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网 | 微博 | 客户端 | 旧版博客
收藏本站

蜗居论书法【下】

陈平 最后编辑于 2020-02-03 09:51:22
12423 0 2

        蜗居论书法【下】

           陈平

       于是人们各抒己见,甲说,我不懂书法,愚以为书法家应该先会写好真楷,在此基础上再写其它体。我们教小学生也是这样的。我见到现今有的书法家会龙飞凤舞写行草,却拿不出像样的、规规矩矩而又有灵性的楷体字,这总是一种缺憾。书法家应该会六种体的书法而又精于一、二种书体的,并且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正楷都写不好的书法家叫做什么书法家?我是不认可的!楷书是书法家的基本功!否则就是混世魔王!

乙曰,李斯不会写正楷,就不是书法家?

丙说,都不要片面,首先要弄懂所谓正楷什么?什么时候叫正楷,那之前没出现这书体,都不叫书法?汉碑,魏碑,隋碑,叫不叫正楷?

丁说,老练的蹩脚字,看上去龍飞鳯舞,沒有经过正楷功力基础训练是不能成为家的。

  戌说;当今书坛有三座大山阻碍了书法的前程;一,新干与老干部体,二,所谓的名人字画,三,江湖体与江湖妙作体。这三座大山普遍不学传、不临帖,一味的搞创新与自我风格。

一时众说纷纷,各有各理,我就说,倘若各位先搞清何谓书法,考证书法这词是何时出现后,有些疑问也许能迎刃而解。

书法狭义解释

从狭义讲,书法是指用毛笔书写汉字的方法和规律。包括执笔、运笔、点画、结构、布局(分布、行次、章法)等内容。例如,执笔指实掌虚,五指齐力;运笔中锋铺毫;点画意到笔随,润峭相同;结构以字立形,相安呼应;分布错综复杂,疏密得宜,虚实相生,全章贯气;款识字古款今,字大款小,宁高勿低等。

        书法广义释义

 从广义讲,书法是指语言符号的书写法则。换言之,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涵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写字,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

书法这词出现的史时   对“书法”一词的理解,每个人都不一样。有人认为“篆引”形式是为书法艺术形成的首要前提(丛文俊先生)。如果用这个来衡量,那么最早能称为书法的就是商末周初的过渡时期就产生了——公元前11世纪中期左右。如果依照客观史实的话,墨迹的存在,就能被证明是书法的开端,比如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战国、秦等时期的简牍也有人认为只有纸质书笔迹的显现,才能被证明书法艺术的开山鼻祖,最早的纸质作品是陆机的平复帖,创作于261至303年之间要解决这个问题,它还有个前提条件,就是弄清“什么是书法”。书法”这说大约出现在三国、魏晋时期。秦始皇统一的文字乃小篆,之前有甲骨文,金文、汉隶。还有何谓楷书楷书也叫真书,包括大楷、中楷和小楷,是由隶书发展而来的一种书体,它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一般认为是五种书体里面形成最晚的一种书体,也是技法最完备的一种书体,因为其字法、结构标准,可作为楷模来学习而得名。最早把楷书推向成熟的书法家是三国时期的钟繇,它被称为楷书之祖,他的代表作品如《宣示表》《荐季直表》等等,有刻本流传于世。但是钟繇的楷书还保留着浓厚的隶书的意味,到了王羲之时期,他一变古法,去掉了小楷里面的隶书的意味,改变了原来楷书的面貌,把小楷这种书体完全推向成熟,成为一代楷书宗师,代表作品有《乐毅论》和《黄庭经》。但是,由于南北的差异,当时的北朝仍然在使用并不是很成熟楷书——魏碑,比如著名的《张猛龙碑》、《张黑女墓志》等等。到了唐朝时期,是楷书最盛行的时期,楷书的技法也发展到了顶峰,当时著名的楷书书法家有欧阳询、颜真卿、虞世南、褚遂良、柳公权等等,唐朝在书法上是一个尚法的时代,它将楷书的技法发展到了极致,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我们今天初学书法,一般会选择从唐代的楷入手,就是因为他的法度完备。唐代著名的楷书作品有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化度寺碑》,颜真卿的《颜勤礼碑》、《多宝塔碑》,褚遂良的《雁塔圣教序》、虞世南的《孔子庙堂碑》以及柳公权的《玄秘塔碑》等等。再如六,、草何期出现;行书的名称始见于西晋卫恒《四体书势》一文:“魏初,有钟(繇)、胡(昭)二家为行书法,俱学之于刘德升       行书是介于草书和楷书之单间的一种书体,也是日常最常用的一种书体,因此又可以说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唐人张怀瓘说:“不真不草,是曰行书”事实上,行书正是为了补救草书难以辨认和楷书书写太慢而产生的草书起源于汉代,梁开帝萧衍《草书状》认为,今草的产生是由于:“诸侯争长,简檄相传,望烽走驿,以篆隶之难不能救速,遂作赴急之书,盖今草书是也.”说明了草书是为书写便捷而产生的 历史上第一次提到草书之名的是《说文解字•叙》,叙中明确指出“汉兴有草书从汉到唐,先后出现了章草、今草和狂草等主要形式“章草”具有严格的条理法则,所以人们把汉代隶书笔法的草书称为“章草”,把后来带楷书笔法的草书称为“今草”通常所说的草书就是指“今草”东汉末年,出现了一位著名的草书书法家张芝,字伯英,他的书法精妙绝伦,人称“草圣”.唐人张怀瓘《书断》则把张芝的章草、今草列为神品.到了唐朝,又出现了一位著名的草书书法这张旭,字伯高,首创“狂草”,人称“草仙“……众人阅罢频频称是。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 泉水涓涓
  • 蒋锷初
发送

0条评论

  • 20126
    积分
  • 3557
    博文
  • 5374
    被赞

个人介绍

中国作家在线签约作家,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清凉书院书画名家专委会会长。

未成年人举报专码
苏ICP备15046661号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08248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信箱:bbs_cz001@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2  业务联系: 0519-86189488
未成年人举报信箱:a82000682@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4