      恩师段老一路走好

 

苍天看似有情却无情。恩师段正澄院士因新冠肺炎去世的噩耗一经传出,悲切哀悼声一片。

 

去年十月,全年级同学返校举行毕业五十年纪念聚会时,段老作为特邀老师代表在大会上作了热情洋溢的发言。他硬朗的身体、儒雅的风度和亲切的笑容,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仿佛就在昨日。怎么也不会想到四个月不到,他就撒手人寰,离我们而去!

 

群里一张段老试穿女儿给他新买的棉衣(标牌还挂着)的照片,是他住院前的最后一张个人照,也是他波澜壮阔人生的最后写照。看后无不让人动容!这件段老舍不得穿的新棉衣,他也许永远穿不上了。

 

老张同学为段老设立网上灵堂,两边的挽联是:诲人不倦桃李满天下,无愧院士英名扬中华。供大家祭拜和寄托无限哀思!

 

目前为止,华科大已有三位教授因患新冠肺炎而先后驾鹤西去,特别是因抢救病员被感染的林正斌教授,临终前那句:“宋主任,我上呼吸道机了,救救我!”催人泪下,让人痛彻心扉!

 

天堂没有病痛,三位老师一路走好!

 

                      681ab03bc9a5378053905974fe85885.jpg

 

 

                                                                  白衣无愧战士

 

抗疫至今,李文亮医生去世,宋英杰医生去世,徐辉副院长去世,林正斌教授去世……

 

让人想起这场战役之前,杀医伤医事件频仍,医患关系不甚理想,有些人甚至对医生匮乏好感。其实,医生中绝大部分人尽职尽责,心怀善良。医者仁心,是百姓大众对他们的最大褒奖!有些时候並不是他们的错,而是在替体制受过。

 

这次灾难来临时,他们无怨无悔,依然象战士一样,冲在最前面,为了保护这片土地上他们深爱的人民,他们舍小家顾大家。

 

以前称他们为“白衣战士”,有些颇不以为然。这场生死之战,让人们看到了他们就是“上甘岭”里堵枪眼的“黄继光”,就是烈火燃身不皱眉的邱少云,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他们是伟大的逆行者,是真正的战士。没有他们的冲锋陷阵,没有他们的负重前行,哪来岁月静好,何来我们稳坐居室,安哉悠哉?臃肿的防护服里包裹着一颗美丽而滚烫的心!

 

灾难过后,面对他们,我们是否放下偏见和戾气,送上信任和宽容。

 

          27cc4f6fba70df8935c428dfa859f6e.jpg

 


                   一点感受

 

有时我在瞎想,假设李文亮、张继先们的“预警”能得到重视,如果“不会人传人”的结论不要下得那么草率,也许本可用“步枪手榴弹”解决的一次小战疫,就不会演变成一场殃及全国的灾难,必须用“人民战争”才能抗击全歼。“假设”、“如果”也只能仅此而已,不会成真,但几千条鲜活生命几万人染病的巨大代价,如此沉痛的教训,希望不要仅仅用“认识要一个过程”来搪塞,更不要用“交学费”来推诿。因为这个“学费”实在太昂贵了!

 

万幸的是党中央雷励风行,以举世无双的“中国速度”,倾全国之力,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以临战状态应对阻击疫情的扩散,使一度失控的严峻局面得到有效管控,已初现“两降(新增确珍与疑似病例〉一升(治癒出院)”向好趋势。这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

 

令其他国家艳羡的“中国速度”背后是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是强大的国家实力和全国人民众志成城的决心,才能泰山压顶不弯腰,危机来临有定力!试问,在他们面前还有什么不能战胜的困难?

 

作小诗一首,结束此文。

 

                         自嘲

 

除却平安无所求,可惜新冠不点头。
口罩遮脸出门去,回家岂敢忘洗手。
电脑手机当饭吃,隔着屏幕喊加油。
居家隔离成宅翁,只为国家分忧愁。

 

 

        b1a545c4654118bd1f61c7ff2bc923a.jpg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 泉水涓涓
  • 花作尘
  • jfzhuang
  • 林捷欢欢
  • 蒋锷初
  • 西江月
  • 竹青
  • 汪万芝
  • 徐永林
  • 人参果
  • 康熙
发送

3条评论

  • 我也为此写诗有一句:史留,国民不忘荣千秋。
    但望中国人对赴汉救援的白衣天使永远歌颂,千秋不忘。
    2020-02-24 13:57:51 0回复
    0
  • 各条战壕里的战友 加油!春天将至
    2020-02-24 08:54:23 0回复
    0
  • 通过这场防控生死之战,让人们看到了医务人员就是“上甘岭”里堵枪眼的“黄继光”,就是烈火燃身不皱眉的邱少云,他们是真正的战士!
    2020-02-23 22:04:57 0回复
    0
  • 2447
    积分
  • 357
    博文
  • 467
    被赞

个人介绍

寄语新版龙博: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未成年人举报专码
苏ICP备15046661号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08248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信箱:bbs_cz001@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2  业务联系: 0519-86189488
未成年人举报信箱:a82000682@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